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尼采的一个形象比喻

 风动流年暖心情 2021-10-19

(800)

尼采的一个形象比喻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在这部以散文诗体写成的作品中,尼采用秀丽的文笔,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招语,把他几乎全部的思想进行了表达,以至于德国著名音乐家施特劳斯还创作了同名交响诗乐。

在这部书里,尼采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我是河边的栏杆,谁能扶我,便扶我吧!我不是你们的拐杖。”

这个句子有人曾用这样两层意思来解释:第一,我愿意帮你,不管你是谁,只要你想要你就扶我,我就帮你。第二,我的价值是建立在自己的位置上的。我之所以对你有用,是因为我在自己的根基上成长,而不是迁就你,成了跟你到处跑的拐杖。

这个形象的比喻,我觉得和当前的家校关系很相像。只要家长和学生需要,学校和老师愿意帮助任何一个家长,以及他们的孩子成长。但是,就像栏杆一样,学校有学校的权利,帮你,但永远不能代替家庭教育,成为家长或者学生的拐杖。

教育学生,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很多家长认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把学生送到学校,教育好孩子是学校的事情,与他们无关。就像在栏杆前依靠久了,就希望把栏杆拆下来,做他们的拐杖一样。这显然是一个极其荒谬的命题。更有甚者,个别家长把学校当成了路边的一根树枝,走不动的时候,就扶一扶,而过后又随手扔到了路边。

教育是一个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职业,学校可以服务于每一个家庭,但是学校也有学校的底线,每一个家长也必须对学校和老师有着最起码的尊重。

这就是尼采这个形象比喻,对于教育的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