分享

穆吉:住于无形

 你就是世界 2021-10-18

图片

图片

学人:今早给您打电话是因为我吓坏了。只有空了,找不到“玛丽”[学人的名字] 了……我不在了!这实在太吓人了。

穆:一切安好。你还在,但不是个体,不然,什么觉察了空?你在品尝自己参问的果实。你旧有的自我观念正在消失,这被觉察到了。当过去的参照点消失的时候,会产生恐惧,但这也是被看到的。什么存在,觉察着这一切?所有的探寻最终都只是为一件事:找出求道者,超越它,进入永恒的自由。在探寻的那个是什么?求道者能够被找到吗?求道者是一个可以被触及和衡量的实体吗?

学人:那我到底是什么呢?

穆:别人的答案没有用的。据说只有萨埵[原文 sattvic,悦性的,清晰的,纯净的。印度教认为Prakriti(原始要素/最精微的原物质)的三个方面/元素(gunas)是rajas、sattvas和tamas。Sattvas的性质是存在、轻盈、光明、感觉、和谐和清澈;Rajas的性质是活力、运动、能量、活动和改变;Tamas的性质是稳定、静止、黑暗、迟钝、沉重、无知觉、阻碍和遮蔽。]之心才能提出这个问题。萨埵之心意味着纯然之心,离于散乱,只寻求一件事:究竟解脱。此心本身即是神圣心灵。智者说,只有当去问“居于此身中之我是谁”这个问题,认同它并去寻求,直至你彻底从识心的迷惑与束缚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人生才变得弥足珍贵。个体觉悟于永恒的真理。

学人:我可以说已见到自己并非识心,我的个性也只是个念头,但依然有想让它更清晰,还能做点什么的想法。

穆:让我们仔细看看这个你认为是自己的“我”,它认为自己能做得更多,或者觉得自己在更接近某种目标。今天,就现在,我希望你认出自己就是佛陀,你的觉性同基督之觉无二无别。你没有完全了悟这个真理,因为你一直接纳和认同身体和识心才是你的体现与真实存在。因此,你认为自己是像肉身和识心那样会变异的。只要你还粘着于成为一个有个体感的实体的念头,你就会想象自己有保持为自性的任务,你做不到的,没人能做到。这种被局限的感觉会让你非常沮丧。你甚至会觉得开悟本身也只是个转瞬即逝的体验,因为你的“我”就根植于分离。

有一个“我”带着过去的和精神的力量升起。它与各种各样的德性和习气有关,是识心与本然的混合体。还有一个“我”从其自身无边的虚空中升起,它无形无相。看清楚哪个是真实的。个体的“我”充满了品性和自私自利。它的自我意识植根于对肉身的认同,因此很容易觉察到它是种对境。觉察到这个“小我之我(I-me)”及其局限性的那个,感觉也是“我”,但是更精微,没有形象,如同虚空一般。这就是“自性之我(I-Self)”,如同虚空、寂静、直觉认知,爱和福佑,在身体之内闪耀。“我”超越了“小我之性”,是本自圆满的能觉自性。

[沉默]

学人:所以……只要我的注意力还放在“升起了什么”之上,只要还有客体被主体感知,就永远会有二元对立。那么,到了某个时刻,我必须连寻找本身也丢掉,是吗?

穆:实际上,你没有抛弃任何东西。在那吉祥的时刻所发生的是,寻找抛弃了你!是你被抛弃了!吉祥拉马纳曾说,“继续参问,直到没有谁在参问。”这种臣服就像看着一颗陨星、一颗流星进入大气层时的分崩离析。只要你继续参问,参问也会消失。

曾有一位瑜伽女,依“我在这里。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我的存在,所以到底是什么连这种本然都觉知到呢?”而深入禅修。当她的觉知深入到一种高度集中的状态时,突然听到她以前从没听过的最美妙的音声。“哇,真可爱!”她想,“但它们不是我,因为我在这儿听见了它们!”过了一些时候,出现了虹光遍满,辉映照耀的境相。但认知随之而来,“多美啊,多享受啊!但它们与真我没有关系,因为我在这儿,不受影响,觉知它们。甚至被它们的美所迷惑的那个也在我的自性中被觉知到。”再过了一小会儿,天人开始出现,飘浮空中,散发出光与爱。见地随之再来,“喔,多美妙的景象!但我也不是他们,因为我已经在这里体验到了他们的出现!”最后一切对境融入了包罗万象的寂静,超越了二元。

即使你之前谈到的这个空,就连这也不是你的本来面目,因为它能够作为对境被感知到。因此,你是空,甚至超越空的概念。当究竟了悟发生时,连这领悟也被看到的,如其本然,在法尔如是之中。万物回归寂静,没有什么人去评判这寂静。念头或语言无法干扰寂静。虚空不受其自身展现的影响。你就是那个。安住这无相的观看。

唵。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