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实生活的挣扎(爱在系列之二:成熟青年)

 一然杂谈 2021-10-19

现实生活的挣扎(爱在系列之二:成熟青年)

看过那么多的影视和书籍,似乎已经习惯了那些久别重逢的爱过或仍然爱着的人对对方的假设套路,即如果当初······结果将会······。《爱在日落黄昏时》便是这样的故事。

许多人都会对《爱在日落黄昏时》的第一幕津津乐道,特别是那些对于书店情有独钟的人,莎士比亚书店绝对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存在,而“爱在三部曲”的第二部便选择了这个场景作为影片的开头,直接交代了时隔九年男主杰西的身份,和又一段故事的源头和上一段故事的结局。《爱在黎明破晓时》的杰西和赛琳娜的六个月之约在“爱在系列”的第二部交代了结局,而正是因为那时的冲动,产生了杰西对于他们故事的后来想象和无尽的怀念。当他们再次相遇时,赛琳娜和杰西仍然互有钦慕,但是这种心动却被现实压抑着,此时,杰西已经有了妻儿,而赛琳娜也在进行着一场异地恋给自己的满足,虽然不尽人意,可是却也成功牵绊住了彼此想要任性的念头。

这一部电影是“爱在三部曲”中最为挣扎的一部,不仅有女主对于感情的失望,还有男主杰西对于婚姻的厌倦。他们已经开始了对现实的将就和妥协,却也时常叛逆的想要曾经那种自由,还有对曾经畅想过的未来的期望和与现实比照后的失望,这种差距造就了两个人不幸福的生活,和对曾经给予彼此浪漫回忆的留恋,于是,他们遇见,开始进行假设如果当初······那么现在······的游戏。

他们感慨现实的不尽人意,留恋过去的美好回忆,和对假设现实的期望。这种状态应该就是青年人会有的一种生活感慨的常态吧!两个人诉说着彼此的现状,有着现实的无奈和淡淡的忧伤。

导演和演员在同样的年龄阶段,有着一样的生活智慧,他们发出的感慨和牢骚其实和处在同一阶段的人的心态是有共性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认识,也有一个阶段的烦恼。在影片的最后,导演给了两个相爱的人又一次选择的机会,但是,同样残酷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他们要面对的选择后带来的连锁效应也会更加的复杂,这就是代价。

理查德·林克莱特在这一部作品中的心态更为沉重和纠结,缺少了年少的潇洒,也没有第三部作品的宽容,反而小心翼翼,谨慎却又踟蹰犹豫,这或许就是一个有了工作和家庭责任的青年人所要面对的对未来变动的恐惧吧,还有对于没有羁绊的青春的最后一次赌博的冲动。这两个小人儿在心中摇摆,每一个选择都会让人唏嘘和理解。所以,经历过这些的人会忠告后来者,走好每一步路,不要在未来后悔而付出惨痛的代价。可是,话虽如此,即使人为的规划好未来却也无法完全预测到前方的路的境况,这也是看似世界上几十亿人类似的选择,类似的遭遇却都有着迥然不同的境遇和人生。

谁都会有这样的人生阶段,会彷徨,会排斥,但是,经历了,痛苦了,挣扎了,便也过去了!你的选择,你的代价,只有自己心里的那杆秤可以告诉你,到底值得与否。

两个人,九年后的相遇,有尴尬,但是更多的因为现实的不如人意而对彼此的幻想!

莎士比亚书店,一个最文艺的开头!

喜欢杰西所讲的关于巴黎圣母院的故事,有时候,感情,不是两个人的事,它复杂到历史的过往,宇宙的洪荒,还有星星和太阳的点点光亮!

monvwent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