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关太极拳:在陈长兴、陈清平之前,陈沟拳与赵堡拳是什么样的?

 至简的精品仓房 2021-10-20
  • 太极拳发源发祥,河北.河南......

当代太极拳,发祥于河北邯郸广府,缘于《王宗岳太极拳论》,

兴盛于京城,启始于杨露禅、武禹襄,

“拳招”传自赵堡、陈沟,部分摘自“戚家拳”,

发源待考。


众所周知,当代太极拳的问世,是在1852年之后,杨露禅与武禹襄共同参照《王宗岳太极拳论》,融合所学拳术,改双重为单重,创编出了划时代的“太极拳”。

对于当代太极拳,陈沟陈长兴、赵堡陈清平起了很大的作用-----杨露禅“学拳术于陈沟陈长兴,得拳理于赵堡陈清平”;武禹襄从学陈清平,还有人说陈清平私授《王宗岳太极拳论》给武禹襄。

  • 河南赵堡陈清平.陈沟陈长兴 -- 河北邯郸广府杨露禅.武禹襄

那么,陈沟陈长兴、赵堡陈清平 传授了什么拳?有没有古传原始太极拳的痕迹?

古传太极拳有吗?

(1)陈长兴传授杨露禅的拳术

这套拳,是杨家在早期所传拳术之一:杨氏太极拳南关老架128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南关老架128式:杨露禅于清朝居住在河北永年广府城南关,人们把他和长子杨凤侯、仲子杨班侯练的拳称作"南关老拳"。

[第一节]

1,起势(无极、阴阳、左右、动静、前后、开合;荷叶承露,有倾即泻)

2,狮子滚球 3,分崩华山 4,白蛇吐信 5,和风戏柳 6,进步揽雀尾 7,右搂膝 8,沙掌击裆

9,闪通臂式 10,鹰爪钓鱼 11,单鞭 12,提手上式 13,白鹤凉翅 14,蛇盘缠膝 15,右搂膝

16,手抱琵琶 17,连环穿掌 18,龙行步 19,进步搬拦拳 20,金童参佛

[第二节]21,连环穿掌 22,抱虎归山 23,揽雀尾 24,斜单鞭 25,和风戏柳 26,肘底看锤 27,倒卷肱 28,推窗望月 29,猛虎归洞 30,斜飞式 31,提手上式 32,白鹤凉翅 33,左搂膝 34,海底捞月 35,灵猿守洞 36,沙掌击裆 37,闪通臂 38,翻身顶天立地 39,上步双峰贯耳 40,大鹏展翅 41,上步揽雀尾 42,单鞭 43,拨开乌云 44,沙掌击裆45,闪通臂 46,鹞子翻身 47,分崩华山 48,沙掌击裆 49,闪通臂 50,鹞子翻身 51,分崩华山 52,高探马53,右穿心脚 54,白蛇吐信 55,左穿心脚 56,转身左蹬脚 57,左搂膝 58,右搂膝 59,刘海戏蝉 60,翻身披身拳61,进步搬拦拳 62,右蹬脚 63,沙掌击裆 64,中打虎(掌) 65,左打虎 66,中打虎 (拳)67,右打虎 68,右蹬脚 69,双龙夺珠 70,左蹬脚 71,旋风摆莲 72,和风戏柳 73,右蹬脚 74,龙船游宫 75,野马分鬃 76,进步搬拦拳 77,金童参佛

[第三节] 78,连环穿掌 79,抱虎归山 80,揽雀尾 81,斜单鞭 82,野马分鬃 83,上步揽雀尾 84,斜单鞭 85,野马分鬃 86,玉女穿梭 87,上步揽雀尾 88,分崩华山 89,卧龙下势 90,青龙飞腾 91,凤凰出巢 92,金鸡独立 93,倒卷肱 94,推窗望月 95,猛虎归洞 96,斜飞式 97,提手上式 98,白鹤凉翅 99,左搂膝柪步 100,海底捞月 101,灵猿守洞 102,沙掌击裆 103,闪通臂 104,翻身披身拳 105,搬拦拳 106,马步行功 107,上步揽雀尾 108,单鞭 109,云手旋轮 110,单鞭 111,高探马穿掌 112,翻身右蹬脚 113,进步指裆捶 114,马步行功 115,上步揽雀尾116,分崩华山 117,卧龙下势 118,七星挂灯 119,退步跨虎 120,推窗望月 121,猛虎归洞 122,旋身双摆莲 123,挽弓射虎 124,左打虎势 125,进步搬拦拳 126,金童参佛 127,反转阴阳 128,合太极式(不计重式有76式;58式)

***

《柔克斋太极传心录》“太极轻灵,如荷叶承露,有倾即泻”句,典出医著。 《濒湖脉学》云:“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漉漉如欲脱”。 《洄溪脉学》云:“滑脉应指替替然,往来之势流利圆活,如盘中走珠,如荷叶承露”。将“荷叶承露”,用以描述太极拳的“流利圆活”,何其生动!

(2)陈清平传授武禹襄的拳术

依据“老三本”:“老三本”还不能称为书,它是李亦畬先生(1832—1892)于清光绪辛巳年(1881年)中秋二十六日手书完成的三本太极拳谱,是三本手写的小册子(即“自藏本”“启轩本”“郝和本”)。一交胞弟启轩(1835-1899年),习称“启轩本”;一传弟子郝和(字为真,1849~1920年),习称“郝和本”。合而言之,史称“老三本”。 据“启轩本”油印的《廉让堂太极拳谱》和1935年4月在太原铅印出版的《李氏太极拳谱》尚有少量传世。

李亦畲在咸丰癸丑(1853年)随母舅武禹襄(1812~1880年)学习太极拳(时称“绵拳”、“粘拳”、“软拳”、“黏拳”等)。

武禹襄《十三势架》武氏太极拳拳谱“郝和本”计54势,“自藏本”55式。两本中个别拳势稍有差异或增删。

“懒扎衣、单鞭、提手上势、白鹅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上步搬揽捶('自藏本’记作'搬揽捶’)如封似闭;抱虎推山、单鞭、肘底看捶、倒撵猴、白鹅亮翅、搂膝拗步、三甬背、单鞭、纭手、高探马、左右起脚、转身踢一脚、践步打捶、翻身二起、披身、踢一脚、蹬一脚、上步搬揽捶、如封似闭;抱虎推山、斜单鞭、野马分鬃、单鞭、玉女穿梭、单鞭、纭手、下势、更鸡独立、倒撵猴、白鹅亮翅、搂膝拗步、三甬背、单鞭、纭手、高探马、十字摆连、上步指裆捶、上势懒扎衣('郝和本’无此势,见'自藏本’)、单鞭、下势(此势于'郝和本’中被涂抹)、上步七星、下步跨虎、转脚摆连、弯弓射虎、双抱捶、手挥琵琶式('自藏本’中无此势)”。

这是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太极拳”套路名称,它以三次“纭手”为界限将套路分成四节。查杨、吴、孙等诸家太极拳传统套路,其势名、顺序、编排模式与之极为相似。


  • 河南赵堡陈清平.陈沟陈长兴 -- 赵堡太极拳.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开启人---陈长兴

陈式太极拳与赵堡太极拳 是什么样?

(1)陈长兴在传授杨露禅之后,创编出传承至今的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拳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又称大架,由陈长兴创编。

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行

9、搂膝 10、上三步 11、斜行 12、搂膝 13、上三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 16、撇身拳

17、青龙出水 18、双推手 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 21、白鹤亮翅 22、斜行 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 25、六封四闭 26、单鞭 27、运手 28、高探马 29、右擦脚 30、左擦脚

31、左蹬一跟 32、上三步 33、击地捶 34、踢二起 35、护心拳 36、旋风脚 37、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 39、小擒打 40、抱头推山 42、六封四闭 42、单鞭 43、前招 44、后招

45、野马分鬃 46、六封四闭 47、单鞭 48、玉女穿梭 49、懒扎衣 50、六封四闭 51、单鞭

52、运手 53、双摆脚 54、跌岔 55、金鸡独立 56、倒卷肱 57、白鹤亮翅 58、斜行

59、闪通背 60、掩手肱拳 61、六封四闭 62、单鞭 63、运手 64、高探马 65、十字脚

66、指裆捶 67、猿猴献果 68、单鞭 69、雀地龙 70、上步七星 71、下步跨肱 72、转身摆莲

73、当头炮 74、金刚捣碓 75、收势

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拳谱,又称“炮拳”或“炮捶”:

1、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护心拳 7、斜行 8、回头金刚捣碓

9、撇身拳 10、指裆 11、斩手 12、翻花舞袖 13、掩手肱拳 14、腰拦肘 15、大肱拳小肱拳

16、玉女穿梭 17、倒骑龙 18、掩手肱拳 19、裹鞭裹鞭 20、兽头式 21、披架子 22、翻花舞袖

23、掩手肱拳  24、伏虎 25、抹眉肱 26、黄龙三搅水 27、左冲 28、右冲 29、掩手肱拳

30、扫堂腿 31、掩手肱拳 32、全炮捶 33、掩手肱拳 34、捣叉捣叉 35、左二肱右二肱

36、回头当门炮 37、窝底大捉炮 38、腰拦肘 39、顺拦肘 40、窝底炮

41、回头井栏直入 42、金刚捣碓 43、收式

***

1928年,陈照丕到北京教拳。练拳起手,叫做“金刚捣碓”。尽管也有“懒扎衣”动作,但手法、身法与吴、杨两家的“揽雀尾”、孙禄堂的懒扎衣,都无相似之处。且拳套动作名称,与吴、杨两家不同之点甚多。如“青龙出水”、“双推手”、“神仙一把抓”、“小擒打”、“前招”、“后招”、“铁叉”、“切地龙”、“当头炮”等名称,皆吴、杨二家所未有。至于“如封似闭”称“六射四闭”、“单鞭”称“丹变”、“倒撵猴”称“倒捻肱”、“扇通臂”称“闪通背”、“右起脚”称“右插”、“左起脚”称“左插”、“转身蹬脚”称“蹬一根子”、“抱虎归山”称“抱头推山”、“云手”称“运手”等动作,发音相近,但身手动作方法不相同。

***

(2)赵堡太极拳,陈清平授拳有七大弟子,因材施教,有代理架、领落架、腾挪架、忽雷架、承架,有和式、李式等。在此,列举“赵堡和式太极拳.郑伯英拳谱”为例。

赵堡太极拳.郑伯英拳谱七十二式

1.(开合)金刚三捣碓(掤捋挤按); 2.反掌揽插衣; 3.开合; 4.单鞭; 5.领落掤捋挤按上金刚;

6.白鹤亮翅; 7.搂膝斜行; 8.琵琶式,收回琵琶式; 9.搂膝跃步,搂膝斜行;

10.转身琵琶,收回琵琶; 11.搂膝跃步,搂膝高领落; 12.束手解带; 13.伏虎;

14.擒拿,进步指裆捶; 15.肘底看拳; 16.倒撵猴; 17.白鹤亮翅; 18.搂膝斜行; 19.闪铜碑;

20.大掤大捋; 21.开合; 22.单鞭; 23.云手; 24.高探马、勒马式; 25.左右拍脚;

26.转身双风贯耳,旋腿蹬根; 27.三步捶; 28.青龙探海; 29.转身二起拍脚;

30.跳换步,分门桩抱膝; 31.喜鹊蹬枝; 32.鹞子翻身; 33.右括膝左括膝; 34.研手捶;

35.迎面肘; 36.抱头推山; 37.开合; 38.单鞭; 39.前招后招; 40.勒马式; 41.野马分鬃;

42.高探马,玉女穿梭; 43.转身揽插衣; 44.开合; 45.单鞭; 46.云手; 47.跌叉,扫蹚腿;

48.左右金鸡独立; 49.双跌脚,倒撵猴; 50.白鹤亮翅; 51.搂膝斜行; 52.闪铜碑; 53.大掤大捋;

54.开合; 55.单鞭; 56.云手; 57.高探马 勒马式; 58.十字手单摆脚; 59.指裆捶;

60.金刚三捣碓(掤捋挤按); 61.反掌揽插衣; 62.扎七星下式; 63.搬拦,回头看画; 64.指裆捶;

65.掏捶上步; 66.开合; 67.单鞭; 68.扎七星下式; 69.搬拦,进步七星;

70.退步胯虎,转身双摆脚; 71.当头炮(搬弓射虎); 72.金刚三捣碓(合太极)。


  • 在陈沟陈长兴 . 赵堡陈清平之前 -- 陈沟拳.赵堡拳

那么,在陈长兴、陈清平之前,赵堡镇、陈家沟的拳是什么样?

(1)在陈长兴是之前,陈家沟拳谱是什么拳?

陈家沟陈长兴,是蒋发唯一弟子。没有留下以前的太极拳谱(有人说陈长兴授予了杨露禅、陈耕耘《太极拳论》,但少有认同)。

陈家沟陈鑫(1849年-1929年),有家传抄谱。在陈家沟早期的《文修堂》抄本内容中,有同音误用字(错字),应是他人的听课笔记,主要是炮捶的名目,有头套捶拳架、四套捶拳架、五套捶、炮捶架子十五红等,与“洪洞通背缠拳”基本一样,但,“二、三套失传”,没有“拳经总歌”,也没有'太极拳’及'十三势’、“沾绵拳”的说法。

杨露禅回到河北邯郸永年期间,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陈季牲的“抄谱”,与“洪洞通背拳”一样,没有“太极拳”及“十三势”、“沾绵拳”的说法。

(2)在陈清平(公元1795-1868)之前,赵堡传承了什么样的拳?

在赵堡《太极秘术》中,记述太极丹功口诀;当时拳谱,可从其他传人窥知一二。

赵堡太极拳始祖--蒋发

------张宗禹(1707~1791)传至喻承镛的一支

赵堡的其中一支传承:王林祯→蒋发→张楚臣→陈秋阳→张宗禹(1707~1791) →传陕西霍文毅→霍秉昌→霍金龙(陕西彬县东西安干裁缝活)→岳绍羲→→喻承镛(天津)。这支传承下来一套“赵堡太极拳108式”。

据说,喻老师的赵堡太极拳是他于上世纪60年代调新疆工作后,在同一工作系统认识了一位从陕西彬县来的岳绍羲同志。当时,喻承镛从岳绍羲所得的赵堡太极拳,并不叫“赵堡太极拳”,名为“武当真传正宗太极”,从河南赵堡传出。喻老师说他和岳绍羲的认识是在1964年他的工作从天津调到新疆伊犁之后,而1983年他又调至乌鲁木齐自治区石油公司子弟小学,从此与岳绍羲分手,再也没有任何联系。
喻承镛所传承的赵堡太极拳为108式,其中有一部分式名如“翻掌”、“铁扇一挥”、“雀地龙”、“三步捶”、“霸王敬酒”、“跌叉”、“当头炮”等,与现行赵堡太极拳的式名有所不同。

<赵堡太极拳拳谱.张宗禹传至喻承镛的“赵堡太极拳108式”>

1、起势;2、领落;3、金刚捣碓;4、翻掌;5、懒扎衣;6、为封似闭(开合);7、按式;8、单鞭;9、铁扇一挥;10、金刚捣碓;11、白鹤亮翅;12、雀地龙;13、搂膝斜行;14、手挥琵琶;15、搂膝拗步;16、十字手;17、雀地龙;18、搂膝斜行;19、手挥琵琶;20、搂膝拗步;21、十字手;22、雀地龙;23、贯耳捶:24、束手解带;25、伏虎;26、擒拿;27、指裆捶;28、肘底看捶;29、倒撵猴;30、白鹤亮翅;31、搂膝斜行;32、旋(靠);33、海底针;34、扇通臂;35、按式;36、单鞭;37、云手;38、要(跃)步探马;39、转身拍脚(右);40、转身拍脚(左);41、双峰贯耳;42、旋脚蹬跟;43、三步捶;44、青龙探海;45、黄龙翻身;46、霸王敬酒;47、二起拍脚;48、封门椿;49、喜鹊蹬枝;50、鹞子翻身;51、磕脚(右);52、磕脚(左);53、掩手肱捶;54、穿心肘(左);55、穿心肘(右);56、抱头推山;57、为封似闭(开合);58、按式;59、单鞭;60、前招;61、后招;62、勒马式;63、野马分鬃;64、右探马;65、白蛇吐信;66、玉女穿梭;67、转身懒扎衣;68、为封似闭(开合);69、按式;70、单鞭;71、云手;72、跌叉;73、扫脚;74、金鸡独立(朝天蹬);75、金鸡独立;76、双震足;77、倒撵猴;78、白鹤亮翅;79、搂膝斜行;80、旋(靠);81、海底针;82、扇通臂;83、按式;84、单鞭;85、云手;86、要(跃)步探马;87、十字手;88、单摆莲;89、指裆捶;90、金刚捣碓;91、翻掌;92、懒扎衣;93、七星下势;94、擒拿;95、回头看画;96、进步指裆捶;97、青龙搅水;98、当头炮;99、按式;100、单鞭;101、七星下势;102、擒拿;103、进步砸七星;104、退步跨虎;105、转身双摆莲;106、弯弓射虎;107、金刚捣碓;108、收势。

------带有赵堡太极拳原貌的李作智一支

赵堡太极拳传人李作智的一支,李宗有先生(1916--1997)的拳谱,比较全面的反映赵堡太极拳的面貌,也是目前较完整的一部,拳法有三套,有“基架”、“准架”、“架子功”,也就是“大功架”、“小功架”、“发功架”三种;还有两仪九功、四象八法、二十四捶、七十二擒拿手、三百六十单元手、拳艺八法等等十余种之多。有称“赵堡李氏太极拳”。

<赵堡李氏太极拳一路大功架拳谱.套路目录名称>

1、预备式;2、金刚上势;3、金刚捶;4、揽擦衣;5、白鹤亮翅;6、单鞭;7、铺地锦;8、金刚捶;9、右收;10、左右上势;11、左搂膝侧胯;12、左收;13、右左上势;14、右搂膝侧胯;15、右下按;16、左下按;17、掩手肱捶;18、回身金刚;19、倒设碑;20、左右挎腿;21、打虎;22、擒拿手;23、上步边拦;24、肘底藏拳;25、倒卷肱;26、右下势;27、左闪通臂;28、右下右上势;29、左接手缠;30、右接手缠;31、右单鞭;32、左压肘;33、上步右插脚;34、落步左插脚;35、回身蹬一脚;36、落步十字捶;37、击地捶;38、翻身开花捶;39、二起脚;40、护心捶;41、抱脚;42、右蹬脚;43、上步掩手捶;44、上步踩腿;45、绽步按掌;46、抱头推山;47、单鞭;48、前后招;49、野马分棕;50、左下左上势;51、左逆环掌;52、右履右按势;53、云手;54、玉女穿梭;55、揽擦衣;56、白鹤亮翅;57、单鞭;58、云手;59、右摆脚;60、跌岔;61、右金鸡独立;62、左金鸡独立;63、倒卷肱;64、右左下势;65、右闪通臂;66、右下右上势;67、右逆环掌;68、单鞭;69、云手;70、退步压肘;71、上步按掌;72、操手摆腿;73、转身迎石捶;74、侧身上势;75、白鹤亮翅;76、单鞭;77、右反掌;78、擒拿手;79、下腰肘;80、左迎上步捶;81、右迎急步捶;82、白鹤亮翅;83、单鞭;84、左反掌;85、擒拿手;86、并步十字手、87、挎虎;88、转身双摆莲;89、射虎;90、四正手;91、金刚捶;92、退步还原。

这是赵堡太极拳第一套拳架,名曰“大功架“,或叫做“基架”。李宗有把它叫做“保健架”,有拳架的结构,结合内丹的特殊内炼训练法。

<赵堡李氏太极拳二路小功架拳谱.套路目录名称>

1、预备式;2、马步双扎跪;3、右上势;4、四正势;5、金刚捶;6、揽擦衣;7、白鹤亮翅;8、单鞭;9、四正势;10、金刚捶;11、白鹤亮翅;12、右斜行;13、琵琶势;14、跃步;15、中按;16、琵琶势;17、跃步;18、中按;19、倒设碑;20、擒拿手;21、肘底藏拳;22、上步边拦;23、左肘底藏拳;24、右履手;25、右肘底藏拳;26、倒卷肱;27、白鹤亮翅;28、左斜行;29、左闪通背;30右上势;31、右履手;32、左上势;33、白鹤亮翅;34、左单鞭;35、云手;36、左插脚;37、左高探马;38、右插脚;39、右高探马;40、左插脚;41、两耳贯风;42、左蹬脚;43、迎面捶;44、十字手;45、击地捶;46、翻身开花捶;47、二起脚;48、左分门椿;49、左卷脚蹬跟;50、右分门椿;51、右卷脚蹬跟;52、左迎穿腿;53、右迎坎子腿;54、左按掌;55、右按掌;56、侧身掌;57、抱头推山;58、单鞭;59、前后招;60、野马分棕;61、左履手、62、右贴身靠;63、右鞭鞭;64、右外列紫金掌;65、玉女穿梭;66、左履手;67、右贴身靠;68、左单鞭;69、云手;70、并掌;71、缠边;72、右金鸡独立;73、左金鸡独立;74、倒卷肱;75、白鹤亮翅;76、右斜行;77、右闪通背;78、右上势;79、白鹤亮翅;80单鞭;81、云手;82、下步高探;83、十字单摆;84、上步高探;85、指裆捶;86、四正手;87、揽擦衣;88、双环掌;89、擒拿手;90、下腰;91、左迎吊打;92、右迎急步;93、单鞭;94、双环掌;95、擒拿手;96、并步十字手;97、挎虎;98、转身双摆;99、射虎;100、四正手;101、金刚;102、下步还原。

这套小功架,也是标准架。从这套小功架的拳架、外型来讲,它是最接近现代赵堡架的套路,虽然风格、特点还是有很大区别,但是它有现代赵堡架拳的共性。

该拳谱小功架的预备式,其中有歌诀一首,是李宗有老师手抄拳谱一则:

赵堡李氏太极拳体用歌诀
预备一式用无穷,任其自然十令从;
左来左应右应右,捷取左右右左同;
五三切记勿能忘,更有三六为正宗;
若遇劲敌从不迫,前后左右一动中。


附注:
注一:所谓“十令从”,是指张三丰的“太极十要诀”,为太极拳的入道之基,也是我们经常运用的十个要领。即一、虚领顶劲;二、含胸拔背;三、开裆下腰;四、分清虚实;五、上下相随;六、沉肩垂肘;七、用意不用力;八、相连不断;九、内外相合;十、动中求静。

注二:所谓“五三”,“五”是指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前进为(金),后退为(木),左顾为(水),右盼为(火)、中定为(土)。“三”是指手心、足心、本心。

注三:所谓“三六”,“三”者即上、中、下三节,所谓三节要明,节节相对。所谓“六”者,即谓之“六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膀与胯合,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

<赵堡李氏太极拳第三套发功架拳谱.七十五式目录名称>

1、预备势;2、双扎跪;3、双封手;4、金鸡上架;5、下步断肘;6、顺水推舟;7、下步断肘;8、顺水推舟;9、棚;10、履;11、挤;12、按;13、左揽擦衣;14、右揽擦衣;15、贴身靠;16、白鹤亮翅;17、双锁按;18、单鞭;19、右金刚;20、左金刚;21、左单扎跪;22、左单凤朝阳;23、急进势;24、左按左履;25、右按右履;26、左斜行捷取;27、左摆右抱腿;28、右斜行捷取;29、右摆左抱腿;30、右十字手;31、左十字手;32、左外耳门;33、右外耳门;34、野马分棕;35、回顾二太;36、野马分棕;37、回顾二太;38、双风贯耳;39、双风贯耳;40、回身双风掌;41、进步双风掌;42、探马势;43、双飞脚;44、探海势;45、声东击西;46、双飞脚;47、探海势;48、升东击西;49、左迎下步翻脚;50、右迎下步翻脚;51、左侧右转;52、右侧左转;53、右向右转;54、左向左转;55、回势正按;56、进身正按;57、随手进步;58、随手回肘;59、下腰势;60、下腰势;61、双束带;62双解;63、击背捶;64、击背捶;65、双挎;66、中按;67、下按;68、上按;69、接手刺;70、接手刺;71、接手缠;72、接手缠;73、接手挂跪;74、接手履璇;75、下步还原。

第三套的发功架,顾名思义,它是一种重武器的运用。

<赵堡李作智太极拳三百六十单元手.拳谱名称>

1、进步三环套月 2、退步三环套月 3、右棚 4、右捋 5、右挤 6、右按 7、右金刚捶 8、左棚 9、左捋 10、左挤 11、左按 12、左金刚捶 13、左采挒手 14、右采挒手 15、右当门炮 16、左回身炮 17、右中按上步 18、左中按下步 19、右中按下步 20、左中按上步 21、左单鞭 22、右外挒紫金掌 23、右单鞭 24、左外挒紫金掌 25、右外挒穿心肘靠 26、左外挒穿心肘靠 27、右收青龙探爪 28、左收青龙探爪 29、左迎风转舵 30、左辘轳转 31、右迎风转舵 32、右辘轳转 33、左侧挎 34、左单扫腿 35、右侧挎 36、右双扫腿 37、右金刚 38、右单扎跪 39、右丹凤朝阳 40、左金刚 41、左单扎跪 42、左丹凤朝阳 43、右倒卷肱 44、左倒卷肱 45、退步探花捶 46、右双扫腿 47、进步探花捶 48、左双扫腿 49、左挑腿 50、左跪右采 51、右挑腿 52、右跪左采 53、右翻身二起足 54、左分门椿 55、右分门椿 56、左十字手 57、右十字手 58、左项下外挒 59、右项下外挒 60、右缠项 61、左缠项 62、右埋头扫雪 63、左埋头扫雪 64、右倒挂正挒 65、左倒挂正挒 66、左上按下捋 67、右上按下捋 68、左搓打上按 69、右搓打上按 70、左闪通背 71、右闪通背 72、左下步挥打 73、右下步挥打 74、左白鹤亮翅 75、左苏秦背剑 76、右白鹤亮翅 77、右苏秦背剑 78、左云手 79、左拦腰肘 80、右云手 81、右拦腰肘 82、左下砸上迎 83、右下砸上迎 84、转身六合 85、左当炮 86、右回身炮 87、左蹬足 88、右蹬足 89、右三急掌 90、右踩腿 91、右击腹升堂 92、左三急掌 93、左踩腿 94、左击腹升堂 95、连环手 96、连环手 97、右一将当关 98、左一将当关 99、左下按 100、右下按 101、左十字手 102、右十字手 103、左缠腰红 104、右缠腰红 105、左十字手 106、贴身靠 107、右十字手 108、贴身靠 109、右揽擦衣断腕 110、左揽擦衣断腕 111、左倒设碑 112、右扫腿 113、右侧设碑 114、左扫腿 115、右肋下肘 116、左肋下肘 117、左肋下靠 118、右肋下靠 119、四向手 120、左下步直取 121、右下步直取 122、左上步直取 123、右上步直取 124、右外挒加揽 125、右穿堂腿 126、左外挒加揽 127、左穿堂腿 128、左翻身二起足 129、右撇身顶心肘 130、左撇身顶心肘 131、右跃步 132、后跃步 133、右力压千斤 134、左力压千斤 135、右接左拨 136、左接右拨 137、左抱脚 138、右抱脚 139、右摆左抱腿 140、左摆右抱腿 141、贴身飞人 142、贴身飞人 143、金不换捶 144、三合一 145、击腹三合 146、三合一 147、击腹三合 148、外开门 149、迎门靠 150、外开门 151、迎门靠 152、里开门 153、枯树盘根 154、里开门 155、枯树盘根 156、顺出倒入 157、顺出倒入 158、弯弓射虎 159、弯弓射虎 160、迎风转舵(双手) 161、迎风转舵(双手) 162、铁牛耕地 163、铁牛耕地 164、替梁加柱 165、替梁加柱 166、背折靠 167、右迎急步 168、背折靠 169、左迎急步 170、下盘肘 171、下盘肘 172、窝心肘 173、窝心肘 174、七星掌 175、七星掌 176、正身肘 177、正身肘 178、声东击西 179、声东击西 180、下腰势 181、下腰势 182、琵琶势 183、琵琶势 184、夜叉探海 185、夜叉探海 186、携取手 187、携取手 188、携取挒手 189、携取挒手 190、正取挒手 191、正取挒手 192、回头看画 193、回头看画 194、肘底看拳 195、肘底看拳 196、正按倒开 197、正按倒开 198、鲤鱼跃龙门 199、鲤鱼跃龙门 200、开门裹边 201、开门裹边 202、老头摘瓜 203、老头摘瓜 204、左劈右砍 205、左劈右砍 206、封侯挂印 207、封侯挂印 208、背口袋 209、背口袋 210、鳌鱼大翻身 211、鳌鱼大翻身 212、画中画 213、画中画 214、巧中巧 215、巧中巧 216、曲中求直 217、推倒泰山 218、曲中求直 219、推倒泰山 220、直中求曲 221、顺风直入 222、折叠势 223、直中求曲 224、顺风直入 225、折叠势 226、击地捶 227、落地鸳鸯 228、金蝉脱壳 229、落地鸳鸯 230、金蝉脱壳 231、泥里栽葱 232、泥里栽葱 233、脑后摘金瓜 234、倒上扣 235、倒泄九牛尾 236、判官脱靴 237、倒上扣 238、倒泄九牛尾 239、判官脱靴 240、倒锁喉 241、倒上桥 242、倒锁喉 243、倒上桥 244、铁树开花 245、昙花一现 246、双风贯耳 247、云里显圣靠 248、云里显圣靠 249、飞身靠 250、并手里按 251、飞身靠 252、并手里按 253、双裹提腿 254、落步双捧 255、侧身进步 256、合肘进瓜 257、单按掌 258、挎腿按 259、单按 260、挎腿按 261、腋下官肘 262、推帘望月 263、腋下官肘 264、单穿梭 265、三解掌 266、双盘头 267、鸭子游水 268、双盘头 269、鸭子游水 270、直进势 271、并掌采 272、合掌挤 273、搬倒泰山 274、并掌采 275、合掌挤 276、搬倒泰山 277、两枝金花 278、翻手开花 279、斜飞势 280、两枝金花 281、直捋急进 282、反手盖面 283、双封按 284、双峰齐下 285、包足盘头 286、大显身手 287、马前扎跪 288、矮子过河 289、铁树开花 290、单鞭 291、外挒贴身肘 292、滚翻 293、樵夫问路 294、接手缠 295、下实上采 296、先进后翻 297、金蝉脱壳 298、倒挂脚 299、揭膀背 300、抱头推山 301、进解三环 302、阳掌阴拳 303、顶心肘 304、肋下拳 305、携取手 306、下步大捋 307、上步采 308、上步高探马 309、上步青龙探爪 310、退解三环 311、腋下掌 312、进步挑腿 313、顺手牵羊 314、人携我携 315、进步收肘 316、四并断肘 317、敌高我高敌低我低 318、转射背袋 319、以棚还棚 320、棚中有棚 321、棚不动不棚 322 以捋还捋 323、捋中有捋 324、捋不动不捋 325、以挤还挤 326、挤中有挤 327、挤不动不挤 328、以按还按 329、按中有按 330、按不动不按 331、以采还采 332、采中有采 333、采不动不采 334、以挒还挒 335、挒中有挒 336、挒不动不挒 337、以肘还肘 338、肘中有肘 339、肘不动不肘 340、以靠还靠 341、靠中有靠 342、靠不动不靠 343、接手便进 344、动之则进 345、身手足齐进 346、敌退我进 347、敌进我进 348、有变则退 349、顾盼前后 350、左顾右 351、右顾左 352、巍如山岳(停) 353、不丢 354、不顶 355、粘连 356、粘随 357、听 358、化 359、拿 360、发


太极拳的演变

总之,之前的赵堡拳陈沟拳------>陈清平、陈长兴------>杨露禅、武禹襄------>“近现代太极拳”。

前期的拳术套路而言,陈沟陈长兴、赵堡陈清平,虽有相融,但并不类同。

这两个区域的拳术发展,或与赵堡、陈沟的亲戚关系有关。赵堡与陈家沟相隔三华里,难免有亲戚关系。侯春秀是赵堡中架的代表人物,与陈家沟新架代表人物陈立清是亲戚关系,时有往来,陈立清称侯老师为姑夫,常向侯老师切磋拳艺,其实也是双方模劲。但虽是亲戚,也不轻露,与陈家沟人在拳艺上多是表面交流。

赵堡在拳术拳理方面,在当时处于领先的,因此有了杨露禅“得拳理于赵堡”之言,武禹襄还学到了改进后的赵堡拳术。


赵堡拳传到张宗禹(约1707-1791),或许编出了一套“赵堡拳108式”;至陈清平,或许不止一个师傅,还有赵堡太极拳的“未挂名传承”分支所传,综合梳理并改进,于1852年时传授给了武禹襄。

陈沟陈长兴(1771—1853)学到的“带原始风貌的绵拳”,只有杨露禅的一脉传承并有所改进;又梳理创编出的一路、二路拳,作为家传,传授给了陈耕耘,之后有了改进。

陈长兴所学“绵拳”,有说是 陈继夏从赵堡学来,有说是 蒋发直接传陈长兴。

杨露禅家传拳术,有些类似赵堡李作智一支,可见,“得拳理于赵堡”之言不虚。 

杨露禅、武禹襄的师傅或许不止一个,其拳谱拳理颇多,更依据《王宗岳太极拳论》,梳理出了当今“太极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