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赋予“现代化”新的内涵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1-10-19


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纵论全球与中国相向而行王蔚

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举行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以“中国共产党·中国·世界”为主题的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昨天下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个举世关注的重大命题,来自海内外的150多位学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国际关系等诸多领域,共同探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及其对中国和世界未来发展的意义。

      现代化不是西方化

      塞尔维亚前总统鲍里斯·塔迪奇的视频演讲,赢得了与会嘉宾和听众热烈的掌声。“中国赋予了'现代化’新的内涵,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而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化,因无法应对当代挑战,已使全世界停滞良久。换言之,尽管'现代化’这一理论、愿景和实践起源于西方,但我认为变革已经到来,它将通过中国的意识形态与实践而重生、转型。”大家感慨,鲍里斯的观点是如此犀利。他说,西方世界的一大误解在于,他们认为中国应该为自己考虑,调整与西方的沟通,以达到西方式现代化的标准。这是谬见。世界也应调整与中国的沟通,惟有勉力相向而行,才能实现互惠互利。西方在21世纪面临的挑战表明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因此,中国无需迎合西方世界,而应肩负起调整自我以更好助力世界的历史使命。

      听众的掌声,是因为世界上有一大批致力于中国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他们以公正视角着眼于人类共同命运的理念,看清世界前行的方向,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昨今两天,中外专家纷纷通过线上线下发表演说,增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学术共同体。

愿将中国视为榜样

      塞浦路斯欧洲大学校长科斯塔斯·古利亚莫斯说,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个繁荣、民主、和谐、富有活力、文化先进、技术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经过一百年的不断奋斗,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带领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世界正经历深刻复杂的变化,中国不断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体系举世瞩目。现代生态文明理念与中国古代哲学相契合,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面对环境挑战,中国在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框架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使中国成为世界领先的大国和值得信赖、具有包容性的战略伙伴。

来自克罗地亚的白伊维,现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工作。他说,了解中国的改革不仅对中国很重要,对世界其他地区也越来越重要。经济发展的成就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中国视为学习榜样,将中国发展模式视为实现自己现代化和快速发展抱负的灯塔。

改变全球治理体系

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竞争与冲突?曾任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研究员,现为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的高畅说,准确的诊断对前进时避免过去的错误至关重要。技术变革的加速和人类更快地跨越空间和文化的能力,使世界前所未有地连接在一起。人们可以从自己的视角,赞扬或批评当前的世界,但这两种极端的观点都是对非常复杂的演变过程的误导和过度简化。采用相对中性的概念,如“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竞争”而不是“文明冲突”,可以为最近的世界历史动态提供一个大胆的长期视角。最早的陆海“全球化”发生在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印度洋世界体系中,形成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欧洲航海业的发展带来了15世纪末大西洋和印度洋世界体系之间的联通,连接了欧亚大陆、非洲和美洲。从那时起,地缘战略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新主题。

南非国家行政学院院长布萨尼·恩格卡维尼表示,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始于国家建设,必须促进人民团结,为包容和共享的发展铺平道路。世界需要改变全球治理体系,使之更加平等、更加透明、更加负责。

帮助世界快速复苏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杜大伟在演讲中说,中国已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并在2021年以较高增长率强劲反弹。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将有利于亚洲和欧洲的合作伙伴,帮助世界从新冠大流行的衰退中复苏。反过来,更多的外国贸易和投资将帮助中国提高生产效率,保持经济健康增长。

捷克科学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北思说,中国基于特定的现代化模式推出创新之举:全球化2.0。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启一个全球互动新纪元,在这个颠覆动荡的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正在提供全新的模式,通过与合作伙伴在互认基础上开展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减贫和多极化作出重大贡献。

新民晚报2021.10.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