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绩的意义

 风动流年暖心情 2021-10-19

(1462)

成绩的意义

考试是检验学生一学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成绩则是一种丈量,丈量优点,丈量差距,也丈量老师的能力和家长的陪伴质量。作为家长,当看到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之后,应该怎么办呢?我认为,可以分下面五步走:

第一步:客观冷静对待成绩

作为一学期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状态的重要参考,面对期末考试成绩,家长一定记住八个字:“高分不捧,低分不贬”。

高分不捧,就是说,孩子考的好了,可以表扬,可以适当的奖励,但绝不要洋洋自得、喜形于色、大加吹捧。如果捧得太高,家长的心情就容易传染给孩子,让孩子也沉溺在那些分数中,从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要知道,一次期末考试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它同时也是一个新起点,要引导孩子努力把学好、考好变成一种习惯。

低分不贬,就是说,孩子考的不好,不要打不要骂,不要冷嘲热讽。不论什么样的孩子,从内心里都想考好,家长不能把孩子的这一点自尊也消磨掉。家长不要和别人比,只需要和自己的上一次对比,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就值得肯定。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寻找对策,重新树立努力追赶的信心和勇气。

第二步:反思自己教育方式

孩子的考试成绩,不仅仅是学生学的效果和老师教的效果的体现,同时也与家长的陪伴、影响息息相关。

例如:一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太严、太高,使孩子对学习有了种抵触,对考试有了种恐惧,从而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

一些家长不能以身作则,孩子在作业,自己在看电视玩手机。或者家庭关系不和谐,天天争争吵吵,使家里面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孩子没有心思专心于学习,这样的孩子考试成绩大多不会太好。

当然,还有一些家长,只顾为了工作或挣钱,对孩子彻底放手,再加上孩子的自制力不好,考试成绩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此说,面对孩子不理想的成绩,家长首先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然后,先改变自己,再去教育孩子。

第三步:和孩子进行一次倾心畅谈

寻找一个专门的时间,并且是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聊一聊这一学期孩子在学校的那些事,包括上课、做作业、交友、上自习、吃饭、睡觉等等。让孩子先自己总结反思一下在学校的各种学习生活表现,同时,家长也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

通过真诚的交谈,家长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在校的思想状况、遇到的困难和苦恼等。家长在表示理解与原谅的同时,也要努力帮助孩子寻找一条促使学习成绩提高的方法和思路。

亲情的力量是巨大的。家长的理解、鼓励和支持,更容易帮助孩子积极地面对挫折,正确看待考试成绩,重拾努力追赶的信心和勇气。

第四步:帮孩子分析成绩背后的原因

成绩与成长相比,成长永远是第一位的。很多家长看到孩子退步的成绩,第一反应是报个辅导班,缺啥补啥。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分数重要,找到分数低的原因更重要。

首先要分析试卷,找出丢分原因、拿出纠正对策。丢分的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没有深刻的理解或者熟练的掌握。二是做题的方法或思路有问题。三是一些非智力因素如没看见、没有看清、计算失误、粗心遗漏、字迹潦草、紧张等。然后逐项寻找克服或解决的办法,并进行刻意训练,使之养成好的习惯。

其次要分析分数相对变化的趋势,最好是名次的变化趋势。这包括单科也包括总成绩。既要与自己以前的考试成绩或名次进行纵向比较,还要与同年级同学的考试成绩或名次进行横向比较。这样既可以摸清自己的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也可以摸清自己的薄弱知识点和薄弱题型。然后再对症下药,强化训练,让提分成为可能。

另外还要分析造成这样成绩的其他因素,例如:态度、习惯、方法等。该记的没记住,这是态度问题;字迹潦草,这是习惯问题;不会检查,这是方法问题。只有知道了症结,才有下一步医治的可能。

第五步:制定一个寒假及今后的追赶计划

假期就是用来追赶和超越的。

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是成功的第一步。制定计划,第一,不要太大,就像伸伸手就可以摘到的桃子,要让孩子看到希望。第二,不要太满,一点一点来,要具体,要劳逸结合,稳扎稳打。第三,不能和学校的要求冲突,顾此失彼。第四,家长要起好表率,做好监督。第五,贵在坚持。

考试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钢铁意志,刺激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提升。这同时也是成绩的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