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改掉你“好为人师”的病

 格武致知 2021-10-21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例如经常会有所谓性格直爽、心直口快、总喜欢对他人评头论足的好为人师的说教者。他们在开口前往往喜欢加一句“我这人说话直,你别见怪啊”。这就像是一句免责声明,意识如果被我接下来说的话中伤的话,那也是你的玻璃心不够坚硬,可怪不得我啦。随后就开始了各种指责、吹毛求疵甚至人身攻击的不和谐言论,总之会说出一大堆不中听的话。

对于这类人我们多数不太愿意与之太过深入与紧密的交往,原因就在于他们往往站着说话不腰疼,喜欢站在道德与真理的高地上俯视他人,喜欢以长者或是能者的身份自居。虽然开口前已经给了对方所谓的“颜面“了,但仔细回想那也只是TA开口说话的口头禅罢了,并不表示他对听者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的。

这类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喜欢说教且不顾听着感受。在他们脑海里就觉得“我说的这些句句都是真理,你听不进去或者不愿意听,那肯定是你做人出了问题,你得反省啦.......

俗话说“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可见都是有去无回也无法收回的行为,因此,我们说话前必须先过脑再过嘴。

如果下次再有机会遇到这种以说话直让别人别介意的说教者,我们大可不用太过礼貌地回一句“不好意思,我不太喜欢听直话,如果你能委婉地说你就说,否则你可以不用说啦”。我想此时对方的脸会瞬间变绿、肺会气炸、心会憋疼、嘴巴抽搐地说“我拿你当自己人才会跟你说的,不是所有人我都愿意跟他说这些的”。言外之意就是“你别不识好歹、自以为是、听不进逆耳的忠言、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既然你这么不识好人心,我就不跟你说了。但不代表,我会就此放过你的,你身边的人我会跟他们说,你怎样怎样......,最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不尊重长辈,不识抬举,将来一定会......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充满着竞争的社会里,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我们确实渴望遇到能够给自己指明方向、指正错误的良师益友。就算我们渴望,我们也不会饥不择食,至少这个师与友字前面还是带着良和益的。也就是说,即使你说的都对,但我无法接受你说教的方式方法,更不能被你的人格所吸引的话,我们也会远离这样的师友。

或许我们更愿意接受那些具备自我认同的人格魅力的人的谆谆教诲。因为人格魅力是靠他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笔一墨所积累起来的公信力。它不会因为你是长辈、老师、领导或是客户的身份才会拥有的。它关于人格魅力、公信力、说话的方式和艺术以及说话者的动机和姿态。

正如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里说的那样“道理我们都懂,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这一生听惯了太多太多的大道理,小时候有父母长辈和老师的说教,长大了又面临着领导或是客户的说教。后来,我们渐渐明白,很多道理只不过是生硬的文字和干巴巴的句子而已,它虽然像真理一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无可辩驳的政治正确。但它却没法指导我们每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去做好每一个微不足道的决定,它更没法理解生活的像蝼蚁一样的群体们每一分每一秒的喜怒哀乐。

人生没有地图,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亮希望,一路寻找答案。这便是最真实的社会,最真切的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