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阅读题型汇编,这才算整本书阅读试题!

 乐水无涯 2021-10-19
图片

《红楼梦》的六种阅读题型
图片
一、从诗词、对联角度考察
例1.【2020西城一模】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看了十二个咏菊的诗题之后,探春感慨说:“竟没有人作《簪菊》。”于是她在《簪菊》题下作了一首,诗中写道:“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4分)
这首《簪菊》体现出探春怎样的个性气质?请结合原著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要点】
选材独特,不吟咏女子对镜簪菊的日常生活,吟咏的是高人隐士不惧俗世的雅致情怀。
个性气质豪爽豁达、高傲脱俗。探春贵为贾府小姐却又并非嫡出,因而才高气傲、藐视世俗,追求朴而不俗。
评分说明:诗意明确,2分;点明个性气质,分析基本符合原著,2分。
例2.【2020北京适应性测试】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两句联诗出自《红楼梦》第 76 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是姊妹几人在凹晶馆赏月时即景吟出的。湘云认为“冷月葬诗魂”一句“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4分)
“冷月葬诗魂”一句隐含着小说中诗作者怎样的身世和命运?请根据原著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要点】
身世:“冷月”寂寞而凄冷,象征着黛玉内心孤苦、身世凄凉,在原著中,黛玉父母双亡,寄身贾府,确实孤苦、凄凉。
命运:“葬诗魂”,意味着林黛玉最终香消玉殒,寂寞而亡。
例3.【2020延庆一模】
在《红楼梦》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群芳夜聚怡红院为宝玉庆生,大家占花名以助兴。宝钗掣的签画的是牡丹,诗句是“任是无情也动人”;探春掣的签画的是杏花,诗句是“日边红杏倚云栽”;李纨掣的签画的是一支老梅,诗句是“竹篱茅舍自甘心”;湘云掣的签画的是海棠,诗句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香菱掣的签画的是并蒂花,诗句是“连理枝头花正开”;黛玉掣的签画的是芙蓉,诗句是“莫怨东风当自嗟”;袭人掣的签画的是桃花,诗句是“桃红又是一年春”。从整本书看,每个签上的画和诗句都体现了掣签人的性格命运。
请任选一签,根据原著简要分析签中隐含了掣签人怎样的性格命运。(5分)
【答案要点】
黛玉的性格:芙蓉“清姿雅质。独殿群芳”,标示着黛玉超凡脱俗、清秀非凡的特质,隐含着敏感、细心、淡泊、易伤感,绝顶聪明,兰心蕙质,悟性极强,自尊自爱,多愁善感,清高孤傲的性格。
黛玉的命运:“芙蓉”“莫怨东风当自嗟”寓意黛玉寄身在泥淖般的贾府中,孤苦、凄冷,最终香消玉殒,寂寞而亡。
评分标准:“性格”概括1分,结合原著分析2分,“命运”概括1分,结合原著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写其他人,与名著内容、人物性格命运相符亦可。
例如:
1.宝钗:“任是”,“纵然是”、“即便是”的意思。牡丹是富贵花,艳冠群芳。依作者的本意,'牡丹'纵然是含情不露,也自有她打动人心的魅力。性格:沉稳大度、处事周全,外冷内热。
命运:享受富贵,最终与宝玉成婚,但家族势败、宝玉出家后守寡度日。历着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
2.探春:(古代以杏花为贵,以杏象征幸福。杏,谐音“幸”,合在一起是夸奖男的志趣高洁合乎乾道,女的贞静端方合乎坤道。易经中说阴阳两仪结合繁衍其昌。--多与少女的姻缘、爱情相关。)“才自精明志自高”,是一个有远见、有抱负、有作为的女子。
性格:敢说敢为、办事练达、在协理大观园时,兴利除弊,富有改革精神。在抄检大观园时,无所畏惧,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表现出决断果敢的气概。
命运:日边倚云,都是遥远的地方。暗示探春远嫁不归的悲切命运。
例3. 【2020石景山期末】
中秋之夜,林黛玉和史湘云在凹晶馆联诗,黛玉的那句“冷月葬诗魂”带同学们沉浸在艺术佳境中。大家开展探究学习,发现有的版本将“冷月葬诗魂”写作“冷月葬花魂”。对于塑造黛玉形象来说,“花”和“诗”哪个更好?请结合《红楼梦》中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理由。(5分)
【答案要点】
言之成理即可。结合《红楼梦》情节内容,分析“花”、“诗”表现黛玉形象特点的作用。
例4. 【2020顺义期末】
《红楼梦》中有一首薛宝钗的《临江仙·柳絮》,“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结合词的内容和小说内容,简要分析词作与薛宝钗的经历和性格特点有哪些契合之处。(5分)
【答案要点】
(略)开放性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临江仙》中的柳絮能在风中舞蹈,并且能借助“好风”之力,这与出身高贵、家世显赫的薛宝钗在贾家深受喜爱的状态契合。柳絮的“解舞”、“均匀”也凸显了她圆滑持重、颇有处世本领的性格特点。这首词充满乐观向上的自信,这与薛宝钗的性格特征非常契合。


二、从“红学”评论角度考察
例6.【2020门头沟一模】
俞平伯品评《红楼梦》时说“钗黛虽然并秀,性格却有显著不同:如黛玉直而宝钗曲,黛玉刚而宝钗柔,黛玉热而宝钗冷,黛玉尖锐而宝钗圆浑,黛玉天真而宝钗世故。……”
你认同这个说法吗?请结合《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阐述你的理由。(5分)
【答案要点】
观点1分;事例得当2分;分析合理2分。
例7.【2020海淀期末】
《红楼梦》的人物取名是门艺术,曾有“省力之甚,醒目之甚,却是俗中不俗”的评价,例如迎春的丫鬟取名“司棋”,用字平常,但大有深意。请从《红楼梦》中另举一例,谈谈你对取名“俗中不俗”的理解。(6分)
【答案】
【评分标准】结合作品内容举例恰当,1分;分析合理,5分(其中分析取名的“俗”1分——可从取名的选字、用词等角度展开,分析取名的“不俗”4分——可从取名中暗示的人物性格、命运,小说情节、主题等角度展开)。言之成理即可。
例8.【2020大兴期末】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评价贾探春是“才自精明志自高”,评价王熙凤是“都知爱慕此生才”。请各用一个词语评价二人的理家之才,并说出依据。(6分)
【答案要点】
(1)贾探春
①关于贾探春的评价,如:敏,兴利除弊,雷厉风行,义不避亲等。(词意说得通,1分)
②写出与评价的词语准确对应的情节。(2分)
能给出相关的理家情节,但是与评价词语不对应,也给1分。
(2)王熙凤
①关于王熙凤的评价,如:严厉,独断,令行禁止,假公济私等。(词意说得通,1分)
②写出与评价的词语准确对应的情节。(2分)
能给出相关的理家情节,但是与评价词语不对应,也给1分。
例9.【2020丰台期末】
对《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有众多评价。其中脂砚斋对王熙凤的评价较为全面,既赞“凤姐无私”,也言其“可怕可畏”,又贬其“奸酸刻薄”,还评其“极不义气”,更称其为“贾宅第一罪人”。请任选其中一种评价,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案要点】
【示例1】评价王熙凤无私是有道理的。(1分)秦可卿死后,宁国府无人能担起操办丧事的担子,王熙凤不畏困难,答应贾珍请求,协理宁国府,整治丧事,不偏于爱恶,确立规矩,秉公办事,将宁国府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端,短时内一概都解决了。熙凤因无私而能更好地施展才华,因而评熙凤无私是有道理的。(4分)
【示例2】评凤姐为“贾宅第一罪人”不恰当。(1分)脂胭斋评王熙凤为“贾宅第一罪人”主要是因其使各种狠毒手段阻止贾琏娶尤二姐,而不顾贾家香火延续。虽然王熙凤阻止贾琏娶尤二姐一事的确表现出了女性的嫉妒、自私和狠毒,是一大罪责,但因此就断定她是“贾宅第一罪人”是不恰当的。贾府真正“第一罪人”绝非是某个个体,而是穷奢极侈、吃喝玩乐、养尊处优、声色犬马的府中掌握者,是不思进取、坐吃山空,一代不如一代的子孙,是滥用职权、损公肥私、离心离德的贾家上下,其中包括贾府众多仆从。将所有人的罪责归于王熙凤是不公平的,不恰当的。(4分)
【评分标准】“看法”1分, “事例”2分,“分析”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三、从小说人物、情节描写角度考察
例10.【2020密云一模】
 ①“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②“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③“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的!”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善于运用对比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同中迥异”的人物。上述三段话中都有“妹妹”,请分别说出出自谁人之口,并结合说话人的形象对其语言进行赏析。(5分)
【答题示例】
第一问:
这三句话分别属于王熙凤的“奉承语”、林黛玉的“吃醋语”、贾宝玉的“痴情霸道语”。
第二问:
王熙凤善于逢迎,她每天事务繁忙,风风火火,她的语速快且多是短句,但她会千方百计的哄老祖宗(贾母)开心、讨老祖宗的宠爱;林黛玉猜忌多疑,所以语气中含酸意,她最介意的是薛宝钗和自己在宝玉心中的地位高低,因为她明白,薛宝钗无论家境人品还是才华容貌都不逊色于自己,而且更有“金玉良缘”的舆论造势,所以黛玉总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衡量着宝玉心里的爱情天平到底是倾向于“姐姐”还是“妹妹”;贾宝玉对林黛玉一往情深,时时说出痴语,而“林妹妹”这三个字每天不知要在心里想多少遍,嘴里说多少遍,特别是在二人拌嘴后,见着黛玉哭泣,这宝玉便“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要将“林妹妹”喊上百遍千遍。(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
例11.【2020西城期末】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文段中“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请根据上下文,结合《红楼梦》的故事背景简要分析。(5分)
【答案要点】
①宝玉张口“胡说”随后又用“算是旧相识”来化解,这与黛玉的暗自吃惊形成对比,
展现出宝玉个性的率真。
②宝玉话中的“见过”与黛玉心中的“眼熟”彼此呼应,这种心有灵犀与《红楼梦》“木石前盟”的故事背景正相暗合。
【答案要点】
【评分标准】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3分;第二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例12.【2020东城期末】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宝钗前来探望,临走时对袭人说:“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
有的版本在“不必”前加了一句“要想什么吃的、玩的,你悄悄的往我那里取去。” 对于塑造薛宝钗形象来说,你认为这一句加好,还是不加好?请结合上文及原著其他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理由。(6分)
【答案要点】
例13.【2020昌平期末】
莎士比亚书店里经常聚集着许多爱读书的人,在《红楼梦》的大观园中,也有一群爱读书的人。结合原著复述他(她)读书的相关情节,并谈谈读书对他(她)产生的影响。(5分)
【答案示例】
在宝黛共读西厢的情节中,沁芳桥边,落花一地,黛玉接过宝玉手中的书,越看越爱,只管出神。忽听到宝玉把两人比作张生和莺莺时,她满面通红,带怒含嗔,在宝玉着急道歉之后,她又破涕为笑,调侃起来。(2分)读书让黛玉看到了大观园以外的生活,读书让她知道了争取自由的爱情故事。她与宝玉的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与宝玉心意相通,彼此理解,感受到自由恋爱的幸福。(2分)
(评分标准:相关情节2分,对人物的影响2分,语言表达1分)
例14.【2020通州期末】
《红楼梦》中,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情,既缘于“木石前盟”,也有其他的原因。下面两个细节,一般认为能够体现一些“其他原因”,请你就此作简要分析。(共5分)
①湘云笑道:“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 (取材于《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②或如宝钗辈有时见机导劝,反生起气来,(宝玉)只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语,所以深敬黛玉。(取材于《红楼梦》第三十六回)
【答案示例】
宝黛第一次见面时,有“木石前盟”的感应,也有一见如故的情感基础。但在后来的交往中,黛玉不曾劝宝玉去立身扬名,不拿经济仕途思想来规劝宝玉,所以宝玉视她为知己,敬重她超越流俗的精神。因此,宝黛爱情的基础不仅有颜值、前世盟约的因素,更有志趣相投、人生观相同的因素,而后者正是宝玉坚定选择黛玉的主要原因。
【评分说明:5分。依据文本,2分;认识分析,3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例15.【2020朝阳期末】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林黛玉曾用贾宝玉的名字开玩笑地诘问他:“宝玉,我问你: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请依据原著,谈谈你对宝玉的“贵”与“坚”的理解。(5分)

四、从环境描写角度考察
例16.【2020平谷一模】
小说中,人物和环境两个要素联系紧密,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请你结合原著内容谈一谈《红楼梦》中秋爽斋的室内布置与贾探春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5 分) 
【答案示例】
【评分细则】结合秋爽斋环境特点分析出人物性格特征即可。答出人物性格特征 2 分,结合原著分析 3 分。
比如:秋爽斋的视野开阔,气势宏大,风雅清高等特点表明了探春志向高远、趣味高雅、洒脱大方。秋爽斋布置以书画为主,而不是一般大家闺秀的胭脂和脂粉之类。
结合原著内容第四十回: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观,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

五、与文本阅读结合考察
(一)与诗歌鉴赏结合
例17.【2019东城一模】
归辋川【注】作
王维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
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注】辋川:位于陕西蓝田县中南十五里辋川镇,王维晚年隐居于此处别墅。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谷口疏钟动”的“疏”字,既写出钟声洪亮悠远,又流露出诗人的孤寂。
B.“独向白云归”的“归”字,明写诗人回到家中,暗含着人对归隐的向往。
C.“杨花轻易飞”中,“杨花”质轻易飞,寄寓了诗人漂泊无归的人生感慨。
D.“东皋春草色”中,“东皋”指向阳的高地,陶渊明曾经“登东皋以舒啸”。
2.下列诗词中加点词语与本诗中相同的词语内涵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A.叠叠远山横翠霭,娟娟新月耿黄昏。(陆游《题接待院壁》)
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D.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3.《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对王维的诗十分赞赏。结合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以及你对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林黛玉赞赏王维诗的原因。(6分)

【答案要点】
1.(3分)C        2.(3分)D
3.(6分)评分标准:
对林黛玉形象及诗歌创作观的理解符合原著(2分),对《归辋川作》赏析准确(2分),二者能形成合理的逻辑联系(2分)。
答题角度:
1)《归辋川作》赏析准确
情感:禅意、田园、隐逸、难主命运的悲哀、惆怅孤独
手法:晨钟暮鼓、渔樵生活、远山白云、菱蔓杨花、东皋春草等内容(借景抒情、以物自况、白描、反衬)
风格:不事雕琢、清新朴素,而又含有意蕴  
2)林黛玉形象及诗歌创作观的理解符合原著
林黛玉形象特点:
身世背景:自幼而孤,寄人篱下
性格和追求:不事雕琢,率真自然,超凡脱俗,不慕功名
艺术追求:追求“意趣”
3)二者能形成合理的逻辑联系
感受:孤独寂寞,均有命运不能主宰之悲。
追求:均有追求隐逸之趣。晨钟暮鼓、渔樵生活、自然山水;林黛玉的追求不慕功名,远离世俗,自然隐逸。
创作:不事雕琢,讲求意趣。“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学诗》
创作手法:均借物(花)抒情。菱蔓杨花;《咏白海棠》《唐多令》《葬花吟》《秋窗风雨夕》
【答案示例】
1)林黛玉因寄人篱下而自卑孤独;又因追求清高隐逸而孤芳自赏(1分)王维此诗中也借“稀”和“独”字表达了内心的惆怅孤寂,同时从古寺钟声和悠然远山处也含蓄表达了隐居出世的愿望(1分)。林黛玉欣赏王维诗歌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个性心境相似,都有种孤独,不拘世俗的情怀(1分)。另外,林黛玉的诗歌常以物寓情,比如《唐多令》中借柳絮表达自己“漂泊亦如人命薄”的忧伤。(1分)本诗左右漂移的水草和轻且到处飞舞的杨花表达命运不能自主的悲哀(1分),从创作手法上看,他们常用以物寓情的方式相似(1分)。
2)“谷口疏钟动”一句环境描写运用“疏”“稀”等形容词(1分)生动形象地点明所处环境的寂静和人烟稀少,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1分)。黛玉对于贾府而言是个客人,因此她自觉孤独,这是她和王维此诗思想情感的共同之处(1分)。王维此诗不事雕琢,仅以白描的手法写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景色,把内心的情感赋予其中(1分),这也正是林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时候首推学王维诗的原因:写诗第一立意要紧,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1分)可见林黛玉喜欢王维诗歌中的“意趣” (1分)。

(二)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结合考查
例18.【2019丰台二模】
康百万传奇(文略)
5.小说第二部分写到了立春的“鞭春”习俗。在现实生活中,当二十四节气或农历节日来临之际,人们往往举办仪式或组织活动,以表达美好的愿望。请结合现实生活中或《红楼梦》《边城》《呐喊》等文学作品中的某一类似习俗,谈谈你对这类现象的看法。(6分)
答案略
例19.【2019海淀二模】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节选,文略)
1.贾政与众人化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给大观园中桥上之亭拟名为“翼然”“泻玉”。请在文中【甲】【乙】两处写出相关语句。(2分)                          
2.根据大观园“沁芳亭”周围景物的特点,选出贾宝玉为“沁芳亭”撰写的对联。(3分)
A.前门绿柳垂金锁 后户青山列锦屏
B.麝兰芳霭斜阳院 杜若香飘明月洲
C.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
D.三径香风飘玉蕙 一庭明月照金兰
3.小说多次描写贾政的“笑”,阅读相关内容,完成(1)(2)题。(8分)
(1)解说标红处“笑”所蕴含的不同意味。(3分)
(2)以贾政的“笑”为例,赏析曹雪芹刻画人物的独到之处。(5分)
3.贾政率众人游览大观园,一见“潇湘馆”,众人都道:“好个所在!”请根据小说内容,概括“潇湘馆”是个怎样“好”的所在。曹雪芹如此描写“潇湘馆”的匠心何在?(6分)
4.《红楼梦》第三回中写道:后人有《西江月》词批宝玉“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节选部分众人“赞宝玉才情不凡”。请结合节选部分的相关内容,说说你对宝玉这一人物的评价。(5分)
【答案要点】
1.(2分)甲:有亭翼然   乙:泻出于两峰之间  (每空1分,多写且正确不扣分)     
2.(3分)C
3.(8分)
(1)(3分)示例:第一处“笑”,贾政以客套示人,而内心对宝玉题“曲径通幽”颇为满意,还因众人夸赞宝玉而得意,也有敲打宝玉不要自得的意味;第二处“微笑”,贾政对宝玉的“沁芳”题名及题对看似未置可否,实则非常满意;第三处“冷笑”,贾政对宝玉评价众客拟题“都似不妥”的轻狂似乎颇为不满,内心实则无太多责备。(每处1分,意思对即可)
(2)从贾政对宝玉才情认可,微笑可以看出贾政是一个望子成龙,对宝玉期待很大的父亲。对于众人的想法,宝玉又一票否决了,贾政的冷笑刻画出他是一个严格的父亲且与宝玉不亲近的形象,以及贾政面对众人笑表现出贾政虚伪的形象,仅仅是几个特定情境的微笑,使贾政的多元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可见其独特的刻画人物之处。
4.(6分)特点:翠竹掩映,清幽雅致;泉水绕竹,自然灵动;布局讲究,精巧不俗(3分)。匠心:营造幽静清雅的氛围,映衬人物清高孤傲的性格、自然脱俗的高雅品味(3分)(意思对即可)
5.(5分)宝玉为亭取名“曲径通幽”,还说“刻古终胜雕今”,可见宝玉富于诗才,有才情且爱读诗书;且宝玉有真情说真话,在与贾政评论“杏帘在望”句和发表对“天然”的看法之时,与贾政观点相违背,可见宝玉的才华横溢,真性情与世俗不合,“腹内原来草莽”是世人的评价,而宝玉却恰与此相反。

六、从微写作角度考察
(一)表达观点类
例20.【2019海淀一模】
学校举办戏剧节,拟将经典名著《红楼梦》《呐喊》搬上舞台。作为戏剧社成员,请就你最想饰演的某一人物的个性化语言,说明你的表演设想及理由。要求:选例典型,说明具体,理由充分。180字左右。
例21.【2019东城二模】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认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原因是小说中人物所处的位置和关系,使人物不能不这样做。请从王夫人与晴雯、贾宝玉与薛宝钗、赵姨娘与探春这三组人物中任选一组,写一段话,阐述你对此观点的理解。要求:结合原著具体内容,理由恰当。
例22.【2019东城期末】
如果你可以从《论语》《红楼梦》或《平凡的世界》中找一个人做朋友,你会选择谁呢?写一段话阐述你的理由。要求:结合《论语·季氏》“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中的内容,理由恰当。
例23.【2019朝阳期末】
某报社邀请你参加以“我阅读,我成长”为主题的朗读会。请你从《红楼梦》《呐喊》《红岩》中选择一个片段作为朗读内容,概括所选内容,并阐述理由。要求:符合原著,理由充分,条理清楚。150-200字。
例24.【2019丰台期末】
在文学作品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也常常是举足轻重的:或揭示社会背景,或推动情节发展,或作为主要人物的有力衬托。请从《红楼梦》《红岩》《平凡的世界》中任选一位次要人物,就其中一方面的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例25.【2019丰台二模】
文创产品就是文化的延伸品。中国数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经过巧妙构思,可以制成书签、折扇、手机壳、行李牌……如果为《红楼梦》或《论语》设计一款文创产品,你会设计什么?又将怎样设计?请任选一项,描述你的产品,并说明设计意图。

(二)抒情类
例26.【2019朝阳一模】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边城》中的茶峒、《老人与海》中的大海,是作者创造的独特的文学世界。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诗,抒写你对它的印象。要求:依据原著,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方法。120字左右。
例27.【2019朝阳二模】
《红楼梦》塑造了青春少女的群像,《红岩》塑造了革命烈士的群像,《平凡的世界》塑造了陕北青年的群像。请用第二人称写一段抒情文字,表达对其中一部作品中人物群像的赞美。要求:符合人物特征,感情真挚,有文采。
例28.【2019东城期末】
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之一是给其中的典型形象分类,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孙少平,是“奋斗者”的形象。请从《呐喊》或《红楼梦》中选择一类人物,用第二人称的口吻表达你对他们(她们)的感情。要求:至少选择两个人物,符合原著内容。
例29.【2019丰台期末】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有色彩的。请你从孔子、林黛玉、翠翠、田晓霞中选择一人,用一种颜色来形容他(她),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他(她)的感情。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三)场景描写类
例30.【2019丰台一模】
学生勤学好问,老师循循善诱,这是教学过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请从《红楼梦》《论语》《平凡的世界》中选取一对师生,描述他们彼此交流、共同探讨的场景。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想象合理。
例31.【2019石景山期末】
《池口风雨留三日》结句写到读书,寄托着读书者的某种人生志趣。《红岩》《红楼梦》《呐喊》中也写到一些有关读书的情节,请选择一处加以描写。
要求:依据原著,合理想象,表现出其中隐含的读书者的人生志趣。
(四)应用类
例32.【2019西城二模】
学弟学妹向你请教阅读经典名著的经验,请你以《平凡的世界》《呐喊》《红楼梦》中任意一部为例,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给他们提供一些阅读建议。要求:条理清晰,建议具体可操作。150字左右。
例33.【2019海淀二模】
如果能邀请《论语》《红楼梦》《呐喊》中的人物来到当代,请你选择一位,并根据其特点向他(她)介绍我们这个新时代。要求:时代特点具体,与人物相关。

【说明】本文由“中学生读写”编辑,这里是中学生的学习园地,成年人的心灵港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