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中语文 教学设计《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2021-10-20 | 阅:  转:  |  分享 
  
课题《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授课教师年级授课时间班次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义,概述故事情节,有清晰的思路
呈现。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狄更斯的生平及小说创作的背景,把握小说主人公大卫的精神成长轨迹,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典型意义。3.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小说中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及细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独特的叙述视角产生的艺术效果;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小说元素
,尝试创作小小说。4.文化理解与传承:深入了解英国19世纪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风貌,把握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感受人类文化
的丰富多彩。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重点梳理小说情节,探究大卫的“成长”过程;鉴赏米考伯夫妇的人物形象特征教学难点通过大卫的叙述视角,了
解19世纪英国的社会风貌,深刻理解小说主题和价值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堂要点:抓住米考伯先生和米考伯太太的外貌、语言、动作及言行细
节描写,鉴赏人物形象特征,理解“米考伯主义”,探究“米考伯”式人物的典型意义。课堂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梳理了情节,并给本章
小说起了个小标题——独自谋生。我们了解到大卫的成长之路异常艰辛,一个无辜的、年仅10岁的孩子,饱尝沦落之殇,身心受到重创,他是多么
痛苦,多么孤独,这时候谁出现了?——米考伯夫妇。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对有意思的夫妻。鉴赏人物形象,学习艺术手法:学习任务一:
浏览全文,回顾所找出描写“我”和米考伯夫妇的文字,试着分析人物形象。(回顾描写人物的方法,提示学生可以关注对人物的外貌、习惯性的语
言和动作描写)问题细化:在“我”与米考伯先生的初次见面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米考伯先生的?突出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明确:外貌描
写(第6段):容貌——长相滑稽;衣着打扮——生活贫困但又爱慕虚荣,故作文雅语言描写(第10、16段):米考伯先生把10岁的大卫说成
是“年轻的创业者”,把大卫认路说成是“游历”,把“简而言之”“本人的荣幸”时常挂在嘴边,这些文绉绉的书面语,既反映了米考伯对体面的
追求,也在拿腔拿调中增添了一份滑稽可笑。第16段“为此,今天晚上我将乐于前来,以便让你知道一条最为便捷的路”,表现了米考伯体贴关照
孩子的善良本性。神态描写(第10段):“含着微笑,突然露出亲密的样子说道”(第14段):“他又带着先前那种文雅的气派,同时突然再次
露出亲密的样子”(第16段):“又突然露出亲密的样子”这些句子表现出米考伯先生既真挚善良又爱慕虚荣的性格。细节的习惯性动作、姿势描
写(第10段):“挥了挥手,把下巴架在了衬衣的硬领上”(第21段):“于是,他便戴上帽子,腋下夹着手杖,腰杆儿笔挺地走出来。离开账
房后,他还哼起了一支曲子。”作者善于捕捉到米考伯先生的衣着打扮、习惯性动作和姿势等这些外部特征,经过狄更斯式的“艺术夸张”,表现了
人物故作文雅、爱慕虚荣的特点。债主上门逼债时,米考伯先生的表现是怎样的?突出了他什么样的显著特点?明确:第32、34、45、47段
的心理、动作等描写,在米考伯先生一悲一乐的迅速转换中展开:如第32段当债主上门追债时,他“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
用一把剃刀做出抹脖子的动作来”,可是,“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
势,走出门去了”;第34段中,星期六晚上谈起债务负担时,他“泣不成声”,可是“到了快结束时,他竟又唱起‘杰克爱的是他可爱的南’来”
……作者通过这样相反相成的滑稽表现,极具夸张的前后对比,凸显了人物喜欢享受,得乐且乐,缺乏责任心,但面对困难时乐观自在的性格特征。
总结:米考伯先生是一个经济窘迫、热心善良、乐观自在但爱慕虚荣、讲究排场、不切实际、挥霍无度、没有责任感的底层负债者形象。学习任务二
:请自主概括米考伯太太的形象特点3.问法一:小说中米考伯太太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列举要点,分条概括陈述、具体分析)明确:生活艰难
(面目消瘦、憔悴)爱慕虚荣、耽于幻想(把娘家的辉煌成天挂在嘴边)忠诚体贴,不离不弃(对米考伯先生的困难在“个人感情”上做出让步,和
孩子一起搬进监狱等)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在家里山穷水尽时,仍拒绝“我”“赶紧掏”出的钱;搬进监狱前给家中的仆人“一个孤儿”在监狱
附近租了个便宜的住处等)问法二:小说塑造了米考伯太太怎样的人物形象?(XX是一个......的形象,再分点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明确
:小说塑造了一个爱慕虚荣、耽于幻想,不务实际、喜欢挥霍,但又心地善良、乐善好施的底层家庭妇女形象。探究分析“米考伯主义”。学习任务
三:探究“米考伯主义”的典型意义。介绍“米考伯主义”:“债多不愁、乐知天命”的米考伯夫妇已经成为了文学中的典型,他们的性格被称为“
米考伯主义”。而“米考伯”一词也被收入了英语词典,意思是“没有远虑,幻想走运的乐天派”。问题:1.文中还有跟米考伯夫妇类似的人物吗
?这类人物有什么特点?明确:文中提到的入狱坐牢的“霍普金斯船长”(48、49段),他的两个女儿“面无血色”,自己的“衣服褴褛到不能
再褴褛”,没有梳子,女儿头发蓬乱,却保留着象征上层社会高贵、文雅生活的刀叉,跟米考伯是同一类人。他们都破产负债,境遇凄惨,但又追求
物质享受、爱慕虚荣、崇尚“高贵”。作者以点带面,揭示了当时普遍的社会现象。2.米考伯先生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文学中的典型形象?米考伯
先生的形象十分生动;米考伯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19世纪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不仅存在于书里,更存在于当19世纪时的英国社
会中,他们是一类人的代表,即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大卫·科波菲尔》为我们勾勒的是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时期急剧变革的英国社会风貌,
这时的英国享受着工业革命带来的显著成果,表面上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实际上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狄更斯对米考伯这一类人
的描写就折射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诸多弊端,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因此米考伯的形象已经具有了超越个体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四、小结和作
业布置:这节课我们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鉴赏了《大卫·科波菲尔(节选)》中的米考伯夫妇等人,探究了“米考伯”主义的典型意义。我们应该
知道经典的文学形象总会超越民族、超越时代,他们不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存在于他们诞生的那个时代,还会从作品中走出来,穿越到我们的这个
时代,请大家想一想,我们今天还有米考伯式的人物吗?你都想到了哪些人?吃光用光花光的月光族?信用卡透支族?他们身上是不是都有米考伯的
影子呢?你如何看待这些时代的米考伯呢?作业布置:米考伯夫妇在狄更斯笔下成为了文学史上性格鲜明的一类人的写照,深入人心。你的身边有没
有米考伯式的人物,注意运用狄更斯式夸张、漫画的塑造人物方式,把他(她)鲜明的性格展现出来。不少于200字。板书设计大卫·科波菲尔附
:资料链接《大卫·科波菲尔》故事梗概大卫·科波菲尔还未出生,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大卫出生以后,就和母亲及女仆辟果提一起生活。她们把全
部的爱都倾注到他一个人身上,这段日子过得平静而愉快。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佩格蒂
的哥哥家里。佩格蒂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
)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处于对母亲的思念,大卫又回到了继父家。大卫回家后,继父常常责打他,并且剥夺了他母亲对
他的关怀和爱抚。母亲去世后,继父立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让他过着不能温饱的生活。他历尽艰辛,最后找到了姨婆贝特
西小姐。贝特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威克菲尔家里,与他的女儿安妮斯结
下情谊。大卫中学毕业后外出旅行,邂逅童年时代的同学斯蒂福思。两人一起来到雅茅斯,访问佩格蒂一家。已经和海穆订婚的爱弥丽经受不住阔少
爷斯蒂福思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斯蒂福思私奔国外。佩格蒂痛苦万分,发誓要找回爱弥丽。大卫回到伦敦,在斯本罗律师事务所任见习生。他从
安妮斯口中获悉,威克菲尔律师落入诡计多端的希普所设计的陷阱,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这使大卫非常愤慨。但这时,大卫堕入情网,爱上斯本罗
律师的女儿朵拉。他俩婚后生活并不理想,因为朵拉是个容貌美丽、但头脑简单的“洋娃娃”。姨婆也濒临破产。这时,大卫再次遇见他当童工时的
房东米考伯,米考伯现在是希普的秘书。米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小姐破产的种种阴谋。在事实面前,希普
只好伏罪。后因他案并发,被判终身监禁。贝西小姐为了感谢米考伯,送他一笔资金,使他在澳大利亚发财致富,事业上取得成功。与此同时,佩格
蒂多方奔波,终于找到了被斯蒂福思抛弃后沦落在伦敦的爱弥丽,决定将她带到澳大利亚,重新生活。启程前夕,海上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
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桅杆上攀着一个濒死的旅客。海穆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当人们捞起他的尸体时,船上那名旅客的尸体也漂到岸边,原来是诱拐爱弥丽的斯蒂福思!爱弥丽被海穆的行为深深打动,她十分怀念海穆,去澳大利亚后终日在劳动中寻找安宁,并且终身不嫁。大卫最终成了一名作家,朵拉却患了重病,在佩格蒂去澳前夕离开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出国旅行,其间,安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才发觉安妮斯始终爱着他。他俩终于结成良缘,与姨婆贝西和女仆佩格蒂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