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七成受访大学生自认会受到“网络暴力”影响 律师呼吁出台“打击网络暴力”相关立法

 小天使_ag 2021-10-21

10月17日,有通告称,2名上海游客10月15日在甘肃省嘉峪关市中医医院进行混检,结果异常,当地通知原地等候,但2人自行离开,通告发出后,跟帖中出现过激言论。

图片来源:网络

10月18日,媒体采访发现,“自行离开”说法不实,甘肃省卫健委工作人员表示,两人并非检测阳性后擅自出游,也未违反嘉峪关有关防疫规定。

“网络暴力”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此前,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共回收来自107所高校的2397份有效问卷。其中有88.44%受访者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群人凑热闹所产生的非理性行为;20.82%受访者认为自己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网络暴力事件的影响,包括情绪、说话方式等;56.70%受访者认为自己会受到部分影响;22.48%受访者认为自己基本不会受到“网络暴力”事件影响。

在“网络暴力”超话中,多名受害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有网友发文称因为玩游戏,自己的私生活照片被爆,在游戏平台被侮辱诋毁,私信骚扰甚至性骚扰不断,随后该名网友决定报警立案。

“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正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近日,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兆成上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交《关于全面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监管,进一步完善“网络暴力立法”的建议书》,呼吁出台“打击网络暴力”相关立法。

10月21日上午,周兆成告诉正观新闻记者,由于代理案件的原因,他见到很多案件当事人,自身遭遇被互联网关注后,往往会在网络上遭受极其严重的“网络暴力”伤害。

周兆成表示,“网络暴力”具有危害的扩散性、影响的广泛性、空间的虚拟性、行为的隐蔽性等特点,我国当前对“网络暴力立法”不完善,从而导致公安机关在打击“网暴”违法犯罪活动与人民法院惩治网暴犯罪“出现分歧”。“网络暴力”一旦构成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犯罪则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而提起刑事自诉被害人又面临取证困难的尴尬境地。从而在遭受“网络暴力”犯罪后,被害人往往会求助无门。如提起民事侵权诉讼,又存在网络平台承担连带责任过小,导致平台怠于履行企业主体责任。

因此周兆成呼吁出台“打击网络暴力”相关立法,建议加大对“网络暴力”责任主体的惩治力度,对情节严重的“网络暴力”行为入刑,严格落实网络实名制,加强对网络运营商的监督和处罚力度。

周兆成认为通过立法整治网络乱象、规范网络秩序,营造更加清朗安全的网络空间,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真正远离“网络暴力”的伤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