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周,小李陪副总接待一个客户,没想到因为...

 坚持最后5分钟 2021-10-19
上周,小李陪副总接待一个客户,没想到因为一个200元的果盘犯了“职场大忌”,还搅黄了一笔500万元的业务。副总要求老板辞退小李,老板想了足足5分钟,说:“还是你辞职吧。”

小李在一家企业担任文员,月薪虽然只有2800元,但小伙子工作很努力,人也老老实实的,就连几个平常喜欢欺负人的“坏”同事,也觉得欺负小李“良心”过不去。

去年开始,公司的效益有所下滑,老板通过猎头公司招聘了一位负责销售的副总,给出80万元的年薪。

副总原先就职于“体制内”,有一定的人脉资源,给公司带来了一些订单。不过他也带来了“体制内”一些领导的坏毛病,比较典型的就是说话“讲一句留半句”,经常让下属去猜。

一天下午,公司接待一位青岛的大客户,而老板正带着销售部的一帮人在海南出差,副总一时找不到人陪酒,就把小李也叫上了。

出席宴请的就5个人,小李坐在离门最近的座位,自然而然就成了“服务员”。

小李虽然老实,但一般的礼仪常识还是懂的,所以除了陪酒,点烟、倒酒、催菜什么的活也做得还算可以。

酒足饭饱之后,大客户没有要离席的意思,于是副总就让小李去催一下果盘,小李心中纳闷:果盘不是上过了吗?怎么还要催?

其他2名同事见状,赶紧站起来说:“我去,我去。”随后就先后走了出去。

大约2分钟后,副总的神色变得很差,对小李说:“果盘怎么还没来,你去看一下!”

小李点了点头,走出包厢,看到2名同事正坐在角落沙发上说话,感觉很奇怪,就走过去问:果盘呢?

2名同事对视了一眼,对小李说道:“你去拿果盘吧,我们歇会儿。”

小李无奈,去吧台要了一盘200元的新鲜果盘,端起来小跑着回到包厢。

包厢里,副总正和大客户窃窃私语,小李把果盘放到2人面前,微笑着说:“领导,请慢用。”

可是话还没说完,副总就把果盘往地上一扔,然后指着小李就骂道:“你是怎么做事的?还不快点出去!”

小李惊呆了,他不知道副总为什么发这么大火,而且他也很生气,真想捡起果盘扔到副总脸上!

考虑到大客户在场,小李默默地走出包厢,他开门的动作很猛,走出的速度也很快,一下子撞到闻讯而来瞧热闹的2名同事身上。

1名同事把小李拉到一旁,告诉他:小李啊,你和副总出来的少,不懂他的那些规矩,他让我们去叫果盘,不是真的想吃水果,而是想和客户单独聊一些事,这些事,不能让我们知道!

小李一愣,仿佛有些明白了,埋怨道:“你们怎么不早告诉我?害我挨一顿骂!”

“我们本来也就想让你见识一下,谁知道副总突然发飙啊……”同事似乎也有些气愤,“算了,咱们走吧,不伺候了!”

小李想了想,还是先去买了单,然后才和同事一起离开了饭店。

第二天,老板从海南飞了回来,副总说昨天一个没眼力见的员工,不懂职场规矩,在他和大客户谈判关键时候贸然闯了进去,搅黄了500万元的合同,他建议老板马上辞退小李,给员工们一个警告。

老板沉默了足足5分钟,然后对副总说:“事情的经过,黄总已经电话和我说了。小李是个好员工,倒是你,是不是个好领导很难说。所以,还是你辞职吧,我把工资全部结给你。”

副总一听傻了眼,他勃然大怒,一拍桌子说道:“你不要过河拆桥啊,我对于公司的价值难道?还不如一个傻里吧叽的员工?”

老板提高了声音,严厉地说道:“你把你们官场上的一套破烂文化,带到了公司,危害可大多了!你和客户谈判也这么说一句留一句,让客户揣摩你的心思吗?我是个大老粗,有话就直说,别搞那一套溜须拍马、教坏孩子的破规矩!不服气的,趁早走人!”

@职言新语

老板之所以与副总翻脸,除了维护员工的尊严,主要原因是那笔500万的生意是副总自己搅黄的——当着大客户的面如此毫无风度,让人不得不怀疑公司的文化和人员素质。而老板训斥副总的话,也指出了一些所谓的职场“文化”,实际上就是“糟粕”:

1、现在流行不少关于职场规矩、“暗语”的书籍、网文,本来根本没那回事,被大家看多了,反而被奉为经典。于是,领导故作高明、不说人话,下属溜须揣摩、不干人事,整个单位弄得乌烟瘴气。

2、作为上司,交办任务要指令清晰,作为下属,遇到不明白的事,也不要因为害怕领导,而不敢问、瞎琢磨,这样只会让自己更被动。要知道,当面把事情问清楚,才能落实得更好,否则后果就不只是挨骂了。

3、副总以为自己的情商高,其实小李才是高情商,因为高情商的人心胸宽广,就算受了冤屈,也会冷静处理;就算遭遇挫折,也会百折不挠;高情商的人,都有一颗包容之心,所以会得到尊敬。

如果您遇到副总那样“说一句留半句”、故作高深的领导,您会怎么做?#职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