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川古村,尽占天下风水的徽州古村落

 寻梦游仙 2021-10-21

龙川,又称坑口,它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城东,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徽州古村落。龙川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村落如一叶舟船北依登源河,村头有龙须山耸立,与村西的凤山对峙,整个村落地势如舟船出海,堪称风水宝地。

龙川是徽州胡氏的聚居地,相传胡氏原居于河南濮阳。东晋时期,散骑常侍胡焱镇守歙州,因喜爱此地的风水胜迹,便同当地王氏结为连理,并将胡姓族人迁居于此。从此,龙川不但山水清丽,也成为了文风昌盛、人才荟萃之地。

来到龙川,首先进入的是仁和园,这里是胡氏二十一世祖胡念五接待地仙赖文正的馆驿。传说,赖文正来到徽州,受到胡念五盛情接待,在赖文正的指导下,胡念五对村中阳基的朝向,水系的走向进行了调整,又对这处驿馆的阳基风水进行了改造。

据说,仁和园朝向的南方属火,因局面开阔,无所遮挡,火气直逼村庄,容易造成火灾。在仁和园门前修一道水渠,园后建一池塘,以蓄水克火。池上建有留仙亭和会缘桥,这是纪念胡念五与赖文正的交往是仙缘巧合。

龙川村依水而建,胡氏族人以两岸河堤为街,形成枕山面水的水街。水街两岸,小桥流水人家,处处是诗情画意,醉心之美,无以言说。村中古民居鳞次栉比,村巷幽幽,粉墙黛瓦,马头墙高昂,一派徽州古村落的景象。

水街虽然不长,但河埠石槛上爬满了青苔,古老的街巷幽深绵长,恰似一幅意境幽远的水墨丹青。漫步于古老的水街之上,千年的时光似乎在白墙黑瓦间留下点点的印记,便随着溪水悄悄流过。

水街两岸的河堤被称为龙堤和凤街,龙堤衍出于河东的龙山,河对岸的凤街因脉接西面的凤山而得名,两街合称“龙凤呈祥”。龙堤中间纵铺石板代表龙脊,两侧鹅卵石垒铺代表龙鳞。河对岸的凤街用白凤凰麻石横铺,代表凤凰的羽毛。

龙堤在河之阳,龙为乾,代表男子,男具阳刚之气。在河之阴,凤为坤,代表女子,女子阴柔和婉。男女组成家庭为乾坤已定,家庭讲究的是“阴阳顺,夫妻和,家道成”,龙堤的地势高于凤街,体现了“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如心亭是位于水街中段的路亭,从亭中走过时,我还以为是供行人歇息的长廊。据说,此亭是根据风水理论“障空补缺”而建造。亭的两端上方盖了厚厚的瓦,瓦下加了厚厚的天花板,形成“障空”。徽州人视水为财,临河一面敞开,揽水即揽财。

看似普通的亭子,却有很深的风水理论。亭中间为两座硬山式人字,蓄天上雨水。亭中间靠河一面用墙封死,此为“蓄”。两旁墙壁设计了两根砖质水笕筒承接雨水,此为”。这一蓄一聚就形成了“补”,补充财气,衍化天机。

如心亭的名字,蕴涵了“收发如心”,“进退自如”的愿望,这或许便是龙川胡氏的处世之道吧。亭西设计了三道阶级到亭前,这一设计还是有讲究的,从东往西走谓之“连升三级步步高”,从西往东走谓之“后步更比前步高”。

亭的东门楣上有郭子仪《万寿亭》的砖雕。郭子仪是唐代大将,徽州民间把郭子仪当作大富大贵、多福多寿的象征,很多砖、木雕都以他为题材。两边的图案是瓜与蝶的组图,称作“瓜瓞绵绵”,喻意子孙繁盛。

奕世尚书坊,为明代户部尚书胡富和兵部尚书胡宗宪修建的功名牌坊。胡富是明代成化戊戌科进士,胡宗宪是明代嘉靖戊戌科进士,奕世寓意一代接一代之意,两人相隔60年荣登金榜,故冠以奕世。“奕世两尚书,一门三进士”也由此而来。

这座牌坊建于明代嘉靖年,为四柱三门五楼,南北朝向,是龙川村历史上十四座牌坊中硕果仅存的一座。主体结构由4根柱子、4根顶定盘枋和7根大小额枋组成,整座牌坊气势磅礴,石雕技艺精湛。

都宪坊与奕世尚书坊一水之隔,是为明代副都御使胡宗明修建的。都宪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简称,胡宗明曾以副都御使的身份巡抚辽东,行使监察之职,后又统领地方事物,为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

牌坊上方有“圣旨”二字。古代建造牌坊须得到皇帝恩准,一等牌坊是“御赐”,皇帝同意后由国库出钱建造。二等牌坊是“恩荣”,皇帝同意后由地方财政建造。三等牌坊是“圣旨”,家族提出申请,帝恩准后由家族出钱建造。

澄心堂纸作坊是徽州最原始的造纸作坊,其制作的澄心堂宣纸被称为“千年寿纸,艺林瑰宝”,是备受历代书画家钟爱的难得之物。据说,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得到澄心堂宣纸后,感慨的说:“此纸不敢书。

明清时期,凡德行高尚为地方所推崇的人,死后报请地方官吏,立牌入乡贤祠祭祀。龙川乡贤祠内供奉着龙川历代德高望重、有惠于乡里的族人名讳,这里是绩溪高氏与龙川胡氏思祖敬宗的圣地。据说,高氏与胡氏两家为儿女亲家和嗣继关系。

龙川村静谧地躺在四面环山的小盆地里,清澈甘美的登源河沿村东由北蜿蜒向南。对于胡姓来说,龙川是他们辉煌的家园。龙川胡氏代有人才,是徽州有名的“进士村”,尤其到了明代,龙川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族中有10多人高中进士。

唐代龙川出了散骑大将军胡宓,宋代出了监察御史胡舜陟,明代出了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清代出了徽墨名家胡开文、红顶商人胡雪岩,民国出了著名学者胡适,当代出了国家主席胡锦涛。这一个个名字,使得青史留芳,为胡姓生色。

少保府纪念的是明代兵部尚书胡宗宪,胡宗宪是明代嘉靖年间的抗倭名将,他任杭州知府时,修整西湖,扩建岳坟。倭寇骚扰东南沿海时,他率军抗倭,弭平倭患,并以此战功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历史学家称“没有胡宗宪,就没有戚家军”。

胡宗宪是将钓鱼岛划归中国领土的第一人,他在任浙江提督时编纂《筹海图编》,书中的“沿海山沙图”,标明了福建沿海各岛,其中就有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等岛屿,说明了钓鱼岛在明代就已被作为中国领土列入中国的海防区。

少保府的偏殿内还有设有明代户部尚书胡富的殿堂,胡富入仕后,不畏权势,清理积案,平反冤狱,政绩颇著,百姓称他“天高地厚胡恩公,千年再世一包拯。”任户部尚书时,因上疏陈述弊政,为权贵阻挡,便引退故里。去世后,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康惠,赐御葬。

胡氏宗祠始建于宋,这座坐北朝南的祠堂共有前后三进,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手法建造,由影壁、露台、门楼、庭院、廊庑、享堂、厢房、寝室、特祭祠等九个部分组成。整座祠堂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门神是中国民间信仰的神灵,每当岁末之时,人们都要在门上贴门神画像,而秦叔宝和尉迟恭是人们最喜欢的门神。相传,唐太宗有一次生病,似乎听到有鬼魅的叫声,于是大将秦叔宝与尉迟恭便立于门外守夜,从此宫内不再闹鬼,人们也将两人视为门神。

胡氏宗祠最大的亮点应该是木雕,在徽州木雕中可谓是独树一帜。其木雕多集中在门楼、正厅窗门、梁勾梁托和后进窗门等处,均以龙凤吉祥、历史戏文、山水花鸟、优美境地等为素材,林雕采用浮雕、镂空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技法。

门楼前后两间各有6根石柱、5根月梁和方梁,结构严密,布局匀称。宽大的斗拱承挑屋檐、翘首腾空。方梁梁面上精致雕刻着龙狮相舞的图案,两旁则雕刻有内容各异的历史戏文图案,这些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走过古祠的天井便来到正厅,这里是族内举行祭典活动的大堂,大堂正中挂有胡氏先祖画像。正厅中有14根巨大的银杏木圆柱,柱基为枣木刻制的莲花瓣托,圆柱间架着54根粗大的冬瓜梁。整座正厅结构为抬梁和穿斗式相结合,显得威武壮观。

正厅的每根屋梁两端皆有长圆形的梁托,梁托上雕刻着彩云、飘带,中间分别镂空雕成龙、凤、虎,檩上镶嵌着片片花雕,连梁上雕刻有蟠龙、孔雀、水仙花、万年青,仰首凝望,玲珑别致。正厅两侧和上首的花雕更是别具一格。

正厅两侧的落地窗门上雕有荷花图案,花形千姿百态,有的含苞待放、菡菡初绽;有的亭亭玉立,随风招展。图案中还有鸟翔蓝天,鱼潜水底,鸭戏碧波,蛙跃荷塘,鸳鸯交颈。这些荷花图无一雷同,生动逼真,妙趣横生。

来到祠堂后进,两侧一排排落地窗门上雕刻的全是花瓶,六角、八角、半圆、菱形、大口、长颈,各种形状的花瓶精致可爱,瓶口中刻有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海棠、青竹等四季花卉,可谓是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

宗祠内有一奇怪现象,就是找不到一只蜘蛛,这一现象众说纷有说宗祠地处“龙气”重的风水宝地,蜘蛛不敢入门。有说宗祠的木料为银杏古木,其气味能驱虫。有说宗祠内有蝙蝠,专吃各种小虫。有说宗祠的建筑结构会形成谐振,昆虫不能生存。

川水清澈,缓流溪动,我立于登源河畔远望,细品龙川风水。环山拥抱,枕靠有助,得了天之势。活水缓流,汇源通江,得了地之势。一道无旁,众行同向,聚了人之气。难怪这里自古就文风昌盛,人才荟萃,龙川真真是一处绝妙的风水宝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