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7大伊山魁星阁
2021-10-19 | 阅:  转:  |  分享 
  


魁星阁



大伊山魁星阁始建年代无考,其旧址位于官印山科猪石东首山尖,亭阁式,六角尖顶,砖木结构,四面墙体园形窗,正门半圆状,朝东南方向,门上楷书“魁星阁”三个大字,亭中立一尊泥质魁星彩塑,像高五尺,面赤兰发,意取魁中之鬼,右手高举一支朱砂红笔,意为点斗,一脚后翘如‘魁’字中大弯勾,踢起一斗,一脚踏在鳌头之上,全意为“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彩塑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古代读书人视魁星为神明,每逢乡试大比之期,学子们都要来此焚香跪拜,以求魁星爷能朱笔钦点。

“魁星”是二十八宿之一,又名“璇玑”,北斗七星第一颗星称奎星,东汉就有“奎主文章”的信仰,古人附会为掌管文运之神,后改称魁星,我国古代教育主张“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为满足一些文人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需要,宋元时期在全国各地开始兴起供奉魁星的习俗,北京,南京等古代皇城科举考场,都设有供奉魁星的庙、塔、阁,千百年来,莘莘学子们会试前都要先去参拜魁星爷,以求保佑金榜题名,一举夺魁。

宋代词人周密在《癸辛条识》中记录,谁考中状元官府要送金质魁星杯盘。

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人所奉魁星、以奎为文章之府,故立庙祀之,改奎为魁,而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踢其斗。

宋元之际,修建魁星阁.楼蔚然成风,大伊山魁星阁建成后,中榜的举人,秀才纷纷出现,有明朝武举方亨,永乐年间武举厉达,清光绪武举张大标,大伊山后街门前竖四根旗杆的举人扬钝,以及清末精医学的秀才吴子寿,擅书画的杨松乔,高兰亭民国期间的马汝舟,陈百川,夏伯雨,近代的路立刚,史菲,,徐方策,封奇昌等。为早期大伊山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























—1—







献花(0)
+1
(本文系明月兮高照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