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从BP机到4G

 冬歌文苑 2021-10-19

从BP机到4G

由于我们家房子面临拆迁,妻子理出一大堆“古董”:传呼机(BP机)、电话机、小灵通、全灵通、手机等。我数了一下:整整31部,从这些各式各样的“玩意”中,我深切地感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30来年,通信领域实乃日新月异!

在通信闭塞的年代,当我们在外需要与亲朋好友互相联系沟通时,只能通过电报、书信来往。收发加急电报需要两三天,一般电报则需五六天;一般的书信要半个月(有时还收不到),挂号信虽能安稳到达则更慢!记得有一次我在湖南新晃做生意,所带的钱用的所剩无几,急需家里汇钱,因家没有通信工具,如果寄信告知家里汇钱,最快时间约二十天,比亲自回家取钱(来回约四五天)慢四倍多,故只好启程回家亲带。基于此,我渴望自己能拥有通信“设备”!

当我拥有第一只传呼机(BP机)时,那是1994年。因为经常远程外出,需要与远方的人相互沟通与联系,我倾其全家的所有“积蓄”,购买了一只中文BP机,2300元人民币。这在当时还是比较“牛”的,因为它有中文显示的传送功能。当时也有几百元不等的BP机,它只显示对方的回复号码,不能显示中文告知什么事情等。但不管BP机的好赖,反正都不能直接与对方对话。因而需找就近邮电局或少得可怜的电话服务点,花上几块钱,按BP机所显示的号码拨打,与对方进行通话,讲清具体什么事情。BP机在当时相当受人青睐,几乎每个人都有,都套在皮套里别在裤腰带处。

当时的电话机不多且特别昂贵。开通一个电话号码,光开户费就要好几万元,所以拥有电话机的基本上都是些赶改革开放潮头的私企老板们或者敢吃“螃蟹”的人,他们拿着砖头那么大的“大哥大”(据说当时在温州要五六万1部),还是近距离通话的玩意,以示自己有钱。后来固定电话普及了,开一个电话号码连同电话机一起只花1000元人民币左右了,家家户户基本上都装得起,再与BP机配合着用,相互间的远程沟通就方便多了。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通信设备也不断改善更新。“大哥大”笨重且昂贵,可随身携带,能移动通话,却是近距离的;BP机小巧玲珑,携带方便,却只能接受信息,不能直接对话;电话机,虽可远程通话,但不能携带!因而,通信技术开发商想方设法开发了既携带方便又可通话的一系列产品:那就是电话双用机的附带机(可现场拨接电话又可近距离移动拨接)、小灵通、全灵通等,虽然携带方便,但毕竟还是受距离的限制:100米、200米、500米以内,有时还信号微弱,无法拨接,所以也不是很理想的产品。不过,我们家也跟随改革开放的步伐,有一种宁可一日不食,不能一时无“机”的迫切感!故毫无顾忌地迈入BB机、电话机、双用电话机、小灵通、全灵通的系列进程,而且不断更新:电话机有红的、蓝的、白的、壁式的,台式的;还有小灵通,全灵通翻盖、没翻盖的等等,应有尽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局限于近距离便携式的通信工具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趋势!手机的开发与引进已迫在眉睫!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各类通信开发商捕捉商机,各式各样的远程通信手机蜂拥而至:进口的苹果、诺基亚、索尼、爱立信、三星,国产的华为、魅族、中兴、小米、联想等,铺天盖地,琳琅满目,任你选购。我们家也不示弱,从国产机到进口机,不乏更新换代了20多款,除无法享受1G(大哥大)外,2G、3G、4G精彩呈现!现在在用的是划指式华为4G与苹果6,价格在3000元至6000多元不等,在村村信号基站的覆盖下,处处通、信号强、功能全、使用便捷。出门不带现金,购物、坐车、坐飞机、饭店就餐、外卖叫餐、外出旅行住宿等,支付宝、微信一刷搞定;欲看电影电视、新闻、抖音一点就来;要去什么地方导航一下便知;要拍摄、美图或作相册一作即成,真是“万象一机里,轻松得意中”,最方便不过了!

从传呼机(BP机)到拥有各类手机更新的过程,是一个历史变革的过程,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通信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而今,国产华为的5G技术已引领世界,向着一个更为辉煌的通信技术时代砥砺前行,我们拭目以待!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林春国,笔名平屹,浙江温州人。喜欢独坐窗台下,品尝云雾茶;欣逢灵感事,拙笔自涂鸦。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