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家桑梓 葚是美妙”——嘉兴南湖学院“葚是美妙”小队赴义乌张家村调研日志

 古村之友 2021-10-21

嘉兴南湖学院

“葚是美妙”小队

赴义乌义亭张家村调研日志

嘉兴南湖学院“葚是美妙”小队赴义乌张家村调研日志

张家村简介

浙江省义乌市义亭镇张家村位于义西王阡工作片,上佛路与杨横线交叉口旁,离城区15公里。全村共有243户,总人口536人。全村土地面积365亩,村域面积95亩,水域面积46亩。北靠连绵的铜山,村边池塘又多又大,绿水青山簇拥着村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张家村历史悠久,明代建村,至今已有600余年,人才辈出。古有重要武器弓矢发明人挥公,兵部尚书两广总督张良佐;现有地市级干部张发祥、张发勇等。现村内尚存明弘治年间古建筑张氏宗祠,距今已有500余年。历代祖先建有南书室、五仁堂、新厅等公房。

嘉兴南湖学院“葚是美妙”小队赴义乌张家村调研日志

嘉兴南湖学院“葚是美妙”小队赴义乌张家村调研日志

嘉兴南湖学院“葚是美妙”小队赴义乌张家村调研日志

嘉兴南湖学院“葚是美妙”小队赴义乌张家村调研日志

调研概况

为响应“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助力乡村振兴,让乡村更美好,我们伴随着炙热的夏日和清爽的微风,来到了义亭镇张家村,进行为期三天的实地调研。这次调研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当地桑葚的种植、产销情况,并结合实际,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方案。

嘉兴南湖学院“葚是美妙”小队赴义乌张家村调研日志

嘉兴南湖学院“葚是美妙”小队赴义乌张家村调研日志

嘉兴南湖学院“葚是美妙”小队赴义乌张家村调研日志

嘉兴南湖学院“葚是美妙”小队赴义乌张家村调研日志

嘉兴南湖学院“葚是美妙”小队赴义乌张家村调研日志

嘉兴南湖学院“葚是美妙”小队赴义乌张家村调研日志

在当地负责人的热情介绍下,我们了解到张家村从2013年起引入果桑,现已有50多户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每年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是桑葚成熟期,村民们起早贪黑,繁忙地采摘和销售。村西的上佛路两边摆满了桑葚摊,人来人往,不仅能尝到可口的桑葚,还能亲身体验到采摘的乐趣。今年张家村举办了首届桑葚节,扩大了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到来。

嘉兴南湖学院“葚是美妙”小队赴义乌张家村调研日志

通过对村民和负责人的采访以及实地调查,我们认识到目前张家村桑葚并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缺乏桑葚衍生品,需要进一步加工;桑葚销路仅限于路边叫卖,亟需扩大销售渠道;桑葚为村民自种自销,没有合作社来进行统一的管理,不利于桑葚业的扩大发展。

由此,我们更加地坚定了振兴张家村桑葚的决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积极响应“三农”工作的号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当地做出贡献。

嘉兴南湖学院“葚是美妙”小队赴义乌张家村调研日志

嘉兴南湖学院“葚是美妙”小队赴义乌张家村调研日志

研究思路

通过团队的前期调研,了解到目前张家村桑葚产业面临的问题有:桑葚田分散且杂乱、生产技术落后,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缺少专业机器加工,仅以鲜果销售为主,缺乏桑葚衍生品,需要进一步对产品进行加工;目前桑葚的销售渠道仅限于路边叫卖,亟需扩大销售渠道;桑葚经营方式为村民自产自销,没有农业合作社来进行统一的管理,不利于桑葚产业的集中化发展。

嘉兴南湖学院“葚是美妙”小队赴义乌张家村调研日志

发展思路:前期以桑葚鲜果销售为基础,大力宣传张家村桑葚的营养价值,以此来提高张家村桑葚的知名度。中期,成立张家村的集体生产合作社,通过当地政府带头将张家村的桑葚生产进行统一化管理,以此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后期,通过吸引外部资金投入,企业与张家村进行合作开发桑葚的衍生品,并且以“葚是美妙”为中心,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桑葚系列品牌,扩大市场销售,开展“新零售”模式,将村民的收入最大化。

嘉兴南湖学院“葚是美妙”小队赴义乌张家村调研日志

张家村桑葚发展思路图

-END-

嘉兴南湖学院“葚是美妙”小队赴义乌张家村调研日志

图文来源|参赛团队

编辑|参赛团队

责审|刘亚辉

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秘书处 转载请注明

欢迎来稿:新闻稿&抖音短视频秀米投稿请附上团队邮箱

邮箱投稿请发word文档附图片,图片请另发原图2M以上

请关注大赛微博“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

大赛官方抖音“云播播”(乡村文化旅游)

嘉兴南湖学院“葚是美妙”小队赴义乌张家村调研日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