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古今研究:珍珠、珍珠母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1-10-20

中药古今研究:珍珠、珍珠母

2021-10-19 23:08·药王追随者
中药古今研究:珍珠、珍珠母

一、典籍摘要

(一)珍珠:

1.《本草纲目》:“珍珠入厥阴肝经,故能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疔毒,主难产,下死胎胞衣。”

2.《本草衍义》:“小儿惊热药中多用。”

3.《冯氏锦囊秘录》:“ 珍珠,镇心神,凉肝热,手足皮肤逆胪,小儿风热惊痫,绵裹塞耳聋,敷面令润泽,堕痰止渴,去翳明目,生肌收口。”

4.《雷公炮制药性解》:“味无考,性寒无毒,入心经。主手足皮肤逆胪,镇心润颜,止渴坠痰,点目去膜,塞耳除聋,催生下死胎,又主小儿惊热风癫。”

5.《本草新编》:“真珠,气寒,无毒。镇心神,润颜色。点目去膜,塞耳治聋,治小儿惊痫,尤堪止渴,亦能坠痰。然内治绝少,存之以为外治之需。真珠,生肌最良,疮毒中必用之药。然内毒未净,遽用真珠以生肌,转难收口。”

6.《本草备要》:“甘、咸,性寒。镇心安魂,坠痰拔毒,收口生肌。治惊热痘疗,下死胎胞衣,涂面好颜色,点目去翳膜,绵裹塞耳治聋。”

7.《本草利害》 :“ 甘咸寒,水精所蕴,入心肝二经,镇心安魂,坠痰明目,治聋、惊、热、痘、疔,下死胎胞衣,拔毒收口生肌。”

8.《得配本草》:“咸,寒。入足厥阴经。安心定志,聪耳明目。疗遗精,解痘毒。”

9.《本草乘雅半偈》:“甘温,无毒。主镇心,安魂魄,去肤翳障膜,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涂手足,去皮肤逆胪。”

10.《本草从新》:“入心肝二经,镇心安魂,坠痰拔毒,收口生肌。治惊热痘疔,下死胎胞衣,点目去翳膜,绵裹塞耳治聋。”

11.《本草分经》:“甘咸寒,入心肝二经,镇心安魂,泻热坠痰,拔毒生肌。”

12.《本经逢原》:“珍珠入手足厥阴二经,故能安魂定神,明目退翳。解痘疔毒及痘疮入眼,治耳暴聋,出水研细末吹之,待其干脱自愈。”

13.《药性切用》:“甘咸性寒,水精所结;入心经而镇心清热,安神定惊。人乳磨汁,点目去翳。”

中药古今研究:珍珠、珍珠母

14.《玉楸药解》:“真珠凉肺清肝,磨瞖障,去惊悸,除遗精白浊,下死胎胞衣,涂面益色,敷疔拔毒,止渴除烦,滑胎催生。”

15.《顾松园医镜》:“安魂定悸,除热解毒。眼科用以点目退翳,外科用以收口生肌。”

(二)珍珠母

1.《饮片新参》:'平肝潜阳,安神魂,定惊痫,消热痞眼翳。'

2.《吉林中草药》:'止血。治吐血,衄血,崩漏。'

3.《中药大辞典》平肝,潜阳,定惊,止血。治头眩,耳鸣,心悸,失眠,癫狂,惊痫,吐血,衄血,妇女血崩。

4.《中国医学大辞典》:'滋肝阴,清肝火。治癫狂惊痫,头眩,耳鸣,心跳,胸腹腆胀,妇女血热,血崩,小儿惊搐发痉。'

5.《中华本草》:“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清肝明目。主头痛眩晕;心悸失眠;癫狂惊痫;肝热目赤;翳膜遮睛。”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碳酸钙,还含铜、铁、锌等微量元素。

2.作用:本品对抗实验性白内障,四氯化碳引起的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镇静及抗惊厥作用。

中药古今研究:珍珠、珍珠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