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3.1】土地分类

 粟英才 2021-10-21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的有关规定,结合库区实际情况和建设征地补偿费用概算的需要进行划分,土地分为12个一级类及相应的二级类、三级类。土地分类应反映土地利用现状,对于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用途的土地,只计一种,不重复登记。
(1)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耕地中宽度<1.0米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其中:
① 水田: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② 水浇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水浇地再分为一般水浇地和商业性菜地,其中商业性菜地指按照县级以上有关权限部门规划,连续三年以上常年种植蔬菜的耕地(一年只种一茬或因调整茬口安排种植蔬菜的,均不作为本办法所称的商业性菜地)。
③ 旱地: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旱地还应再按坡度分为25及以下、25以上两类。
④ 河滩地:是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作物的已垦河边沙滩地。
(2)园地: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达到合理株数70%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园地除按种植作物的种类分为果园、茶园、桑园、花椒园及其它园地外,还可将由水田改为种植多年生作物且耕作层未被破坏的土地,分为可调整果园、可调整茶园、可调整桑园、可调整花椒园及可调整其它园。园地还考虑按坡度分为25及以下、25以上两类。
园地上有一个或多个植株品种的,根据以下要求登记地类:
—— 园地上只有一个植株品种,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有收益的株数达到合理株数70%的,按照该植株品种登记地类。
—— 园地上只有一个植株品种,覆盖度小于50%且每亩有收益的株数小于合理株数70%的,不登记为园地,地上林木按零星树木调查。
—— 园地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植株品种的,以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有收益的株数达到合理株数70%的植株品种登记地类;有多个植株品种符合要求的,按照经济价值高的植株品种登记地类;所有植株品种均不符合要求的,分别计算该地块范围内各植株品种的数量占对应树种合理株数的比例,按照比例最大的植株品种登记地类。
园地合理株数依据相关规程规范、文献资料,结合建设征地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拟定。主要园地合理株数依据表5-10。
① 果园:指种植果树的园地,调查时按种植品种分类登记。
② 茶园: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③ 桑园:指种植桑树的园地。
密植桑园:种植密度高的桑园,一般每亩种植株数在1800~2000株。
平地桑园:按照“6215”种植模式,种植在6°及以下缓坡地上桑园。
坡地桑园:种植在6°以上坡地上桑园。
对于田埂上大量种植桑树的耕地,通过测算其种植桑树的田埂系数,将种植桑树的田埂折算成可调整田埂桑园地的方法进行登记,其中的耕地地块面积和可调整田埂桑园地面积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田埂系数=田埂面积/(田埂面积+净耕地面积)
可调整田埂桑园地面积=田埂系数×地块面积
耕地面积=(1-田埂系数)×地块面积
田埂系数按照分县抽样综合确定。
④ 花椒园:指种植花椒的园地,按品种分青花椒和红花椒。
⑤ 其它园地:指种植橡胶、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
(3)林地:林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林地根据用途可分为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等。
①有林地:指附着有森林植被且树木郁闭度0.20以上(含0.2)的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乔木林地指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竹林地指由胸径2cm(含2cm)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以上的林地。
②疏林地:指附着有乔木树种,郁闭度在0.10~0.19之间的林地。经济林、竹林不划疏林地。疏林地与有林地单独划分小斑,不划在一个小斑。
③灌木林地:指附着有灌木树种或因环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cm的小杂竹丛,以经营灌木林为目的或起防护作用,覆盖度在40%以上的林地。其中,灌木林带行数应在2行以上且行距≤2m;当林带的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度3倍时,应视为两条林带;两平行灌木林带的带距≤4m 时,按片状灌木林调查。
④未成林造林地:又可以分为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和封山育林未成林地两种。人工造林未成林地指人工造林当年成活率在85%以上或保存率在80%以上的林地;飞播造林后成苗调查苗木在3000株/hm2以上,且分布均匀的林地。封山育林未成林地指采取封山育林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后,不超过成林年限,天然更新等级在中等以上,尚未郁闭成林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
⑤苗圃地:指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不包括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种子基地等种子、种条生产用地以及种子加工与储藏等设施用地。
⑥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它无立木林地。采伐迹地指采伐后保留木郁闭度达不到疏林地标准、尚未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等级的林地。火烧迹地指火灾后活立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尚未更新或天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等级的林地。其它无立木林地包括造林更新后,成林年限前达不到未成林造林地标准的林地;造林更新到成林年限后,未达到有林地、灌木林地或疏林地标准的林地;已经整地但还未造林的林地;不符合上述林地区划条件,但有林地权属证明,因自然保护、科学研究等需要保留的土地。
⑦宜林地: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它宜林地。宜林荒山荒地指未达到上述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标准,规划为林地的荒山、荒滩、荒沟、荒地等。宜林沙荒地指未达到上述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标准,造林可以成活,规划为林地的固定或流动沙地(沙丘)或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等。其它宜林地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发展林地的其它土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