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余秋雨引发的转型思考

 一然杂谈 2021-10-19

水溯伊,一只任性,略逗比,喜欢电影,热爱诗词,崇尚一切美好事物(特别是男色女色)的文艺小青年。名字的来源于《诗经·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小李子死忠粉,爱他年轻时的美颜盛世,也爱现在的成熟魅力。欢迎各位看过后留下感受。

1

绚丽演唱会,辉煌转型路

近来,很喜欢读余秋雨,《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入了一本又一本,大有“根本停不下来”的架势。而前几天收拾房间,偶然间翻到上一个男神郭富城的演唱会写真,猛然想起为这本写真作序之人正是余先生。便又翻开这本尘封了已久的“庞然大物”。(真是很厚、很重,当年买过来的时候邮费40多)

◎厚度接近6厘米,捧在手心如砖头😂

但是,重读了余先生的序,却发现,余先生所赞之人是这本写真的拍摄者王纪言先生,却并没有表露对这场演唱会的态度。所以在我这个疯狂崇拜过郭富城的人来说,着实空洞,并不持赞赏态度。不过转念一想余先生专注文化研究,并没追过星,自然难以洞悉我等粉丝的感受。所以,以下的文字就算是对余先生所作之序的一点的延伸,希望为看过这本写真却不了解郭富城的人一点小小的提示,也不枉曾经的喜欢。

◎余秋雨所做之序

说到这场“舞台宝典”演唱会就一定要说一个词——“转型”。公司为了顺应时代,谋求更好的发展会选择转型,同样的,明星为了自己的前途也会选择转型。而这场演唱会最初目的便是转型。记得这场演唱会的时间是2004-2005年,这个时期的他已经不是刚出道时的鲜肉,虽然身材依然健美,容貌依然姣好,依然能够令无数少女疯狂。但是相信所有人都明了一个真理即单凭容貌是难以在演艺圈长久立足的。于是,他开始谋求转型,希望突破自我,由偶像派化身实力派。

◎写真集封面

不过这个时候他真可谓内外交困。内是这一时期所拍电影票房口碑皆不尽人意,外是前不久他身陷“桃色丑闻”的风波还未平息。1999年9月,一位叫戴维的澳籍男子与其女友Christine合伙设下美人计引郭富城上钩,并将郭富城与女友亲昵的全过程偷录下来,事后,他将录影带部分内容卖给了香港某周刊。遇到这样的事着实令人焦头烂额,换做一般人可能早就难以坚持,败下阵来,从此一蹶不振。但是,我也着实佩服这位偶像和他的团队,顶住压力,逆流而上。反观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柔道龙虎榜》、《三岔口》、《父子》,皆是优质之作,甚至凭借《父子》荣膺金马影帝。

◎《父子》海报

而相比电影,我相信,最令粉丝振奋的还是演唱会。毕竟,比起电影,演唱会更加清晰可感,狂欢般的氛围,也容易感染更广泛层次的观众。这次的演唱会他选择了此前国内从未有人尝试过的光头造型,而头上的青鸟纹样更寓意深远,我想那只青鸟不仅是对未来的憧憬,更是不惧前路风雨,愿为梦想不惜一切的魄力。

开场一首重新编曲的《对你爱不完》,是回望过去,也是展望未来。是不忘的曾经辉煌,以此为基础推陈出新,再为世界呈现一个绚丽的“盛世”。

期间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环节,一是翻唱前辈罗文,梅艳芳,张国荣的经典歌曲,向其致敬。“亚洲舞王”名不虚传,一首首舞曲果真是活力与性感兼备,令人热血沸腾,不禁要随之舞动。

另一个是演唱电影《三岔口》的同名主题曲。本来演唱自己主演电影的主题曲算不得什么新鲜事,但却因他亲自吹奏的那段萨克斯,变得意义非凡。虽然只是一小段,虽然旋律并不复杂,虽然技法并不娴熟。但是作为一个在短时间内速成过乐器的艺考生,我明白这其中的艰辛。曾经为了弹奏那首艺考的曲子,硬背住旋律,疯狂练习,手上磨出水泡,断过指甲,钻心之痛,想必每一个学过乐器的人都感同身受。而这份诚意,不仅是粉丝,相信每个人都会动容。

这场演唱会做出的改变是突破性的,舞台,服装,环节设置都是前所未有,足够令人目眩神迷。个人比较喜欢这件“天鹅湖”造型的服装,刚柔相济,双重魅力。以及那件被粉丝称作“孔雀明王”造型的服装,中国风元素,神秘又性感。

◎“天鹅湖”造型

◎“孔雀明王”造型

2

拒绝重复,走心转型

既然说到曾经的偶像,那就必须来说说当下的偶像。

说起来,以前的偶像和现在的还真是有那么一丢丢的关系,郭富城曾一度被称作“香港小李子”,而现在的我,不偏不倚,正中下怀的喜欢上了“小李子”莱昂纳多。

而我今天要说的绝非我喜欢上他的狗血经历,而是他的转型。

常逛微博,B站的小伙伴想必都知道年轻时的莱昂纳多有一张惊为天人的盛世美颜,一度被网友封为“地球球草”。而最开始我的沉沦也是因为这张美绝人寰的脸。

1997年,一部《泰坦尼克号》让莱昂纳多红遍全球,几乎全世界的少女都为Jack最终沉入海底的悲剧命运而涕泪涟涟,大有“哭晕在影院”之态势。这个金发耀眼,眼里藏着星辰大海的帅气男孩也从此成了无数少女的心上朱砂。记得曾经看过的《泰坦尼克号》红毯视频,无数少女大喊“LEO”,简直山呼海啸,震耳欲聋。

◎《泰坦尼克号》剧照

借着这艘大船莱昂纳多一跃成为国际巨星,各种大制作的剧本也如同雪片般飞来。但是莱昂纳多却选择在1998年拍摄了一部小成本电影《铁面人》。片中他一人分饰两角,一个是暴虐冷血的路易十四,一个是路易的孪生兄弟单纯善良的菲利普。同样的脸,却分明就是两个人。仅凭眼神变化和肢体语言,莱昂纳多便将这两个角色诠释得活灵活现,简直不敢相信这两个角色出自一人之手。

◎傲娇路易

◎以及软萌菲利普

之后,莱昂纳多做出了更大的改变,出演了惊悚冒险片《海滩》,一部反映乌托邦的悲哀的电影。片中的莱昂纳多不修边幅,甚至像野人一样的生活在小岛上的丛林中,丝毫不见了此前的帅气,却更见他演技的娴熟,将人物的情绪细致入微的刻画,令这个小岛上安逸背后的自相残杀以及人性中的卑劣显得更为触目惊心。

◎《海滩》海报

而后的《纽约黑帮》则正式开启了莱昂纳多的转型之路。为了演活这个为复仇忍辱负重深入黑帮的角色,他增肥十几磅,蓄起胡须,将姣好的容颜尽数收敛。不过,付出也总有回报,这部电影票房口碑双丰收,为他赢得了业界的认可,观众也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他,一个不靠容貌也可令世界侧目的他。

◎《纽约黑帮》剧照

此后的《飞行家》更是为他赢得了金球影帝以及首个奥斯卡影帝提名。他演出了飞行大亨霍华德·休斯的风流不羁,才华横溢,也演出了他在深陷强迫症时的痛苦无助。极致疯狂,亦极致惊艳。

◎《飞行家》剧照

《血钻》为他赢得了又一个奥斯卡影帝提名。这部关于钻石的血泪史经由他的诠释令世人开始关注非洲的战争难民,开始审视钻石贸易的利弊。他演活了战争贩子丹尼·阿彻从为贩卖钻石的冷血到找回初心的细微情感变化。印象最深的便是影片最后看着身受重伤的他抓起一把红土任其从指间缓缓洒落,眼神之中不是悲伤,而是释怀和悲悯。当时,莱昂纳多在影片拍摄期间曾因摔伤而被直升机紧急送往南非的医院救治。其敬业精神可想而知。

◎《血钻》剧照

如果让我选一部心中的神片,那必定是《华尔街之狼》无疑。记得第一次看就热血沸腾,还悄悄对朋友说,想再多刷几遍。虽然黄段子满天飞,全片200多个法克。但是每当看到乔丹极具煽动性的演讲,顿时如同打了鸡血般想要跟着乔丹大佬奋斗。很荒诞的黑色幽默却莫名的燃,莫名的带感,不知不觉间便在心底种下了一个名为“斗志”的信念。记得2013年演员工会采访他时,他说,截止当时,这部电影和前文所提的《飞行家》是他愿意无条件付出的两部电影。

◎《华尔街之狼》剧照

《荒野猎人》,这部被熊虐,吃生野牛肝,睡马腹,令他受尽折磨的电影终于为他赢得了奥斯卡影帝的殊荣。六提一中,这一路,着实艰辛。虽然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我因无聊而中途逃跑,但是后来再看,细细品味,却从休·格拉斯为子复仇的决绝眼神中感受到了他心中不曾湮灭的信念。

◎《荒野猎人》海报

纵观这些年的作品,莱昂纳多真的不能算一个高产的演员。但是,却不难发现他的每部作品都耐人寻味,绝不重复,他在不断的突破着自我,为观众呈现出无数惊喜。虽然他已有两年未拍新电影,但是从他以往的表现,也能猜到这是他在蓄势待发,寻求着另一个突破。不过,从现在传出的他将出演的作品,光听题材都令人兴奋,一人分饰24角,由畅销之作《24个比利》改编的《拥挤的房间》,与自己同名的艺术大师达·芬奇,与昆汀合作的讲述曼森杀人案的新作……期待他下一个惊喜的降临。

3

命途多变数,人生需转型

转型,不止是明星,企业,国家,也是我们自己,每一个普通人都会面临人生的转型。

从高中升入大学,我们要面临学习方式的变化,不再有人会催促学习,一切全凭自觉。记得大一的第一学期班里有很多同学挂科,个人感觉与是否艺术生无很大关系,主要是在于约束自己的能力。未挂科的同学也并不都是聪明的,只是他们明白目下的状况不同了,如果不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如果不自觉背题就会面临挂科的麻烦。而有些同学却没有这种意识,一味仰赖老师的敦促才能学习。而步入大学,没有老师再来检查笔记,更没有人苦口婆心劝你认真听讲。于是,这些同学仿佛终于迎来了大解放,开始放纵自己,为所欲为,忘记了自己作为学生的本职工作,这样一来,挂科也是难免。

环境改变,不做学习之转型就会挂科,同样的,职场之上不做适当转型就会被社会淘汰。虽然自己工作经验并不多,不过在这半年我也深有感触。第一个工作是做综艺官微,要写的东西多半是比较娱乐化的,语言要有趣,要有噱头,要有引发用户看下去的悬念,比如节目中是女生向男生学习做深蹲的标准动作,但是这样的表述难免过于直白,于是一样话两样说,根据女生有些小花痴的特质,这句话就变成了“XXX&XXX做情侣深蹲”。由于以前自己写东西多半是走心文艺范儿,面对这种有些无下限的调侃多半觉得有些难堪,不过,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行业,有更好的发展也就必须做文风上的转型,尽量贴近用户心理。

后来的工作是写电影方面的软文,电影的文案又有不同,显然比综艺更加“高级”一层,电影的文案需要总结延伸,不仅要将电影中的看点如实写出,还要据此总结出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以及从主题延伸出电影的社会意义。或是根据电影内容延伸出最近的社会热点,两者结合,引发受众的兴趣,也就是所谓的“跟热搜”。当然,无论做何种形式的媒体,“跟热搜”都必不可少,这代表着你的媒体是与时俱进的,同时也贴合受众追赶潮流,追赶新奇事物的内心。

在看演员工会对莱昂纳多的采访视频中,还发现了一处受益匪浅之处,想与各位分享。他说自己最初试镜总是会尽力展示自己什么都会,而后来渐渐发现最重要的并不是全能,而是你身上有哪些不同于他人的特别之处。其实,我也有些相同的感触,最初在面试工作时总是想想展现自己会的很多,写作,修图,剪辑什么都会些。但是后来也发现,如今的社会需要的是一技之长,于是在便会根据职位需要在简历上做适当修改,突出自己的长处。

不过转型也着实不易,这段时间要面临的是巨大的压力,也许会总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方式,换工作也会处处碰壁,甚至还会面临家人朋友的质疑,这段时光,很辛苦,不过若咬牙坚持,不懈努力,找到合适的方法,最后终会拨开乌云见日出,雨后的彩虹定会无比鲜妍。

最后,愿与每一个敢于突破自我的勇士共勉。纵然前路艰辛,所幸心中有梦一路相随。

一然杂谈

微信:monvwent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