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歌诀详解——四逆汤

 廿氏春秋 2021-10-19

四逆汤

《伤寒论》

四逆汤中姜附草,三阴厥逆太阳沉,

或益姜葱参芍桔,通阳复脉力能任。

【歌诀总括】

四逆汤全方药物由干姜、附子、甘草组成,为治疗少阴病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证。还可据证情变化增加干姜的用量或分别加人参、葱白、芍药、桔梗等品,以增加其通阳复脉的能力。

【歌诀详解】

四逆汤为治疗寒邪深入少阴所导致的阳虚寒厥证。本证为少阴心肾阳衰,阴寒内盛。阳虚失于温煦,可见恶寒蜷卧、四肢厥逆,其冷过肘膝,冷的范围比较大;阳气虚不能鼓动血行,可见脉微细;《素问》曰:“阳气者,精则养神”,阳气虚,心神失去温养,可见神衰欲寐,表现为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表情淡漠,呼之能应。心肾阳虚,火不生土,脾阳亦不足,所以亦有中焦虚寒的吐、利、腹痛等表现,但因是脾肾阳气均不足,比单纯的脾阳不足所致诸症更加严重,如呕吐、下利清谷、腹中冷痛等。舌苔白滑为阳虚不能温化水液所致。心肾阳衰,治当回阳救逆,非用大剂辛热纯阳之品不足以破阴回阳而救逆。

方中附子温壮元阳,回阳救逆;干姜温中祛寒,助阳通脉。附子、干姜相须为用,温里回阳力大,是本方的主体结构。甘草补气,与附子、干姜相配,体现治内生之寒宜温补结合的配伍思路,同时甘草甘缓,能够缓和姜附辛温燥烈的峻烈之性,并使全方作用持久、缓和,可以对稳固地化生阳气起重要作用。总之,全方药味虽少,但配伍精当,功专效宏。

【应用点睛】

本方可用于救治心衰、心肌梗死等,对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因误汗、过汗等所致急症的休克等属阴盛阳衰者也可用本方治疗,本方也常用于顽固性风湿性关节炎。但如果服药后出现呕吐拒药者,可凉服药液。本方不可久服,应手足温和即止。若不是阴盛阳衰之证,尤其真热假寒证不可使用本方。

四逆汤

《伤寒论》

【组成】甘草二两(6g),炙干姜一两半(6g)附子一枚(15g),生用,去皮,破八片

【用法】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

【方解】本方证乃因心肾阳衰,阴寒内盛所致。阳气不能温煦周身四末,故四肢厥逆、恶寒蜷卧;不能鼓动血行,故脉微细。《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今心阳衰微,神失所养,则神衰欲寐;肾阳衰微,不能暖脾,升降失调,则腹痛吐利。此阳衰寒盛之证,非纯阳大辛大热之品,不足以破阴寒,回阳气,救厥逆。故方中以大辛大热之生附子为君,入心、脾、肾经,温壮元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生用则能迅达内外以温阳逐寒。臣以辛热之干姜,入心、脾、肺经,温中散寒,助阳通脉。附子与干姜同用,一温先天以生后天,一温后天以养先天,相须为用,相得益彰,温里回阳之力大增,是回阳救逆的常用组合。炙甘草之用有三:一则益气补中,使全方温补结合,以治虚寒之本;二则甘缓姜、附峻烈之性,使其破阴回阳而无暴散之虞;三则调和药性,并使药力作用持久,是为佐药而兼使药之用。综观本方,药简力专,大辛大热,使阳复厥回,故名“四逆汤”。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回阳救逆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四肢厥逆,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脉微细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某些急证大汗而见休克属阳衰阴盛者。

3.使用注意若服药后出现呕吐拒药者,可将药液置凉后服用。本方纯用辛热之品,中病手足温和即止,不可久服。真热假寒者忌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