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天会好的?——《明天会好的》

 一然杂谈 2021-10-19

和朋友提前看了由贾樟柯监制的《明天会好的》,可能情节与自己的生活太过近似,以至于感触反而无法同那些“站在外面”的人反应那般激烈,毕竟,那就是我的生活,而少有人对自己的生活大加评判。

《明天会好的》是一个关于北漂题材的影片,展现的方式类似几年前尔冬升导演执导的《我是路人甲》,写实,表达碎片化,结局也偏现实,缀着些许乐观和悲悯,只不过演员相较尔导选择的横漂“路人甲”,这部片子的导演选择的演员是已经“成功”了的北漂们,其中包括Papi、白客、周奇墨等。

如果你问我如何评价这部片子,我会说很真实;而若问我觉得这部片子怎么样,我想我会说因为真实反而缺少了一种有界限的距离美,当电影无限接近自己的生活时,你不会真的感动,反而会有一种排斥或是说一种“就是这样,然后呢?”的木讷反应(我想这才是正常的吧)。

对于这部影片,其中的情节与我在北京的经历重合度太多,27岁(即将到来),文字工作者,只租得起西晒房这样的房子,有只猫(朋友的),性格憨直不懂得曲意逢迎,所以空有梦想但在职场上却举步维艰。觉得自己有天赐的才华总会遇到伯乐让自己这块金子发光发热,但偶尔也会对身为800万北漂中的一员的自己产生怀疑:自己真的与众不同吗?

在这次映后的交流环节中,有一个姑娘感情波动比较大,身为北漂她觉得前路漫漫十分迷茫,还有一个25岁的姑娘在看这部影片的两天前决定离开北京,回家乡寻找自己心中的那团火,待拨开心中的迷雾,再决定是否再回到北京抑或是其他地方......

无疑,北漂是一个庞大的足以支撑起各种形式文艺创作的母题。无论《明天会好的》是否能够触动一些人,仅仅是这样的一个选题就足以让很多五环内外的人去讨论,环内的人诉说着自己的成功与艰辛,环外的人感叹着自己生活的巴适和一丢丢羡慕。但无论我们生活在何处,“明天”却是我们共同拥有的。今天,自然也不能虚度了。

犹记得姜逸磊饰演的萧渝选择季野(张超 饰演)的原因:银屏中唯一的那个弹幕召唤着你想要与之应和。

单身北漂到了一定年龄会有一种宿命般的孤独感,以至于本没什么嗜好的人可能也开始养成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小“毛病”——喝酒、吸烟、养绿植、养宠物......对于一些出现在自己生命中的人要么宽容的闭眼接纳,要么全盘拒绝,接纳时想着即使不会天长地久,但总有些人会是那个陪着自己走一段路的过客;全盘拒绝则想着不要将就的关系,相信冥冥中的天生注定,等一等总会来的。其实,无所谓对错,只是每个人孤独自有其消解的方式。

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离开北京,离开后又会选择去向哪里,对于未来停留在哪里其实我并不坚定,而对于自己想要成为和努力的方向,却是坚定的,我想这也是一种幸运吧。

所以对于明天会好吗?我想我的明天会好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