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解二战德军Sd.Kfz.123“山猫”侦察坦克(上)

 新用户96678911 2021-10-19

原创 锅炉房老王 崎峻军史周刊

文章图片1

立项和早期发展

早在波兰战役期间的1939年9月15日,在听取了第2轻装师的战地反馈之后,陆军武器局六处总监提出需要开发一种全履带装甲侦察车辆,这将不仅是一种新型的侦察载具,而且还将成为德军标准化的侦察车辆。相对于速度而言,武器局更重视这种车辆的越野能力,以及在倒车时的转向能力。无论是基于轻型坦克的设计,还是采用轮履合一的混合设计,只要是满足地面侦察的要求就可以采纳。在波兰战役期间,德军的侦察车辆都严重依赖道路机动,因此并不适合执行越野侦察任务。新的标准化侦察车需要具备在道路之外进行越野侦察行动的能力,其机动性要与坦克相当。

最终,武器局和MAN公司签署了研发合同,委托该公司对新型侦察车的底盘进行具体设计,该项目代号为VK 1301,意为13吨级别车辆的第一个发展型号。新车的炮塔和上层结构的设计工作则交给了戴姆勒-奔驰公司。实际上,MAN和奔驰这两家公司早在1938年就被选定开发代号为VK 901的II号坦克升级型,或者称为II号坦克新结构型(Pz.kpfw II Neue Art)。VK 901和VK 1301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仍然保留了II号坦克既有型号的三人车组,而后者的车组成员增加到四人。设计VK 901时获得的经验被应用到VK 1301的设计上,同时新型侦察车也直接采用了部分原本为VK 901设计的零部件。

文章图片2

■ VK 901其实就是常说的II号G型,只完成了12辆,是第一种使用交错负重轮的II号坦克变型车。

在VK 1301的设计之初,MAN公司的设计团队计划使用一台为轻型装甲车辆设计的迈巴赫HL 45型汽油机,这是一种直列液冷六缸发动机,在转速为3800转/分时可以达到150马力的最大功率,同时还计划使用8速半自动变速器、三档速率的转向齿轮以及带橡胶接地垫和滚针轴承的湿销履带(类似于Sd.kfz 250装甲车的履带,需要定期逐节上油润滑)。后来,德军在使用中发现带垫湿销履带的橡胶垫容易丢失,所以在1939年规定装有这种履带的车辆在硬质路面上的最高行驶速度必须限制在50公里/小时以下,因而丧失了相对于干销全钢履带的速度优势,所以武器局不再要求新研发车辆使用带垫湿销履带了。

文章图片3

■ VK 1301其实是II号坦克M型,和G型的区别仅仅是一些部位的装甲厚度不同而已。这两个型号都被认为不能满足武器局的要求,最大的问题就是速度太慢。

在具体参数方面,武器局要求VK 1301的最高速度达到70公里/小时,前装甲为30毫米,侧后装甲为20毫米,主要武器为1门KwK 38型20毫米机关炮,辅助武器为1挺7.92毫米MG 34型同轴机枪。值得注意的是,有资料显示KwK 38型机关炮的身管倍径为65倍,但这一长度身管多见于同口径的高射炮,车载型号的身管倍径为55倍,不过两者可以互换。

MAN公司在1941年7月时将VK 1301的1号样车组装完成,并计划在同年秋季继续完成15辆样车。后来计划取消,已经生产出来的装甲组件被用于组装VK 1303项目的车辆,但直到1942年8月都未能装出一辆完整的量产型VK 1303,对此MAN公司的解释是其他项目4辆样车(VK 901和VK 1601项目)的组装工作妨碍了完成VK 1303的相关工作。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为止找不到任何有关VK 1302项目的信息,推断是个短命的项目,很可能在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或者转向装置的设计上和VK 1301存在差异。

VK 1303项目最早出现在1941年8月的一份档案上,并且已签订了量产合同。武器局六处坚持要求越过实验阶段,直接进入量产阶段。这个13吨级车辆的第三个发展型号装有马力更强的迈巴赫HL 66P型汽油机,在3800转/分时的最大功率达到200马力,而装甲防护和武器装备则与VK 1301没有区别,设计最大公路速度为60公里/小时,最大越野速度为30公里/小时。

迈巴赫公司设计的8速半自动变速器在实验阶段暴露了很多问题,在短时间内很难一一进行修改,所以将变速器换成了ZF公司的SSG 48型,这是一种带同步器的6速手动变速器。同时,三档速率的转向齿轮也存在某些问题,但被保留下来。1942年4月,MAN公司完成了一辆采用软钢车体的VK 1303样车。

文章图片4

■ 1942年4月MAN公司完成的VK 1303样车底盘,采用软钢车体。

1942年6月,VK 1303样车以及来自捷克的两种轻型坦克——BMM公司的Pz 38(t)n.A和斯柯达公司的T-15在库默斯多夫试验场展开了对比测试。VK 1303样车行驶了2484公里,发动机和离合器都没有出现问题,但是离地间距过低的问题却非常值得注意,在进行转向操作时不能太用力,否则容易造成转向过度。最终,VK 1303样车获得了最好的评价,这要归功于它略高于捷克轻型坦克的车速和更好的越野能力。

1942年8月,武器局决定将VK 1303项目正式命名为“山猫”(Luchs),同时赋予Sd.kfz 123的特种车辆代号。1943年1月发布的K.St.N.1162b部队组织装备表中,这种车辆的前缀由战斗坦克(Panzerkampfwagen)变更为装甲侦察车(Panzerspähwagen)。同时,在一些档案材料中,“山猫”也被记录为II号坦克L型(Pz.kpfw II Ausf.L),这一型号名称被现存车辆炮塔和车体内部的序列号铭牌所证明。

性能和技术特点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山猫”与II号坦克具有很深的血缘联系,II号坦克L型的代号说明该型车辆被视为II号坦克的衍生型号之一,但无论从外观设计还是内部装备,“山猫”都与II号坦克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其车体更大更重,动力更为强劲,行走机构也进行了重新设计,从而获得了出色的机动能力和越野性能。

总体设计

“山猫”侦察坦克的战斗全重为11.8吨,车体长度4.63,车体宽度2.48米,车体高度2.21米,在尺度和重量上较II号坦克有所增加(II号C型坦克战斗全重8.9吨,车长4.81米,车宽2.22米,车高1.99米)。“山猫”侦察坦克采用装甲车辆的常规布局,车体内部由前至后分别为驾驶舱、战斗舱和动力舱三部分,在车体上方中央位置安装一座双人炮塔,其尺寸比II号坦克的炮塔更大,在炮塔正面中央安装1门20毫米机关炮,其右侧为7.92毫米机枪,左侧为炮手瞄准具观察孔。“山猫”共有4名车组成员,分别为车长/装填手、炮手、驾驶员和机电员,其中车长和炮手位于炮塔内,车长在左,炮手在右,驾驶员和机电员在车体前部,驾驶员在左,机电员在右。车长负责全车指挥和装填弹药,炮手负责操纵主炮射击,驾驶员负责操纵车辆,机电员负责操纵无线电台。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 “山猫”侦察坦克的四视线图。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 上述照片均为1944年夏季盟军在诺曼底缴获一辆'山猫“坦克,属于德军第9装甲师,该车底盘序列号为200164,炮塔序列号为200143。这几幅照片展示了该车刚被缴获时的状态,所有的车辆外设都不见了,翼子板也被炮弹毁坏。这辆“山猫”目前陈列在英国博文顿博物馆。

文章图片12

■ 图中这辆“山猫”坦克为第9装甲师的4135号车,底盘序列号为200131,炮塔序列号为200137。该车于1943年3、4月间出厂,曾经返回MAN公司进行大修。从这幅照片中可以看到首上装甲的两个观察窗之间还有一个用来吸引火力的假观察窗,前面的护罩是用来保护传动系统进气口的,车头灯的灯线从一个装甲基座之中引出。

文章图片13

■ 图从顶部俯拍的“山猫”坦克,其驾驶员和机电员舱盖铰链在内侧,开启时需要向下开启,把手用来在车外关闭舱盖。可以看到在首上装甲上缘之后存在一条直线形的跳弹板。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 “山猫”车尾特写照片,其尾部排气管基座左侧有一个用四个螺钉固定的口盖,大概是用来调节发动机皮带的。惯性启动器的连接点在排气管基座下面,左下方的椭圆形口盖是用来保护冷却水加热装置的预留口盖的,在冬天热车缓慢的时候,可以从这个口盖将喷灯伸进去,直接加热冷却液管道。

火力

“山猫”的KwK 38 L /55型20毫米机关炮是KwK 30 L /55型机关炮的改进型,理论射速为450发/分,可以用于射击1200米内的软目标和1000米内的装甲目标,但在射击装甲目标时距离最好不要超过600米。“山猫”的主炮可以使用高爆弹、PzGr钢芯穿甲弹(弹重0.18公斤)和PzGr.40钨芯穿甲弹(弹重0.1公斤),在使用穿甲弹时的初速和对倾角60度的均质轧钢装甲板的穿透力见下表:

文章图片16

在标靶为垂直的情况下,使用PzGr 穿甲弹可以在100米距离内击穿37毫米的装甲,这一威力可以对付大多数的轻型装甲目标。因为炮弹较轻,在远距离射击时精度不佳。在实战中,从600米开外攻击2×2.5米大小的目标(相当于“山猫”自身的正面投影)时的命中率约为76%,但射击距离增加到800米时,命中率降到55%,所以综合考虑射击精度、炮弹穿深、炮手素质等因素,德军将“山猫”与装甲目标交战的距离限定在600米以内。

文章图片17

■ “山猫”炮塔正面特写照片,注意其20毫米主炮和7.92毫米机枪的安装位置。

“山猫”的20毫米主炮采用10发弹匣供弹,在车内储存有32个弹匣,外加火炮上装填的弹匣,总备弹量为320发。7.92毫米机枪采用弹链供弹,可携带15条弹链,每条弹链装弹150发,共计2250发。“山猫”的弹药基数与II号坦克后期型接近。此外,车内还备有两组三联装的MP 40型冲锋枪弹夹,供车组成员自卫的冲锋枪使用。

“山猫”的主炮拥有360度全向射界,俯仰角度为+18º~-9º,与之联动的是装在火炮右侧的蔡司T.Z.F 6/38型火炮瞄准具,放大倍率2.5倍,视野为24度,标尺可根据目标距离远近进行调节,主炮和机枪各有专用的刻度,标尺刻度划分单位为100米,范围在0-1200米之间。“山猫”的炮塔布局和其他德国坦克都不一样,反而与侦察车比较类似。炮手和瞄准具布置在炮塔右侧,而不是通常的左侧。炮塔内的各类操纵装置的布置也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这一布局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火炮瞄具尽量靠右,炮手可以用右眼单目瞄准射击;其次,炮塔旋转手轮设在炮手右边,使得通常习惯使用右手的炮手操作更加便利,而火炮仰俯手轮则需要左手操纵,而主炮的击发装置设在仰俯手轮旁边,机枪击发装置设在炮塔旋转手轮的下方。

有资料显示,德军计划在“山猫”的后期生产型上将火力升级为威力更强的50毫米火炮,但并未实现。

文章图片18

■ 向车首方向拍摄的炮塔内景,机枪、瞄准镜、驾驶员和机电员的座席都已经不见了,在驾驶员一侧可以看到打开后垂挂下来的驾驶员舱盖,注意中间的20毫米炮炮尾。

文章图片19

■ 武器系统的平衡装置为一根固定在炮塔顶盖内侧的螺旋弹簧,弹簧末端通过一个棘轮连接着一段链条,以此平衡整个武器系统的重量。在炮塔的左前角有两个固定位,分别用来固定防毒面具罐和信号枪。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 同轴机枪通过一个基座固定在主炮左侧,弹链通过一个斜槽向MG 34机枪的机匣左侧供弹,发射后的空弹壳会落进右侧的袋子里。机枪通过一个复杂的连杆装置连接到炮手右侧的方向机手轮下面,通过一个类似于手枪扳机的装置击发。

文章图片22

■ 从打开的炮塔后门观察到的炮长位置,注意在座圈附近有一小块防滑板。

文章图片23

■ 这张图中可以看到方向机以及驱动炮塔转动的齿轮。炮瞄镜的尾端连接在一个固定在炮塔顶部内侧,可以活动的枢轴上面。在方向机后面是两个防毒面具罐的固定位。

文章图片24

■ 方向机手轮在右侧炮塔座圈以下的位置,而高低机手轮则在火炮摇架下方,射击时要拉动旁边的拉杆。

文章图片25

■ 星形天线基座的枢轴一直通到车内,在它左边是备用防弹玻璃块的储藏位置,右边则是放置主炮弹夹的弹药架。

文章图片26

■ 右侧再往后的弹药架可以容纳10个主炮弹夹,K.F.F 2观察镜,一部分备用防弹玻璃块和备用潜望镜也储存在这里,画面最右的弯管是防火墙上的热风管,用来把动力室里面的热空气引入战斗室内,在天冷时为乘员取暖。

机动性和操纵性

“山猫”的动力装置为迈巴赫HL 66P型汽油发动机,在转速为3200转/分时,功率为180马力,从而赋予了“山猫”15.3马力/吨的高推重比,其加速速率和爬坡速度都比一般的坦克要快。“山猫”的操纵性能也极佳,其负重轮轮距和履带接地长的比值为1∶1.04,是所有量产坦克中最接近1∶1理想数值的一种。“山猫”的三挡速率转向齿轮也进一步提高了转向能力,但后来因为可靠性不佳,被换成了较为常见的离合制动式转向机构。235升的油箱容积可以保证车辆连续行驶8小时,中间不必停下来重新加油。“山猫”的机动能力参见下表:

文章图片27

“山猫”的全履带行走装置使得它具备了远优于轮式车辆的越野能力,这对于野战条件下的侦察行动至关重要。“山猫”的行走装置极富特色,摒弃了II号坦克的板簧悬挂装置和单排负重轮设计,而是采用扭杆式悬挂装置和交错式负重轮结构,每侧有主动轮、诱导轮和五个大直径负重轮构成,其中三个内侧负重轮和两个外侧负重轮。在第一对负重轮和最后一对负重轮的扭杆臂上还配有额外的液压减震器。“山猫”的履带Kgs 63/360/90型干销全锰钢履带,宽度为360毫米,要宽于II号坦克采用的280毫米宽度履带,在重量增加的情况下有效保证了较小的对地压强和较强的通过性。

文章图片28

■ 动力室盖板上开有化油器进气口,进气口有装甲罩保护。这辆馆藏车辆的底盘号是200117,但不知为什么后来却按照200164那辆车的涂装方案,被漆上了2141的战术编号。

文章图片29

■ 动力室两侧各有一个散热器,右侧散热器的旁边可以看见用来在车辆之间交换冷却液的转接阀(冬天使用,用已经热车完毕的车辆,通过交换冷却液的方式帮助其他车辆热车),燃油和冷却液的加注口也在这里。

文章图片30

■ 和二战时期的多数德国战斗车辆一样,HL 66P发动机也使用油浴式空气滤清器。

文章图片31

■ 空滤旁边的漏斗状开口为燃油注入口,盖子已经丢失。

文章图片32

■ “山猫”车尾的发动机冷却气体出气口防爆网的特写,也有不安装防爆网的情况。

文章图片33

■ 博文顿馆藏“山猫”的排气管消音器已经丢失了,但弯管还在。后中央牵引基座上方的两个短杆是用来固定动力式低温启动器的。车体后部的两个牵引基座也是和底盘侧装甲一体切削成型的。

文章图片34

■ “山猫”的诱导轮和其他德国坦克都不一样,装有分成六段的挂胶轮缘。

文章图片35

■ “山猫”的主动轮为前置,有23对驱动齿,德国车辆顽固地采用前置驱动轮的原因是这种布局的爬坡能力更强,并且能减少在泥泞地带转向时履带脱落的概率。

文章图片36

■ “山猫”的交错式负重轮使用外径为720毫米,宽度为65毫米的橡胶轮缘,每组负重轮为两片。悬挂系统为贯穿车体,交错排列的液压扭杆。此外,在每侧第一组和最后一组负重轮的悬挂摇臂位置还各安装了一个HT 60型液压减震器,以减少振动。减震器带有护板,以防履带掀起的杂物打坏减震器。

文章图片37

■ “山猫”的Kgs 63/360/90型干销全锰钢履带,这种履带型号为其独有,不和其他车辆通用。

文章图片38

■ “山猫”在车体前部首下位置的支架上挂有备用履带板,能够起到加强正面防护的效果。

装甲防护

作为一款轻型装甲车辆,“山猫”的装甲防护水平仅限于防御轻武器和破片的攻击,但相对于II号坦克有了明显强化。“山猫”采用经过表面硬化处理的均质轧钢装甲板,车体前部为带有10º~22º倾角的30毫米装甲,车体侧面为20毫米垂直装甲, 车体后部为带有28º倾角的20毫米装甲,车体顶部为10毫米。炮塔正面为倾角10º的30毫米装甲,侧面和后部为倾角21º的20毫米装甲,炮塔顶部装甲为12毫米,此外在炮塔正面还配有厚度30毫米的弧形装甲防盾。

“山猫”的正面装甲能够抵御20毫米普通穿甲弹的直射攻击,侧后装甲能抵御7.92毫米钢芯弹和炮弹破片的杀伤。这种防御能力在面对敌方反坦克武器时是非常脆弱的,因此“山猫”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很大程度上要仰仗高速机动、良好的操控性能、相对较小的外形以及车组成员利用地形地貌进行隐蔽的技巧。“山猫”并不是一种需要凭借自身火力和防护杀出血路的战斗车辆,其战斗力足以对付仅装备轻武器的敌军有生目标和缺乏防护的车辆,凭借优良的机动性完成火力侦察和寻找敌军防线弱点的任务。

文章图片39

文章图片40

■ “山猫”的装甲结构示意图。

观测和通讯设备

“山猫”的主要职责是执行战场侦察任务,向己方部队提供及时准确的敌情信息,所以必须具备良好的观测能力和较强的通讯能力。“山猫”的四名车组成员都有自己独立的出入舱门,便于快速登车和下车。在炮塔顶部左侧的车长舱门上装有衬垫,在舱门向后开启时,车长可以把身体探出舱门,直接坐在舱门上进行观察。在关窗行驶状态下,车长可以通过舱门上的一具旋转式潜望镜观察周边情况。炮手的正前方是火炮瞄准具,他还可以通过自己头顶舱门上的潜望镜和炮塔右侧的观察缝进行观察。在驾驶员座席的正面和左侧设有观察窗,在机电员座席的正面和右侧也设有观察窗,为上述两名成员提供前方及侧向视野。此外,在驾驶员座席旁还装有陀螺仪方向指示器,以帮助驾驶员保持正确的行驶方向。

文章图片41

■ “山猫”炮塔顶部特写照片,顶部车长舱门和炮手舱门之间的小型舱门是用来发射信号弹和探出信号旗的。靠前面那个方形薄钢板结构的用途尚不知晓,可能用来放置毒气试纸或者用来充当某种测距装置的基座,注意舱门上的潜望镜窗口和炮塔后部的大型舱门。在左侧炮塔一角可以看到车载电台的天线基座。

文章图片42

■ “山猫”的车长舱门设计非常精巧,较长的外置铰链使得这个舱门可以向后完全放平,舱门还可以通过一个锁止装置来固定在合适的开启角度,以防突然落下砸伤人员。安装有潜望镜的舱门内圈带有滚珠轴承,可以通过拉动手柄自由转动,这个手柄同时也是车长舱门的内侧锁紧装置。

文章图片43

■ 图中间的物体是炮塔右侧的观察窗,可以看到观察窗的固定结构底部被一块钢板垫高了10毫米,这是因为这个观察窗原本是为侧装甲30毫米的III号E型坦克设计的,然而“山猫”的炮塔侧面只有20毫米,不能直接安装。左侧为放置资料的盒子和备用防弹玻璃块的储藏位,右侧则为容量为12发的信号弹箱。

文章图片44

■ “山猫”的驾驶员座席内景,注意正面的观察窗位置。

文章图片45

■ “山猫”的驾驶员座席下方内景,驾驶员的操纵装置包括左右两根用来转向的操作杆,左侧那根还整合了手刹的功能。靠右较高的操作杆是换档杆,脚下还有油门,刹车,离合器的踏板。

在通讯设备方面,“山猫”装有一台Fu.Spr型车载电台,用于车辆之间的语音通信,最初安装的型号为Fu.Spr.a型,在1943年以后都改为Fu.Spr.d型,其工作频率在24.11~25.01兆赫之间,行进间通话距离为1公里。车辆之间的沟通还可以通过指示性射击、发射信号弹、打手势或旗语等方式来进行。在于后方指挥部联系时,“山猫”则使用一台Fu.12型远程车载电台,由一台功率80瓦的发宝鸡和一台波段在1120~2300千赫之间的中波接收机组成,在行进间的语音通话距离约为25公里,使用莫尔斯电码的通讯距离为80公里。此外,车内还配有对讲装置,便于车组成员之间互通信息和传达指令。

Fu.Spr型车载电台安装在炮塔内,由车长操纵,其鞭形天线在炮塔顶部右后角。Fu.12型电台安装在机电员座席旁,由机电员操纵,该电台的星形天线安装在车体右侧。有资料显示,Fu.12型电台仅安装在连长、排长和分队长的座车上,但实际上量产的“山猫”全部都配备了远程电台。

文章图片46

■ “山猫”的炮塔左侧内壁特写照片,左侧黑色的物体是车长一侧的通话装置转接盒,再往右则是望远镜附属物品储藏箱和耳机/喉部通话器收纳箱。

文章图片47

■ “山猫”的车体上层结构右侧带有一个可以旋转的星形天线基座,一个筒状的装甲护罩保护着天线基座下面的绝缘陶瓷。

文章图片48

■ “山猫”的机电员座席内景照片,原来布置在变速器上面的Fu 12电台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上方的两个固定点和通向右侧的线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