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尔滨文庙,“单挑”万国建筑

 木山远行 2021-10-20

在哈尔滨东大直街附近,有一座建筑与这座城市恍惚欧洲的整体氛围显得格格不入,也是它把假装在俄罗斯、在巴黎的少男少女们拉回现实,这里是中国哈尔滨。这座建筑就是哈尔滨文庙,外地游客罕至的地方,但它值得抽出时间来逛一逛。

哈文庙非常年轻(但依旧属于文物,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建于民国十五年至十八年(1926-1929),是中国礼教最后一座纪念碑。不过彼时科举制早废除了,为什么还要建文庙呢?是为了固本正源。当时哈尔滨的外国建筑比现在看到的还要多,东北特别行政区政府为了制衡而建此庙,哈尔滨的根必须还是中国文化。



【不容错过】

比较完整的文庙规制,由外而内,依次是泮池、泮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等。这座文庙没有正门,被万仞宫墙取代,这是因为按传统必须由状元祭祀孔子后才能修建正门,但那时早没有状元了,所以就把门省了。这也是哈尔滨文庙与众不同的地方之一。

大成殿为庙内最大建筑,重檐庑殿顶,面阔十一间,和故宫太和殿一样,规格极高(放在清朝,大概不敢这么建)。殿宇虽引入钢筋混凝土等新型材料和技术,外观却与传统孔庙无二,体现了民国建筑的折衷性。


《哈尔滨文庙碑记》由张学良撰写,过金声门右手边即是。碑文写到“中华为至圣祖国,哈埠又为华裔错处之区”,感慨决不能忘本,建文庙势在必行。设置文庙的初衷和将军所书所写,于如今当下,应该也有所启迪吧!

文庙现为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在配殿内展示省内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宗教和生活。可以了解神秘的鄂温克、鄂伦春和赫哲族,鱼皮制品、萨满祭器等颇有看头。

中高考前,当地学子会来此祈福,独占鳌头、挂龙灯,还挺热闹的。

作为哈尔滨少有的古色古香的地方,如果你想拍经典的红墙黄瓦,我认为最好机位在入口南侧那条小径上,可以拍到红墙黄瓦绿琉璃。



【TIPS】
公交。6路到哈工程大学站,往东进入哈尔滨工程大学大门,沿文庙街步行10分钟就到。
地铁。1号线到工程大学站,从3号口出来。
门票。免费,公众号“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进行预约。
开放时间。9:00-16:00
讲解。散客每天定点讲解,上午10:30,下午2:30。


- The End -

版权声明©:照片均为个人拍摄、制作(除标注作者外),版权归木山远行所有。转发请联系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