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氏春秋》卷十四·孝行览·首时

 悟寂 2021-10-20

【原文摘要】

三曰:

圣人之于事,似缓而急,似迟而速,以待时。王季历困而死,文王苦之,有不忘羑里之丑,时未可也。武王事之,夙夜不懈,亦不忘王门之辱。立十二年,而成甲子之事。时固不易得。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

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客请之王子光,王子光曰:“其貌适吾所甚恶也。”客以闻伍子胥,伍子胥曰:“此易故也。愿令王子居于堂上,重帷而见其衣若手,请因说之。”王子许。伍子胥说之半,王子光举帷,搏其手而与之坐。说毕,王子光大说。伍子胥以为有吴国者必王子光也,退而耕于野七年。王子光代吴王僚为王,任子胥。子胥乃修法制,下贤良,选练士,习战斗;六年,然后大胜楚于柏举,九战九胜,追北千里,昭王出奔随,遂有郢,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乡之耕,非忘其父之仇也,待时也。

    墨者有田鸠,欲见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见。客有言之于楚王者,往见楚王。楚王说之,与将军之节以如秦。至,因见惠王。告人曰:“之秦之道,乃之楚乎?”固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者。时亦然。

【注释】

  ①首时:谓以时机为首要。

  ②事之:事纣称臣。

  ③适:恰好,正好。

  ④节:符节,古代使者用作凭证的东西。

【译文】

第三,圣人的行为,好像很迟缓,无所作为,而实际却很快速,可以成功,这是为了等待时机。

王季历为国家辛劳而死,周文王很忧伤,同时又不忘被殷关在羑里的耻辱,他所以没有讨伐纣,是由于时机尚未成熟。

武王以臣事殷纣,早晚都不怠慢,也不忘记自己在玉门遭受的耻辱,他即位十二年,最后在甲子那一天打败了殷纣。时机本来就不轻易得到。

姜太公是东夷之士,想要平定天下而没有找到圣明的君主,听说文王贤德、故而在渭水边钓鱼以考察文王的品德。

伍子胥想要拜见吴王僚,但是一直不能见到。吴公子光的门客把此事告诉了光,公子光就接见了伍子胥,但是非常厌恶他的长相,于是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就辞绝了他。

门客对公子光问起此事,公子光说:“我非常厌恶他的长相。”门客又把公子光的话转述给了伍子胥,伍子胥说:“这很好办。就请公子坐在堂上,帷幕之后,只露出衣服和手来,就用这种方法来讨论。”公子光同意了。伍子胥说到一半的时候,公子光就挑开了帷幕,上前握住伍子胥的手,同他对面坐下。听完伍子胥的谈论之后,公子光极其高兴。伍子胥因此认为,公子光将来一定会成为吴国的国君治理吴国。于是,回去之后就在乡间进行耕种。

七年之后,公子光果然代替了吴王僚成为国君。他任用了伍子胥,伍子胥就整理法制,举用贤良,选择士兵,操演战术。

六年之后,吴国在柏举打败楚军,取得九战九胜的战功,把战败的楚军迫赶到千里之外。楚昭王也逃亡到随地,吴国攻占了郢城。伍子胥亲自箭射楚王官、鞭打楚平王的尸体三百下以报杀父兄之仇。

伍子胥之前在乡间种地,但是并没有忘掉父兄的仇恨,只是在等着时机的到来。

墨家有个叫田鸠的,想拜见秦惠王,在秦国待了三年都没有见到。有个门客把这事情告诉了楚王,他就去见楚王。楚王很喜欢他,赐予了他将军的符节让他到秦国去。他到了秦国,才因此而见到了惠王。

他告诉别人说:“到秦国来见惠王的方法,竟然是要先到楚国去啊!”事情本身就有想走近路结果反倒远了,走了远路结果反倒近了的情况,时机也是这样。

【释】

《吕氏春秋》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孝行览》其主要的思想便是“孝”字,孝是做事的准则,也是治国的根本。本卷综合了儒家、道家等多家流派的思想。通过多个实例的列举来证明行孝的重要。而“首时篇”,则是说人为成大事而隐忍,只为等待最佳时机,体现了时机的重要性。

成功的人都明白时机的重要性。“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司马迁告诉我们,打下一片功业是很难的,摧毁它却很容易,人们遇见好的时机也是很难的,但是失去它却很容易;'事之难易,不在大小,务在知时。'--吕不韦《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吕不韦说,事情成功的难易度,不在事情的大小,而在于是否能抓住良机;“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范蠡《国语.越语下》,范蠡曾说过,做事要善于审视度势,抓住时机,时机不成熟不可以贸然行动;“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智者善谋,不如当时。”--《管子.霸言》,管子表示,圣人总能顺应时势而不会去违背时势,智慧的人虽然善于谋划,但总不如顺应时势来得高明。也就是说,聪明的人总是可以利用时机改变自己的命运,智慧的人总是等待机会到来时再而采取行动,这两种人都是善于把握机会的人。也说明抓住好的时机,事情自然而然就能成功,由此可见,时机对做事成功的重要性。

对于事物,都要分析透彻,找到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顺势而为,不要违背事物的本质规律而采取行动,自然能够轻易成功。“积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孙子兵法》,小溪里的水平时流动得很慢,但是一旦水流加速的时候,原本沉在溪底的石子就可以借水势而冲起来飘的很远;“随缘便是遣缘,似舞蝶与飞花共适;顺事自然无事,若满月偕盆水同圆。”——陈继儒《小窗幽记》,顺应机缘就是遣用机缘,好比飞舞的蝴蝶与飘飞的落花共同适应;顺应事机自然没有事故,宛若完满的月亮与杯盂的清水一样圆满。亦说明了把握时机对于事情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

要想等待、抓住机遇,就必须学会审时度势,学会隐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国称霸,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孙膑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奠定了齐国的霸业;汉景帝刘启,当太子22年,后终于解脱了梁王传位逼迫,废除太子刘荣改立汉武帝,延续了“文景之治”......真正的智者总会在危险来临之时选择隐忍,而在时机到来时选择顺势爆发,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真正的圣人,不会不择时机的选择报复,而是静默的等待,抓住最适当的时机,从而一举成就大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