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三联

 阿里山图书馆 2021-10-18

 今天

十月的清晨,天气已略有凉意。即使在加拿大生活已超过十年,最能有效开启新的一天并令我身心妥帖的仍是北方的煎饼果子、豆浆、油条、馄饨、茶叶蛋。在厨房打开前一天晚上编辑推荐给我的三联中读 app,看到自己那篇新近发表的文章。

图片

图片:pexels
过了不惑之年, 在加拿大下决心重返校园,最终完成了英语文学的本科和硕士学业。大部分人都以为全世界就是自己小圈子的放大版,读了书才了解到人的一生是不断对认知纠错的过程,希望我的经验能帮他人少走些弯路。
两年前就开始向《三联生活周刊》投稿,昨晚第一次收到编辑的邮件,兴奋得一夜未眠,付了 298 成为数字刊会员,惊喜地看见从 1995 年创刊号开始的所有三联杂志。

图片

1995年第一期《城门失守 复关谈判》
编辑不知道我对三联的情愫。屏幕上一张张杂志封面带我回到了十几年前的北京,与青春有关的记忆如泉涌动。2005 年末,路过铁道边的报刊亭,一本杂志封面上的文字“北京最后的王府”和照片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于是买了一本带它回家。

图片

2005年12月第48期《北京最后的王府》
夜了,在暖黄的灯光构筑的一个安静的世界里,我乘坐时光机静观王府井、什刹海的前世。此时它们不再是现代社会里单薄的地理坐标,而是脑海中对过去的美妙遐想,是历久弥新的珍宝。几篇文章读完,对王府内的繁文缛节、清苦、死板、以及家丁的腐败有了详细的了解。更正了我从热播剧中积累的“历史知识”。至今都记得金默玉,这位《肃王家的十七格格》忽然就从“天上掉到地上了”,但她乐观、坚忍、豁达,是我今后一直刻意培养的特质。
 
我由此领悟到,人总是在磨人的现实与幻想之间挣扎。生活从来没有容易过,最美好的是想象,比如对历史、对未来。市面上能在我内心激起涟漪、让我静下来思考的文字并不占多数。三联就这样走进了我的世界。对我这个单身独立女性而言,它犹如一位严谨、理性、客观、博学、有担当的男子,是我理想型的主心骨。透过它,我看到一众博览群书、履行社会责任的知识分子,TA 们是让我仰慕和想成为的人。出国后三联从我的生活中淡出。有了微信后我搜索到三联的公众号。虽然能看到的文章有限,只见我心仪的那个男子依旧特立独行、宠辱不惊。 
 

图片

图片:pexels

如今数字刊使得 27 年历届期刊尽在掌握中,通过搜索关键字还能快速找到目标资料。只见一篇篇读过的文章仍似新鲜出炉,毫无违和感。这是经典的特征。惊喜的是,贴心的中读为每篇文章附上音频形式。随时随地,可听可读。除此之外还能畅读三联旗下的《读书》、《爱乐》杂志。 

图片图片

左:《读书》杂志  右:《爱乐》杂志

自制的豆腐脑是期望中的味道。很满足。点击收听有关普鲁斯特的文章。此时所有感官都被调动,再将获得的信息传输到大脑。曾经我将名著的诞生归结于绝对的天分。很长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是个病人、他人都正常快乐,并极力证明自己的正常、隐藏着自己的反常;写作时,在书桌前不断地读、写、改,一边沮丧、一边无法放弃。
普鲁斯特在 100 年前那个相对保守、信息闭塞的年代审视自己、承认了他的“不正常”、披露他写作过程中的挣扎。他的《追忆似水年华》常让读者困倦。可平淡无味不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吗? 我们不快乐就是因为还没有认识到生活的本质就是不快乐和失望。他死后的半个多世纪才逐渐成为世人眼中的大师,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终于承认在他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

图片

2021年9月第36期《时间与记忆:过去为什么重要》
 
 杂草在经历了整个夏季的干旱和第一场秋雨后疯长,菜园已露出颓败之势。太阳忽然就现身了,是除草、收拾菜园子的好时机。用这种方式送走一季又迎来一季。我爱美食。食物彰显人类就地取材、与自然最亲密融合的关系。美食是有关家乡最大的惦念之一。
我将 IPAD 放在院中,换上工作服,选择播放期刊《小城美食多》,随几位作者探访连州、乐山、祁连山、喀什美食。久居在大城市中,小城的宁静和简单更吸引我。原来在国内每个假期都去一个新的省份,从此恋慕祖国山川的灵性和母性。阳光下,三联主笔们同我在后院中天马行空地畅谈,缓解了我因疫情无法回乡的焦虑和烦躁。

图片

2021年9月第36期《小城美食多》
 
常常我只想看一个短视频,结果一晃就是四五个小时。两天前我恰逢其时地看见罗翔老师的忠告:多读书、少上网。当今社会我须将自己培训成能文能武的战士、获得智慧和底气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生存。我需抵御高科技与消费主义的操控。
世界愈发令人眼花缭乱,我必须将自己的世界缩小到一个真实而非被美化、被伪装的世界,否则我必然做出错误的判断、决定。这也是我读文学最大的收获。世人抑郁、失望、孤独大都因为在追求不存在的事物,比如持久的快乐、激情、幸福等。
经典并非高高在上,它讲的是人类的共性、罗列出所有的难题,只是多数人选择“舒适区”。殊不知生活哪容得我们舒适,它迟早会让每个人都领教什么叫做猝不及防。任凭时代发展,我只想简简单单地生活、细心体会自然和人情冷暖。我非常欣慰,历尽千帆,我终于获得了内心的平静。这种平静和淡定是我读过的书赋予的。You are what you read.
 
入睡前靠在床头又仔细地阅读文章中普鲁斯特的节选,即刻就进入了他所描述的场 景。我从数字刊中获得的远超我支付的 298 元。我有些迫不及待,要将我这些年漏掉的内容补上。

以上内容来自读者刘燕薇投稿
如果您也有想对三联中读说的话
欢迎投稿:zhongdu@lifeweek.com.cn

很多《三联生活周刊》老读者都会有很多疑问,就是三联数字刊到底有啥好?下面就给大家展开讲讲。



有了三联数字刊,到底有啥好?
经常有读者发微博或朋友圈说,搬家的时候理出了很多旧的《三联生活周刊》,不舍得扔,但搬起来挺沉,继续存着也占地方。

现在这个问题部分得到了解决——只要打开手机,随时可以浏览我们1995年以来的任一期杂志。

2018年,《纽约客》的总发行量127万,数字版发行量达到16.7万份,占到了13%。

国外研究者说,数字刊要想卖得好,需要三个要素:高质量的稿件、差异化的新闻和观点、好用的数字格式,前两点正是周刊长期以来的特色。

图片

我们作为周刊,积累了大量的、各种主题的中等阅读时长的文章。

比如2006年第4期,《你为什么不笑:相声新偶像郭德纲》,其中有郭德纲语录,“老先生留下来的传统相声总共有一千多段,经过我们演员这些年不断地努力吧,到现在,基本上已经失传了……


图片

2007年第2期,《子曰:从南怀瑾到于丹的通俗路径》,看苗师傅采访于丹,问题很尖锐,“您讲的是周杰伦版的《论语》?”“您讲的《论语》,似乎就是几条做人的道理,加上几个《读者文摘》中的小故事?”于丹倒是挺有修养,说她“想唤起每个人的生命意识”。

图片

2010年的封面,有《东北人都是大明星》《葡萄酒的奥秘》《功夫茶》《疫苗的安全问题》《三国与人际谋略》《红楼梦》里的洁与浊。

图片

有了数字刊,你随时能看到1100多个封面故事、近4000篇生活圆桌、6000多条名人名言,大量人物访谈、社会、文艺、科技和生活方式报道,古今中外,科学人文尽在眼前。

一股脑儿为您呈上前后几百位记者二十余年的耕耘,真的是倾力奉献。

《三联生活周刊》数字刊还藏了哪些惊喜
图片点击下图查看吧
现在订购还送价值98元天猫精灵一台!!

图片


01

排版优化!
阅读、畅听更顺滑!!
 
多年未更改的排版,这次也做了大的调整。

顺滑、舒适的间距、字体,看再久不会累,不费眼,对年龄稍长的读者更友好。

在不方便阅读的时候,你还可以轻点右上角的【听】按钮,一键切换到听周刊模式!

图片


02

保留了珍贵的主编/主笔导读
新开设“Talk三联”原创播客

为了还原出更真实和有温度的现场,我们在《三联生活周刊》数字刊的节目里上线了一档播客类节目:Talk三联,我们每期封面都会邀请当期的主笔、嘉宾业内大咖来进行对谈,用声音记录嘉宾当时当地的经验与思考,每周更新一期,有趣的是,一些在纸刊上没有的新的内容也由此被激发出来。

在杨振宁一期播客中,《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王珊提到杨振宁与李政道两个不张扬的中国人却做出了宇称不守恒这样“破”的研究成果。发稿主编吴琪感慨这份思考与内容没写到报道中实在可惜。王珊也提到这是当时写稿时还没有想明白的问题。在谈话过程中,不同人的想法和观点会激发出新的思考。播客不是对封面内容的转述,而是一次新的探索。

图片

2021年第33期《理想身体,我们如何拥有》播客嘉宾阵容


不仅如此!我们还保留了读者爱听的【主编/主笔记者导读】吴琪、曾焱原声出镜,分享封面报道背后的思考【大咖畅谈】版块。


图片

 
03

图片总监宋文新设【影像】专栏
带你解读,镜头之下承载的情感
 
经常被问起,三联的摄影师是谁?图片总监是谁?

在数字刊升级后,这些总在幕后的三联人,也将走到台前和你分享,杂志之外,他们在世界各地拍摄到的珍贵瞬间,以及影像背后的故事
 

图片


英国白金汉宫外菲利普亲王的默哀现场;埃及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以色列的示威活动;以及印度贫民窟火灾后的瞬间……

足不出户,便可通过【影像】遍览,最近一周全球发生的事。
 
04

读完杂志还不过瘾?
主笔/记者亲自列出延伸阅读书单
 
读完杂志仍觉不过瘾,还想找相关的书读?

那全新数字刊里,随每期杂志附的、三联主笔/记者亲自列的【主题书单】可就能帮到你了!
 
比如,阅读《寻访一座咖啡城市》一期时,你会看到一份《给咖啡与咖啡馆爱好者的书单》。

图片

在书单中,主笔杨璐记者驳静推荐了许多不错的咖啡入门书和趣味思想著作。
 
05

包含《读书》《爱乐》电子杂志
总价值420元

除了以上内容,订阅数字刊的你还将免费畅读

未来一年12期+2018年至今的30+期《读书》杂志电子版;未来一年12期+2007年至今的140+期《爱乐》杂志电子版。

图片

2021年第9期《爱乐》魔笛


这为广大书迷、古典音乐爱好者们,又省去一笔花费。

从《西南联大的“想象误区”》到《后现代语境下的克尔凯郭尔》,从《晚期贝多芬的变奏曲情结》到《古典音乐中的猫》,现在开始畅读吧!
 
06

最后彩蛋!
6期重磅三联plus刊!

此外,我们还将从全年52期新刊中再遴选6个主题,以全新的【plus刊】呈现

图片

每一期plus,都是三联对一个重要议题的更透彻表达,对于你拓宽认知、深入地看问题,大有裨益

最最后,再公开一个私人的玩转数字刊小窍门:

关键词搜索”——让未来一年52期+过往1100+期的海量三联杂志内容,一秒提取、为你所用!
 
图片

04

他们已经率先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