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而为人VS不惜此身

 今夕亦往昔 2021-10-19
          ​“周末带孩子真的是要累扁了”

2020年11月1日

打错了一个数字,变成2029年,那么2029年11月1日我在干什么?53岁,有点恐怖……

2020年的此时此刻,我和小宝正在西工区比格自助餐厅大吃披萨🍕。

愉快地玩耍。

接下来要去邻近的新华书店看书。小宝去四楼看孩子书,我在楼下看喜欢的杂书,怀抱着帮猴子找海参方面内容的任务。

日本断舍离畅销书:“断舍离的原则——必要+合适+愉快,每次清理百分之五十。”

“家就是人生的缩影,物品就是主人本身。”

“子离意味着,儿子开始圈定自己了领域,有了自己的细胞膜。这个一直跟母亲融为一体不分彼此的小东西,开始在自己的细胞膜中自给自足。如此一来,母亲除了赶紧建造自己的细胞膜之外别无他法。”

四楼童书区,一位老阿姨在半层楼的楼上擦玻璃栏杆,一个老头👴在楼下仰着头凶巴巴地和她配合,不停训斥:“你看你那抹布太窄了,弄宽点……那边上都没碰到…”

口气太差嗓门太大,我不禁侧目而视。

一小时后回返,老阿姨还在擦,老头还在训。

但如果没有老头在下面,阿姨肯定因为反光擦不净。

阿姨看着木讷笨拙肥胖,老头气势十足人活泛。

他们可能这样搭了一辈子吧!

老头心里老伴太笨,需要他用心指导督促,所以一直仰着脖子大着嗓门,也很累吧……

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了——小宝在楼上,看少儿读物;我在楼下,看看美食书,有感兴趣的菜谱就拍照,看看做人书,有感悟的也拍照。

每次来新华书店都要花大半天还累得要命。但我俩乐此不疲。

路上小宝在后座欢快地讲《哪吒》,我把电动车🛵骑得飞快。天气好好,秋高气爽。

就想到遥远的小时候,模糊的记忆,爸爸妈妈带着我们去玩,聊城的公园好像挨着个大坝,我们一家五口人穿着浅色衣服,齐整整沿着坝堤边走,太阳白花花一片。

就是这样轮转,轮到了我带孩子出门玩。

现在是我给他一个童年。

一霎那有些生而为人的感悟,竟然还有些辛酸想哭。

2006年3月26日

一转眼天暖和了,春风拂面,浑身松快。骑车子上下班不觉得冷了。

这几天心情平稳多了,像瓶子里浑浊的水,渐渐沉淀,变得清澈。

我觉得我都要透明起来。

甚至像回到了学生时代。

很干净,很纯粹。

泪水少了,虽然还有,但很短暂。

就这样吧,就这样吧。

该来的要让它来。

已不惜此身。

行走在春光里,想怎样就怎样,没什么可失去。

融入敞亮的自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