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3 唐诗解读——杜甫之《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耕读人家jkhpb3 2021-10-20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

紫台:天子的住所。

青冢:王昭君死后的葬所,其地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城南二十里处。

省识:约略解识。

环佩:古代女子佩饰的玉制挂件。

解读:

这首诗是凭吊王昭君之作。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吟咏王昭君的作品很多,清代沈德潜认为杜甫的这首诗实为其中绝唱。近代学者俞陛云也认为此作“能包举其生平,而以苍凉激楚出之也。”清人李子德认说得似乎更为透彻,认为此诗“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也。”

全诗一开始气势雄壮,只一个“赴”字足见老杜的炼字功力。“赴”字面是奔流澎湃之义,本用来写英雄壮士,然诗人在此却用来写王昭君,清人吴瞻泰认为“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

昭君虽是女流之辈,但是她身上却承载着汉王朝的安危,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令后世折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王昭君与历史上英雄男儿本无多大区别,故在诗人内心深处,王昭君身上是一种精神的化身,她的经历与诗人的际遇有着某种相通之处,故诗人以此抒发自己的感慨。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是写昭君出塞的情景,语简而意丰。紫台与溯漠之间用一“连”字联结,千山万水之间,留下了昭君多少眷恋和感慨,在这背景的映衬下,昭君死台“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孤独和寂寞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这种不发议论的纯叙事,让人回味无穷,“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老杜真是妙语传神。

颈联则是探究昭君悲君形成的原因,意在讽刺汉元帝之昏庸,清人朱鹤龄认为:“画图之面,不曰不识,而曰'省识’,盖婉词”,所谓“省识”是婉言,汉元帝只看图不看人,将后宫嫔妃的命运交给画工的画笔,这样的官僚主义也够让后人所不耻,况且假使他能够发现画中的问题,解识王昭君的“春风面”,又怎么会错昭君远嫁,客死大漠的悲剧,“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景象也不会出现。而现在只落得个徒劳无功有环佩空归之恨,在寂寞的月夜里,似乎还能听到昭君出塞时的琵琶语,“分明”能够让人感受到人生的哀婉和凄怨,而这几句也成了王昭君悲剧命运的经典写照。

清代代诗人曾在《瓯北诗话》中评价杜甫这一时期的创作,认为:“今观夔州后诗,惟《秋兴八首》及《咏怀古迹》五首,细意熨贴,一唱三叹,意味悠长”。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