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节研讨课

 风动流年暖心情 2021-10-19

下午第一节,是数学大教研时间。根据事先的安排,由张杰老师上《有理数的乘方》一节的10分钟微课。

张老师从把一张0.1毫米厚的纸折叠30次以后的高度将超过珠穆朗玛峰这一事实引入新课,通过让学生从一组算式引入概念,分析得出规律之后,又讲了六道例题,讲的很细很明白,可惜超时了。大家七嘴八舌地会诊原因,郭光华老师让砍去引入、王琳老师建议把概念留给学生自学、董金霞老师指出例题有点重复、刘斌老师说刚开始要加个提醒……

综合了大家的建议之后,张老师第二次从头又讲了一遍,这一次明显精练紧凑了很多,只用了七分钟时间。但董丽华老师认为得出规律的顺序有待商榷,陈现会老师建议一个例题应该留在下一节……

再次综合了大家的建议之后,王琳老师自告奋勇也要展示。这是另一种风格的课堂,她善于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活动,老师只是起一个归纳与点睛的作用。王老师很紧张,数字出现了低级失误。大家越议论越有精神,王伟智老师控制不住走到黑板前也拿起来粉笔……

通过这节研讨课,我也很受启发,熟悉的教材,但真正把握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通过简单的三上三研,它至少有以下作用:

讲课者收获了业务能力的提升。大家的各抒己见,让讲课者能更加清楚地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虽然每个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尽相同,但也必然能给讲课者以启迪、思考并选择。同时讲课者也会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为以后课堂上更加完美的展示提供帮助。

团队收获了合作共赢。在上与研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拿出来分享,在同伴的议议评评中,彰显的是积极探究与合作的精神。进而让团队成员在分享中提高,在合作中生长。

教研收获了成效。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研则殆。上与研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所有教师对教学实践再思考、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研究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细节,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中,我们的教研才成了真正的教研、有效的教研。

课堂收获了质量。当我们的教研真正落到实处的时候,我们的团队优势就能得到放大,课堂效率的提升也就成了必然,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自然会水到渠成。

这是一节微型研讨课,只要我们用心地品味,也能品出沁人心脾的大味道。也许我们的课堂并不十分完美,但是,我们用心了,照样会有一个华丽的转身。

实践是一种财富,我们经历着,研讨是一种智慧,我们分享着,团队是一种力量,我们担当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