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哥闲话|人生二十四

 二哥闲话 2021-10-20

还好有这么一个空闲,得以在这个关头留下一些所思所想。标题没有深思熟虑,一带上耳机,打开word就涌现了这五个字“人生二十四”。

二十四,是没有想过的年纪,想的更多的是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四是一个什么概念,我没有办法给它做一个定位,是应该处于焦虑中还是处于对未来的忧心中还是怎样?似乎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我也会遇到一些人,相谈甚欢后问及年龄时难免发出“原来才24岁,一点都不像”。大笑一声,打趣道“主要是人长得比较着急,和嫩不沾边。”不过在第一次去青青晚餐的时候,同桌的S同学在厨房给我说“你好嫩。”大惊失色之下,问道“缘何出此语?这倒是第一次有人说我嫩。”S同学抿着嘴笑着说,“我看你在餐桌上咋个不说话呢?太嫩了。”我笑了笑,回答道“第一次来,哈哈哈,没吃饱不敢说话”。当夜的晚餐,报备六人用餐,实际到场十一人,连饭也没有吃上,用餐结束后,作为新人自然溜进厨房和S同学聊着天看着其洗完了所有的碗具(主要是厨房空间过于狭小)。聊天的过程中知晓S同学目前就读于R大学,西北大学历史学专业保送至R大学清史研究院,大学期间考取导游证带过一段时间的旅游团。和S同学离开青青后,去T大附近的公交车站等车,未果,便由T大一直步行回R大,我再回到中青院。到了中青院后,给S同学发消息说已到,S同学回复到今天很开心,下次再约。于是上周六,由于青青缺乏领队,S同学便问我去否,我说去。青青负责路线的小伙伴微信我说这次出队给我正式领队的工资,我说好。周六便带了一天的团队去房山,晚上回来后青青用餐,似乎当天晚上在做一个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事情,问及我对青青领队的意见和建议时,简单地说了一些我的看法,算是在青青地第一次正式发言。进入青青,大概是本命年做的第一个与融入北京相关的决定。所以,人生二十四,依然要认识不同的人,看不同的风景,了解不同的生活。

我也会遇到一些人,听他们说一些过去的事,趁着酒劲,对这个世界的生死有更进一步地认识。大抵上我们每天会接受到各种信息,我们能关注到的总是零零种种,不是特别完全。于是有了人际之间的交流,多了一份对信息获取的来源。这些信息也许待到我们知道的时候,已经时过境迁,不再具有时效性,但往往很多过往的信息和事项第一次听到时,也会随之发出一声叹息声。我们关注的很多人,其实在别人的人生里,我们都是过客。所以常常有人因为某些事情找到我的时候,提起的第一句话总是:**,还记得我吗?其实那些出现在我人生二十四年里的人,凡是有过一到两次交流的,你们总是在我记忆的深处,我都能记得。不过往往人生总是有人来了又走,再见时已是另外一番景象。周一夜,和海慧夜奔昌平,与到京出差的Y老师闲谈一些过往事项,犹如听有声小说一样,既跌宕起伏,又令人心怡。而古人留下“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谚语,现在想来是有那么一丝丝的韵味,但“事在人为,人定胜天”的说法我却深信不疑。真诚地祝愿现在正在和病魔抗战的W同学,能够和病魔抗战到底,战胜它,今年九月桂花飘香时能在北京继续完成学业,我知道她一定是这样想的。所以,人生二十四,珍惜身边人,做好身边事,留住那些美好的时光。

我也会遇到一些人,听他们说处于对未来阶段的迷茫和不安,以至于不断地产生焦虑的想法。昨天和一位即将到校就读的四川老乡交流,她说到自己身上压力很大,我问道多大年龄呢?她说23,七月份满24。我们往往对未知的东西充满了恐惧、迷茫与不安,原因在于没有经历过,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且听不进去其他人对这个观念的更正。即使是年龄再大的人来和你谈,23岁不要着急,不要迷茫,不要不安,你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你依然会听不进去,尽管对方比你的年龄大出不止两倍,你的内心深处总是有着一种声音,那是别人的人生,和我是不一样的。所以,很多时候人们产生迷茫和不安的时候,总是对未来充满了幻想,是美好的幻想,但却不会践行,如此往复最后产生了焦虑的心理。古人说“三十而立”,三十便成了大多数心中所谓的一道坎,总认为三十如果立不起来就不能再立了,一辈子就这样结束了。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秉持着类似的看法,三十岁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不过是未来五到六年的事情,而这五到六年如果都根植于一件事,也会大有所获。但我们总是太着急了,产生了非常多的焦虑,于是一些人开始频繁地跳槽,开始因为不满意一项工作而迟到、早退,也会因为没有给自己明确的定位,给自己施加家庭责任的压力。古人讲的“三十而立”,与当时的时代有着莫大的关系。放到现在,人均寿命达到七十多,更多的人也逐渐再迈向百岁,中国未来社会的人口年龄达到百岁的不占少数,所以三十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你大概还有七十年的时间去体验和感受生活,那为何不在二十多岁的时候继续保持学习,想好自己以后想做的事,坚持下去呢?世界上大多数事情坚持下去总是会有好的收获的。所以,二十岁到三十岁这个阶段,不断地选择,不断地试错,社会会在这个阶段给予你一定的宽容与包容的。虽然选择和试错这个说法是在昨晚刘勇教授的讲座快结束时,一位来团校参训的毕业大概7年的团干部的简短发言后刘勇教授的回复,但确实我也曾在过去几年在不同的场合和一些同学聊到过,自己也在不断做的。我们不要去想结果,世界如此多姿多彩,多经历一些总是好的。所以,人生二十四,还是要做选择,试错,再专注地选择一个自己未来的方向作为终身目标,也要往自己的人生理想靠近。

我也会遇到一些人,他们会告诉你世界从不是单一的,在你看不到和接触不到的世界里,总会有另外一番场景。青青的第一次团,团上有四个台湾到R大做为期三个月的交流的大三大四学生。这是我在现实生活里第一次接触到来自台湾的同学,他们和我们一样,年轻朝气,有一定的想法。来到祖国大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已经自费去过祖国的很多地方,最近几天在浙江杭州,他们想去祖国的最西部地区西藏和新疆看看,但由于台胞证目前不能前往,也就只好作罢。我曾小心翼翼地问过他们目前是多少年?他们统一而整齐、大声地回复到中华民国107年,我问他们上历史课吗?他们说上的。由于话题比较敏感,我便没有继续问下去。之后的一天夜里,广耀带回了一个人,第一眼看见时我以为是新疆人,因为中文说的很好,发型和脸型是有些许像。后来听他们用英语交流了一下,才了解到是巴基斯坦到中国留学的留学生,他的英语虽然说的也不是很好,但我们竟然无一人能够很流畅地与之交流。虽然我们很多时候都在说要好好学习英语,能够和讲英语的人做一些交流,事实上真正地出现一个外国人在你面前时,确实是无语凝噎。恰好有想到三月初的时候一次签售会,作者来自英国伦敦,大约七十多岁,鼓起勇气上去和人家交流,问人家几个问题,话到嘴边时却发现竟然无法用熟悉的单词表述,在借助主持人的翻译下才完成了对问题的交流。而参加签售会的大部分人,均能以一口流利的英语与之交流问答。这都是我在二十四岁前从未想过的事,一是和台湾同胞有一个接触,二是与巴基斯坦人接触,三是与英国教授做一个蹩脚的交流。即使中青院旁边就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也未曾想过去到学校里面认识一些外国友人,实际上也是因为不敢张口说。在喜马拉雅上买了一个在英国留学的小姐姐的资料,主要是音频加文字,买来后大概听过一段时间,觉得挺好的,但并没有深入。时不时会看到这个小姐姐参加各种涉及到同声互译的会议,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学习和应用上其实应该要有更多的想法才对。而说道英语,也让我想到16级的G同学,大学期间通过自己主动学习英语,口语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真好。所以,人生二十四,还是要会一门除中文以外的语言,即使说得很蹩脚,也要好好学习,试着去改变一些固定的思维,对世界的认知和语言环境的认识要有更多的提高,将焦距可以稍微拉长一些,不拘泥于一隅。

我也在做一些事,是希望给迷茫和不安的人一些慰藉。人的一生有好多个阶段,谁也说不清,但成长的阶段似乎就那么几个,而现在所接触到的一些人大多数是迷茫与不安的,但却是最容易成长的一个阶段。这个世界上有好多东西可以被称之为传承,我也想把这件事作为一种传承。迷茫与不安总是一种状态,对未来的憧憬与恐惧并行的状态。虽然每天的任务很重,但有人找到我问一些问题,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其他方面的问题,我总是在看见后立即回复,不帮助其做决定,而是通过一些方式方法引起对方的思考,由自己思索得出解决方式,这样才会得到更快地成长。成长一词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成年人来讲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实际上二十多岁的人确实成长地最快的。在这个阶段,很多人要经历大学就业、考研的选择,如果就业往什么方向,去哪里,怎么和父母沟通;如果考研,选什么学校、专业,如何准备复习,合理安排时间。而不管选择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能力会得到成长。一是沟通和理解的能力。就业、考研是摆在二十多岁的成年人面前的两座大山,不管是选择了哪一个,都涉及到信息的收集和与人沟通的问题,如果能够做得很好,能够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并理解到自己或别人对于某项事情的不容易,同理心也便建立了,人不会显得那么浮躁;二是时间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座大山,都会面临安排时间和在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需要解决问题的事项。因此,这两个能力可以说是在二十多岁必须形成和逐渐完善的重要法宝,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遇事不抱怨,第一反应如何能够有效、快速地解决问题。马克思有段话的大意是,认识世界就要改造世界。我们不求大,只求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先认识自己,再改造自己,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在改造自己的过程中改造世界,何乐而不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总是随着时间和经历一步步深入的,进而达到对自己认知的提升。要保持学习,多读书,读传记最好。读传记可以加快人的成熟,丰富人生阅历,领悟人生真题。只读书也还不够,还要特别注意思考,思考是读书的深化。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把死知识变为自己所用的活知识,把纯粹的知识转换为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都需要经过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

我也在做一些事,是在深思熟虑后做出的一些选择。不管是在新东方在线做考研课程咨询还是后面到海文做专业课辅导,再到自己低价做一些考研书籍的售卖,都是在做了一些思索和考证后才进入的。对一个事物的评判,一个是要客观看待他的坏处,一个是要客观评价他的好处。以前想做的是教育和学工领域,所以做了很多与教育类相关的工作,比如教资培训、会计培训、自考、二建、九大员培训等,而要从不了解的过程到了解是会经历一个较长的阶段的。每一个行业或者说每一个不同的工种,都不太一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行规或行业准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一旦带着功利心去做人就会变得特别势利,而一旦势利,人心就变了。所以我做很多事情,不喜欢用功利去作为参照点。人是需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的,世界上有很多虚假宣传,但往往是虚假宣传更容易受到顾客的喜欢,原因在于虚假宣传的那些东西往往是消费者内心中最需要和最想满足的地方。当我们去选择做一个事情的时候,从来应该考虑的是这件事做了之后可以给需要的人带来什么,而不要思索这件事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永远记住一句话:心底无私天地宽。

我也在做一些事,是希望能够对二十六岁的自己做好一个铺垫。二十六岁很近了,近到从19号开始就只剩下730天左右的时间。20岁转向21岁的时候,我写下如果没有继续学习,毕业后从北往南给自己两年左右的时间,去经历不同的事情,感受不同的风俗民情,过不曾想过的生活或工作;如果继续学习,差不多到26岁的时候需要再做一个抉择,我记得当时写下的抉择是考公,内心虽有一些想法,但未形成一个特别值得留在书面上的想法。大概26岁以后的想法,到现在依旧处于一个构思的阶段。而19岁的一次部门会议上,竟然能说道:现在的你是昨天的你创造的,明天的你是今天的你创造的,因果有序,所以不要浪费今天的时间去抱怨,等到明天来临时你又去抱怨今天没有做好,如此往复形成死循环,一辈子也就处于后悔、自责之中。那样的生活大概是所有人都不想要的吧。而现在所做的事,就是要慢慢地往未来的一个方向去靠,不管是对于家庭、爱人,还是未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慢慢地沉下去。当然,我也非常感谢一路走来认识、支持和默默关注的人。尤其是杨慧敏同学,是一个磨练心性的不二人选,要好好的呢,时间会过得越来越快的。

人生二十四时,对于世界、社会、人的认识基本上定型了,而此之后,更多的就是深化认识。我想到3月去北京植物园团建时,在去往梁启超先生墓时,研究生同学黄雪梅同学举到的他两位老师的例子,一位老师三十多岁,一位老师四十多岁,年龄相差近十岁。三十多岁的老师对很多事情有着自己的情绪表达,四十多岁的老师更多的是赞美和夸奖。几年后,三十多岁的老师迈入人生四十的关头,各方面体会和了解应该是更深入,他也像之前那个四十多岁的老师一样,多为溢美之词。你看,人生四十时又会多一些经历和见解,也会多一些新的认识,有新的感悟和体会。所以,慢慢地去领会和感悟,人生还长着呢。莫急。

人生二十四,求同存异、学以致用、家国情怀。

                                     二零一九年四月十八日十二时十九分

                                          于国家图书馆团中央分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