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科技创新事业有了这些新突破?各区也都出来好消息

 城市文化观察 2021-10-19
2021年2月18日,武汉市提出加快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等“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现在,武汉科技创新事业有了那些新突破?
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全球城市集群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武汉的创新指数排全球第25,国内第6,中西部第1,国际上略低于芝加哥、慕尼黑,略高于斯图加特、特拉维夫-耶路撒冷;国内低于北上广深港、南京+杭州,略高于台北-新竹。武汉市近几年排名年年上升,已跻身全球创新城市前列。


如今的武汉,是拥有各行业大批创新性企业的武汉。今年以来, 四方光电、菱电电控、中科通达、康圣环球、航锦科技(迁址)等企业成功上市,东风汽车,武汉光庭信息,武汉天源环保等已在证监会过会,即将上市。全市创新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同时,各区也都出来好消息。
武汉经济开发区:加速人工智能创新赋能
大唐广电、东风通信、凯德智控、明匠智能等4家企业入选湖北省工业互联网资源池。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共建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生学院、中移智行研究院等研发智库落户武汉开发区,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撑。


东风通信正在筹建汽车行业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并已与湖北广电、大唐广电开展合作。围绕新一代汽车、通用航空、机器人、智能家居等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整车、新能源动力电池、5G通信导航、自动驾驶、毫米波和激光雷达等领域的关键项目接连落户。
东湖高新区:发力干细胞治疗
东湖高新区已集聚了一批医疗重点企业,在干细胞治疗领域,已引进和培育中源协和、武汉汉密顿、睿健医药、武汉波睿达、华大吉诺因等重点企业。
其中,王福生院士团队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项目,在治疗危重症病人中取得突出成效,目前该研究成果正通过武汉中源药业有限公司转化,其相关新药研发已进入临床II期。


武汉华大吉诺因“靶向新生抗原自体免疫T细胞注射液”和武汉波睿达“靶向CD30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自体T细胞注射液”已分别于2020年1月和4月获得临床默示许可。近期,正在积极谋划布局前沿生物技术产业园,其中,干细胞产业和免疫细胞治疗产业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黄陂区:成立轨道交通研究院
发起成立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研究院,研究院将依托“国家数字建造与安全技术创新中心(筹)”及“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信与运行控制国家工程实验室”,基地已开工企业8家,签约引进企业33家,正在洽谈企业37家,重点招商对象47家。


按照打造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定位,布局“1+3+N”产业体系,即:轨道交通技术创新平台(1个平台)以及轨道交通智能装备、轨道交通智慧维保、轨道交通建设装备(3个重点)、轨道交通企业总部、轨道交通技术服务培训、轨道交通展示观光体验(N个延伸)全产业链。
江夏区:建设抗病毒疫苗基地
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净增97家,总数达到241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和新增数均位列新城区第一。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86亿元,占全区工业经济比重超过80%。全区共拥有各类创新平台56 家,其中:国家级平台5家、省级平台14家、市级平台37家。
打造国家抗病毒生物疫苗研发生产基地,助推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国药中生中部产业基地选址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并于2月28日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正式揭牌,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超过70亿元。
推动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武汉)有限公司、华域视觉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建立研发总部;已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36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2家,省级孵化器3家、众创空间5家,市级孵化器1家,区级孵化器、众创空间24家。目前全区孵化器拥有可支配的孵化场地使用面积 18.8万平方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