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k的前身广州宝华路“洪发山忠义堂”的“洪发山”是哪座山?

 新梧桐树协议会 2021-10-20

珠江地图

香港黑帮,应该说只有三大家族。前面两篇介绍另外两大家族新义安与和胜和的阅读效果很好,现在来第三篇,形成完整系统每家一篇。

文/李恒

有网友也提出来大圈帮,香港的电影电视都不敢随意贬损,但大圈帮是从大陆去的人,所谓来自上世纪地图上有“三个圈”表示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的城市去到香港的人,以此为基础成立的黑帮,这不属于粤港澳地界,因此地理上,不列入前置黑帮定义香港所概括的珠江三条江范围内,即三合会范围内,更不用说列入几大的“三大家族”了。

珠江三条江是西江(主干),北江,东江。珠江也称粤江,由西江、北江和东江三大水系组成,总体而言以上游这三条江为珠江的组成称之,珠江下游三角洲则漫流成网河,最后入海。

从地图上看西江和北江在上流河源部犄角,东江远居珠江中段的东面,东江水系线上最近的地方是东莞。

百科录入的两条: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初名宝安,隶属东官郡(深圳南头)。

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更名东莞,县治置于涌(今莞城街道)。

东莞的“莞”可能“副官”的意思。

一般说来,现在港警把黑社会组织统称为三合会。香港警务处有个负责反黑行动的机构,叫“有组织罪案三合会调查科”,该科通俗称“O记”

洪发山是什么意思?

首先顺便提一下,关于洪门,有说法是,“红”与“洪”同音,故称“洪门”。

三合会职位名称及典故

洪发山是洪门众多山头之一的名称。

据记载洪门的山头有五十多个。比较有影响的有,太华山,一华山,中华山……,天目山,……洪发山。据此,可能可以说,“洪发山”应该是地理标志,山的名称。

洪门山头之一洪发山在广州西关宝华路的门牌号是14号,所以14k才有了“14”的黑帮番号。

广州西关宝华路大概在这里

关于葛肇煌组建洪发山(山头)有说法是,

曾任国民党第93师连长的葛肇煌,受命在广州再设“洪发山”,重建“内八堂”,并把南宁“大洪山”易名“洪发山”合并,这就是“十四K”的前身。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最大的黑帮组织是14k,新义安是后来才超过14k的。由于新义安是后超的,所以这里算,14k为三大家族之首,第一大家族。

14k是由葛肇煌创办,最早来自于洪发山忠义堂。

洪发山忠义堂是由葛肇煌改组或接受或捣毁日伪洪门组织,先命名为“洪门忠义会”,1947年改名为“洪发山忠义堂”。

据悉,1945年,葛肇煌已经是军统的中将了,14k的竞争对手新义安的创始人向前不过是少将而已。

洪发山忠义堂是怎么来的?

洪发山忠义堂首先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支持的“五洲华侨洪门西南本部”,属于洪门旗号的组织。

洪门可以视为,在汉语里,黑社会的总称,或者是合法名称,至于黑不黑就看行动是否黑。

葛肇煌

葛肇煌,哪里人不清楚,据百科收录,生于1894卒于1953年,总共活了59岁。

四十二岁的时候,葛肇煌才当上国军连长,所在部队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93师。

1942年,四十六岁的葛肇煌加入中统,第二年,成为军统的西江独立行动大队的大队长,第三年,厉害了,他暗杀了汪伪政府广东省长陈耀祖。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那年,葛肇煌捣毁日伪“五洲华侨洪门西南本部”的洪门组织,并自称“洪门护法”。

抗战胜利后,也就是1947年的时候,葛肇煌将“五洲华侨洪门西南本部”易名为“洪门忠义会”,接受国民党军统的指挥。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葛肇煌偷渡至香港,为了掩护组织活动,以"14号"为组织名称,成为14K首任领导人。

14k最著名的就是制造了1956年双十暴动

双十暴乱发生在1956年10月10日,这一天是中华民国的国庆日,所以叫做双十暴动。

1956年同时是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八大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和闭幕。

暴乱厉害到什么程度?连瑞典驻香港领事及其夫人都未能幸免!

当然受攻击的不仅止于这两位外国人。在双十暴动中,外国人成了攻击目标,暴徒截停外国人的车,把人拖出来拳打脚踢。

不幸的是在当天下午1时许,瑞士驻香港领事馆的副领事兼参赞恩斯特,英文Fritz Ernst,及其夫人,搭乘出租车,通过香港大埔道及青山道交汇处,在这里,被暴动人群把出租车推翻,并纵火将出租车烧掉。

这起事件造成瑞典驻香港领事馆副领事夫人死亡,副领事本人重伤。

警方当场拘捕7名参与这起事件的抗议群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