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的认知与命运的改变(续)

 蜀山正义 2021-10-20

​(接前) 她给我讲了生命缘起,路在何方?她说:宇宙很大,大到空容一切;众生很小,小如颗粒尘埃。因空有相依构成了世界,所以说虚空(意识)是个大宇宙,众生(包括人类自身)是个小宇宙。宇宙是众生意识的呈现,意识是宇宙的幻化。所以,就有了“世界因你而存在”,也因你的存在显得有意义。

       在人类世界的历史长河中,迄今为止,能代表人类智慧巅峰的人以及能留给后世赏析的典籍,虽然很多,比如东方文化典籍中的“四书”、“五经”,西方文化典籍中的《圣经》、《资本论》等等。但在世界的东方,至少有三位圣贤智者给全世界留下了三部继世经典书籍。这三部继世经典书籍的创始人分别是老子(李聃)、孔子(孔丘)和佛陀(释迦牟尼)。他们分别是道家、儒家、佛家的创始人,其代表作分别是《道德经》、《论语》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等等,不一一列述。

        据史料记载,这三个人出生于同一世纪的同一时代。释迦佛祖生于公元前623年,老子生于公元前571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也就是说佛祖比老子大52岁,老子比孔子大20岁,西方的卡尔·马克思也生于那个世纪。我们至今无从知道当时地球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让东方和西方最有智慧的人同时降生于世。而这几个圣贤智者留给后世的经典都不长,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论道立教!其中,《道德经》共5007字、《论语》15900字、《金刚经》5018字。现在,我们每天上网玩手机刷朋友圈,看个小说等等阅读字数都不止这2万多字,但是却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好好品读这些经典书籍。

        她接着继续讲:我们现代人一定要知道这三部经典书籍背后的传奇故事,可以说它们基本代表了人类智慧的巅峰。人类至今的智慧和科学技术的探索发现都没有超越这三部经典书籍中涉及的内容,后人最多只是对这些经典中的某些内容进行了诠释和注解。可以这样讲,读懂了这三部经典书籍,并且可以从中看透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搞懂了宇宙世界的秘密。然后,我们再去学习研究其他东西,就非常简单明了了。

       接下来,她给我讲了这三位圣贤智者及其经典著作背后的精彩故事:

        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说老子原名叫李聃,是道教的创始人,比孔子早出世20年,因有《道德经》而闻名古今中外。资料上说孔子姓孔名丘,在家排行第二,所以后人称孔子为孔老二(这应属无稽之谈)。查证古典书籍,据佛经《起世界经》讲:“佛言,我遣二圣往震旦行化。一者老子,是迦葉菩萨;二者孔子,是儒童菩萨。”又据宋朝永明寺延寿智觉禅师著的《万善同归集》中第六集讲:“老子演行门,仲尼(孔子)兴善诱。” 吾在此为何偏赞佛教?因为“诸佛教起因缘,大行广慈”;又因为老子绝圣弃智,固守一执,以清虚淡泊为主,以务善嫉恶为教,报应在一生之内,保持唯一身之命。此并寰中之近唱,非象外之遐谈,义乘兼济之道,而无惠利也。孔子仲尼则强调行忠立孝,阐德垂仁,唯敷世善,未能忘言神解。所以称圣人而非大觉也。难道是因孔子仲尼答季路时说“生与人事,汝尚未知,死与鬼神,余焉能事”。因此,认为老子创立的道教与孔子创立的儒教,并没有超凡脱俗,也未能洞悉法界(宇宙世间)之玄宗,并掌握运用于自在安然也。

       而今,为什么大众认为佛道是无上甚深之正等正觉之道,且众哲人都尊崇呢?皆因儒道二教,既尽钦风,多有毁谤不信者,只因儒、道先宗皆是菩萨,示劣扬化同赞佛乘。老子曾说“吾师号佛,觉一切民也。”因此,才有“孔老二”之说。 其实,“孔老二”由来已久,只是未得宣扬罢了。孔老设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诸佛立教,诸天奉行,不敢违佛。以此之言,实非对比,只是直言曲说而已。又据资料记载,认为佛教是在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佛教是否定宿命论的,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佛教认为,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空"。佛教既反对杀生,也反对自杀,更倡导护生。“世界末日”的传言,没有任何佛教经典依据,佛教是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的宗教,佛教徒不应该轻易相信和传播世界末日的说法。佛教宣称每天都是好日子。

      道家的理论主张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最专业,最完整的哲学著作,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老子用唯物、辩证的观点解释整个宇宙。他认为,宇宙是由道形成的。老子对宇宙的认识,与佛祖释迦牟尼有相同的观点。他们都认为宇宙境界实质是虚空的。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包括孝(义)、诚(信)、弟(悌)、智(知)、忠、礼、勇、恕、廉、温、恭、宽、良、耻、让、敏、惠等项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道家和儒家的关系比较复杂,它们之间有互相学习的一面,也有互相对立的一面。

        让我们分别从三家的理论来剖析生命的本质和命运是如何转变的吧!

第一,《论语》究竟讲了些什么?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载下来的课堂笔记,很多都是孔子和弟子的对话。古人很喜欢在对话聊天中碰撞智慧,比如比孔子小100岁的比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70年)也喜欢用这种形式布道讲学,他的学生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比他小43岁,就把跟苏格拉底的对话整理成了《对话录》,成为又一个经典。《论语》这本书的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所谓“仁义礼智信”,就是构建人类社会的秩序。孔子给社会制定出一套秩序规则,想让这个社会可以安定有秩序的一直运转下去。比如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意思是:老婆要听老公的,儿子要听父亲的,大臣要听皇上的。谁要听谁的,谁要对谁负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古代的统治者特别喜欢用儒家思想来管理国家。因为这样一来社会就可以一直有秩序的运转下去了,管理成本特别低。物理学有个概念叫“熵”,熵代表了一个系统混乱程度的数值,系统越无序,熵就越大;系统越有序,熵就越小。同样的逻辑,社会的“熵”就代表社会里个体行为的混乱的程度。熵越小,意味着大家的行为越有序。所以,《论语》就是为了降低社会的熵值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严格按照《论语》里的思想去做,社会的熵值是很小的。《论语》里是没有大道理的,它只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是要谦虚好学,当大家在一起,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的。比如说“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都是我们的日常行为法则。《论语》倡导仁义礼智信,让我们自律,并且乐善好施,非常具有正能量,这就是《论语》的价值。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制定了社会运转的秩序,那么这一套秩序背后的支撑是什么?孔子一天到晚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爱因斯坦说:这个层次的问题,很难靠这个层次的思考来解决。也就是说:答案永远比问题高一个维度。这一个维度的问题,要到上一个维度里才能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升维思考。所以,孔子为了更好的制定这套秩序,就需要探求更高维度的智慧。于是一个传说就诞生了:孔子问道。老子比孔子大20岁,老子在那个时代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孔子要想进一步打开自己的认知,也只有去求教老子了。当时孔子在山东曲阜,老子在安徽,相隔上千里,孔子不远千里找到老子,跟老子在一起待了三天三夜,彻夜促膝长谈,回去以后孔子的弟子问孔子:“老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可见孔子对老子的敬仰之情,孔子为何见了老子后如此感慨和受益呢?于是,孔子帮助当时的统治阶级规划设计了一套社会秩序的方案,这套秩序方案背后的支撑就是“道”,这个“道”就是老子传授给他的道。孔子后来还说了一句话:“朝闻道,夕可死矣”。意思是:“如果我早上得“道”了,晚上让我死都可以。”这是孔子对真理的追求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

        接下来,这就引出下一本经典书籍《道德经》了!

      《道德经》,全书的核心思想就是:道,变化无常;德,厚能载物。什么是“道”呢?《易经》说:“一阴一阳谓之道“。来看一下太极阴阳图:阳是事物的外表,阴是事物的本质。如果我们能抓住事物的表象和本质,同时又能找到这两大矛盾的对立和平衡关系,就很容易将别人和事情掌控住,这就叫“得道”了。那什么是“无道”呢?生硬的两个阳或者两个阴在一起,就是不符合“道”。比如,你跟人沟通的时候,只站在你的立场说自己的道理,这叫自顾自说或自圆其说;在社交的时候,拼命证明自己多么优秀,只能引起别人的戒备……这就没有了阴和阳的对立和统一,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这就不符合“道”了。真正的大智慧者,其行为都是符合”道“的:他们善于用对方的语言讲述自己的道理;他们善于用对方的逻辑佐证自己的观点;他们善于让对方觉得他占了自己的便宜;他们善于用对方需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念。而自以为是的人,总是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道理,用自己的逻辑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甚至喜欢用自己的方式爱别人,这不叫爱,这叫“强加”。比如,现实世界中的很多人间悲剧就是这么产生的。人生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得道”。中国人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参透了“道”背后的智慧:比如我们经常说做人要“居安思危”,也要“居危思安”,意思是:当你安全的时候,你要明白这安全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永恒的,要主动去思考危险的地方在哪里?同样的道理,当你危险的时候,也要明白这危险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永恒的,要主动去思考危险背后的机会在哪里?这就是《道德经》所说的“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福祸”的精髓所在。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处于阴与阳的不断转化中,所谓”否极泰来,苦尽甘来“都是这个”道“理。人一旦“得道”,就像“开悟”一样。你的思维将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了。无论事物怎么变化,你总能看到不变的核心,从而抓住精髓和要领。

        你若无法理解认知到这些,可以再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什么是道。在世界历史上,除了老子把中国社会规律研究得很透彻之外,还有一个人研究得也很透彻,也在这个层面的,是鬼谷子。按照“道”的逻辑,任何一个东西都有“表”与“里”两大结构的对立和统一,社会也是这样的,它有两套秩序在维持运转秩序,第一套秩序是“表现”,就是孔子发现的;第二套秩序是“内在”,有一个人发现了这套秩序,它的名字叫“鬼谷子”,跟孔子是同一个时期的人物。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人物之一,他的地位与孔子和老子并列,被誉为“谋圣”,其代表作《鬼谷子》被誉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里面全是阴谋诡计,利弊和制衡。他隐于世外,将天下置于棋局,弟子出将入相,左右列国存亡,推动着中国历史的走向。孔子发现这套的规律,只能说不能干,鬼谷子发现的这套规律,只能干不能说。如果我们只研究孔子,就太表面。如果我们只研究鬼谷子,就太阴了。它俩必须结合起来,才符合“道”,才能看到社会的真相和本质。那么,为什么孔子在社会上的地位那么高呢?而鬼谷子只能在民间的传说里才能看到,因为孔子这套思想被当时的统治阶级供奉起来了,人人都挂在嘴上说却不干,而鬼谷子研究出的这套东西,人人都在干却不愿说出口来。所以,孔子是人们明摆着供奉,而鬼谷子只能在私下里去学究。到了这里,我们就可能会明白一个道理:有些事情是只能干不能说,还有一些事情是只能说不能干的。为什么有些人嘴上一套心里一套的,却在社会上非常混得开呢?因为嘴上一套是阳,心里一套是阴,一阴一阳,就符合“道”了。而如果一个人嘴上说的跟心里想的是一致的,这种人的行为就不符合“道”了,所以就会被世俗规则所淘汰。孔子和鬼谷子都有自己的徒弟,在孔子的3000多个徒弟里,有72个是贤人。鬼谷子的徒弟没那么多,却个个都是经天纬地之才,比如庞涓、孙膑、苏秦、张仪等这些人。当世俗之人把握住“道”之后,就可以去探求宇宙世间的真相了,这就是佛教经典《金刚经》中探讨的东西!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部经讲明宇宙世间的真相。《金刚经》是佛祖释迦牟尼跟须菩提尊者的对话。一开始,佛祖问须菩提:恒河里的沙子多不多?须菩提说:当然多啊!佛祖又问:如果有人散尽家财,像恒河里沙子这样多的财富,去做慈善,这算不算一种功德呀?须菩提说:这当然是莫大的功德了!佛祖说:有一种功德比这个更大,那就是把《金刚经》里的最核心的四句话理解之后,再讲给世人听,让他们不要在执迷不悟了,这才是莫大的功德呀!如果有这样的人,那么世界上所有的寺庙都应该供奉他!

        下面我们来仔细学研一下为什么金刚经中的其中四句话,为何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和功德呢?

第一句:“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非菩萨。”这句话的意思是佛祖说:如果你看到的菩萨,他长的像我这样的人,或者你这样的人,或者像路人甲乙丙这样的人,再或者像一个长寿的人,那他都不是菩萨。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拜的那个菩萨,他拥有像人一般的样貌,那都不是菩萨。菩萨根本就没有“人相”,也没有我相、众生相和寿者相。现在想一下,我们在寺庙里看到的佛祖和菩萨,都是留着古代人的发型,穿着古代人的衣服,用的都是古代的文字。佛祖为什么那么偏心,不穿现代人的衣服,留现代人的发型,说汉语或别的其他语言呢?所以,我们在寺庙里看到的佛像,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佛。那只是一个相而已。

第二句:“凡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意思是讲:凡是看见我就拜我的人,或者听到我的声音就来求我的人,都是执迷于佛的表相,这是行邪道,永远都见不到如来。现在,很多人遇到寺庙就烧香,遇到菩萨就作揖。他们认为给菩萨烧一炷香,菩萨可以保佑自己,这是非常荒谬的认知,简直就是歪门邪道。如果内心有如来,那么你随时可以见到他,你们就像熟悉的朋友,经常拜来拜去反而会尴尬。相反,如果你内心没有如来,即使你天天拜他也没有用。其实,很多人烧香拜佛,拜的是自己的欲望,他们是在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比如财富、名利等等。如果一个人放弃了现实中的成长,而靠烧几柱香就可以福禄双全了,那这也太容易了,大家还需要奋斗做什么?

第三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意思是:如果一个人不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能看透各种事物表象背后的本质,就相当于见到佛祖的真身了。所谓”如来“,并不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能够看穿真相和本质的能力。我们平常直接可以看到的相都是假象,一切表象都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虚设,一旦你可以穿透表象而看到真相,那么如来就在你心中了,你就彻悟了!世俗人之所以看不到真相,也是因为真相往往都是复杂又残忍的,一个人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即便你把真相和价值呈现在他面前,他也接纳不了。

第四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是讲:一切能被表述出来的方法,都不是永恒的方法,就像露水和闪电一样,随时都会破灭。这句话和《道德经》开篇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德经》中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当时,老子准备要隐遁了,他就一直往西走,走到了函谷关,守门的将领叫尹喜,他忽然看到东方的天空飘着一团紫气,这是贵人要来了,赶紧做好准备迎接,一会老子就老子骑着牛走过来了,有个成语叫:紫气东来。讲的就是这个故事。尹喜看到老子想出关,就说:“你那么有智慧的人,怎么能这样就离开呢?怎么也得把你的人生智慧给我好好讲一下,我才能放你走。”老子开始没有答应,因为他明白是智慧不能说的,智慧只能自己悟,一旦讲出来就不是智慧了。但是,尹喜说“不行,你必须得讲,如果你不讲,我有权利不放你出去。”老子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给他讲了,这就是《道德经》开篇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就是:凡是能被表达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道理,都有不成立的时候。这句话的内涵,等同于跟《金刚经》里的这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应作如是观”的意思是,我们不要被“相”束缚,而是应该领会它的本质。不着相,不住相,才能见如来。在《金刚经》末尾,也就是佛祖和须菩提的对话即将结束的时候,佛祖问须菩提:我对你说什么了吗?须菩提说:不不不,你什么都没说。佛祖笑了笑说:那说明你懂了。而这个时候,如果须菩提拿着记满笔记的本子告诉佛祖,你说的我都记在上面了,那说明它根本没有真正理解佛祖的这四句话,因为它着相了。《金刚经》最后的这个结尾非常精彩,这也是此书为何如此高超,不可超越的原因之一。忘记一切表相,只去参它的本质,才能真正读懂这部经四。这就是《金刚经》里的那四句话。读完这四句话是不是有一种开悟的感觉?这就是这四句话的价值,它可以帮我们开悟。

        至此,你可能想通了一件事,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开悟”。无论是孔孟、佛祖、庄子,还是瑜伽、上帝等等,他们存在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引导我们进入开悟的状态,去实证生命的意义所在。

        我们对于生命的认知与命运的改变,除了靠自己,也只有从经典和师承那里去学习实践了。《论语》,是我们日常行为的规范,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全部做了规定,家有家法,公司有规章制度,国家法律法规,我们的行为都要在允许的范围内展开;《道德经》,可教会我们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它所阐述的规律能够击穿所有行业,爱情、商业、教育、人生、成长等等都在其中,若能找到规律,看透趋势,就能在人生中游刃有余了;《金刚经》,教会我们看到万事万物的真相,看到真相,同时又不要被“相”所束缚,放下我执,放下执念,就能随缘应变得自在了。其实,《论语》是讲秩序的,《道德经》是讲规律的,《金刚经》是讲真相的,这就是这三本经典书籍留给后世的伟大之处。我们所处的一切,学习钻研思考的所有问题,都被囊括其中,当我们深刻认知理解了生命的原理和命运的本质之后,再从这些经典书籍中汲取有益的智慧,再来看现在的世界,看身边的人和事,就可以从低维看到高维,从高维看到低维,就能一目了然,洞若观火了。(2021年10月于成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