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具备这三种思维,学术性写作才有价值

 我最喜爱的宝库 2021-10-21
学界
中国人民大学·学界平台为广大学人提供编辑审稿及咨询服务。
1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人与人的本质不同,即是思维的不同。思维无影无踪,只能通过写作与表达传递。很多人苦恼于自己匮乏文采或者口才,但事实上,问题的关键出在思维上。只有想清楚,才能写清楚;只有想透彻,才能写透彻。如果说学术性写作的成果是因变量的话,那么作者的思维能力无疑是最为关键的自变量。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与科研经历,谈谈写作与思维的关系,以及好的学术性写作需要怎样的思维能力锻炼。

一、非认知能力:21世纪的核心胜任力
与其他专业的学科教育不同,写作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事实上,在现代性兴起之前的传统社会,写作就是教育的核心、主要手段和成果目的。在西方,写作教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修辞传统和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师徒对话模式;在我国,写作教育也可以追溯到诸子百家时期的百花争鸣和孔子对其门徒的私塾教育方式。传统社会,所有知识的习得方式,都是通过诵读经典,所有知识的生产方式,也都是通过本人书写或他者记录。会写作,就意味着有文化,有文化就意味着较高的社会阶层。遗憾的是,由于写作过于重要,以科举制度为代表的社会机制渐渐扼杀了写作的活力,应试写作技巧高于思想、形式大于内容,于是八股文盛行,知识阶层的思想生产渐渐枯竭。

无论是西方的启蒙运动还是中国的五四运动,都旨在激活社会的思维,创造出新的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在全球各个角落的社会革命中,写作都是思想传递和产生力量的前提。现代性由此拉开序幕。然而,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现代性本身也显现出弊端。从教育的角度,就是学科的分工愈发精细化、内卷化、工具化,曾经全面渗透在教育各个环节的写作,逐渐被挤入一个角落,塞进专属于它的学科格子中。在西方,文学批评和修辞学成为写作的专属格子;在我国,这个格子在义务教育阶段叫做“语文”,在高等教育阶段叫做 “中文”。这导致,非中文学科的大学生,通通觉得写作与自已无关,结果就是毕业论文临时抱佛脚,逻辑不通,漏洞百出。

西方教育界率先认识到写作对于高等教育重要且独特的价值。2002年9月,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成立了美国国家写作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Writing for American`s Families,Schools and Collages)。该委员会次年向国会递交了一份报告书,力陈在各级学校进行写作改革的必要,试图在全美范围内开展一场写作教育革命。此后,以耶鲁、哈佛、普林斯顿大学为代表的美国顶尖高校陆续建立了校级的写作中心,面向全校举办跨专业、主题式、浸润型的必修写作课,接受全校师生有关写作与沟通的咨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清华大学于2018 年9月率先推出针对大一新生打造的主题式、小班制写作课,并于2020—2021学年达到了全覆盖的目标。

二、逻辑思维:让你的文章骨架清晰、表意流畅
好的写作,其背后的思维质量必然也是理想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质量。那么,好的写作需要怎样的思维能力呢?

首先,是逻辑思维能力。早在亚里士多德撰写《修辞学》时期,逻辑(亚氏所谓logos)就是文辞的关键要素。就学术性写作而言,逻辑意味着问题清晰准确、结构合理顺畅、论证层层深入语句通顺流畅,既体现在宏观层面上,也反映在微观细节上。笔者经常在班上讲,逻辑感强的文章,就好比读者或者评阅人伸出一只手去,能够将文章的骨架拎出来、站住,且表意连贯清晰;而逻辑感差的文章,就好像一滩烂泥,令人无所适从。

试举几例。
A同学文章的标题叫做《社会疏离和心理压力:罕见病患者的又一折磨》(1),其文章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尴尬的罕见病现状、罕见 病患者的心理压力、罕见病患者的污名化、当下的希冀。

仅从文章的标题和结构来看,逻辑问题就比较突出。
首先,标题冒号前后的语言是矛盾的,社会疏离和心理压力是两件事儿,为啥后面归纳为“又一折磨 ”呢?

其次,如果说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分析罕见病患者的社会疏离和心理压力状态并提出对策建议的话,结构中显然缺乏有关社会疏离的内容;而罕见病患者的污名化,到底属于心理压力还是社会疏离,也无从判断;最后的“当下希冀",这个小标题起了等于没起,并没有凸显出最后一部分写作的目的。

上述是宏观上有逻辑问题,再看一个细节上的逻辑问题。B同学文章的标题叫《世卫组织将同性恋移除疾病的非医学原因》,文中有这样一句表述:“世卫组织在 1989年修改了 '健康’ 的定义,将其定义为'包括身体的、心理的、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良好’。这充分说明了世卫组织对同性恋的支持态度。”这是典型的逻辑跳跃: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的修改,并没有任何与同性恋联系的字眼,这如何“充分”地说明了世卫组织对同性恋的态度?前后半旬之间需要补 充信息,才能论证清楚。

那么,如何增强写作时的逻辑思维呢?有两个建议:
第一,任何时候,先制订详细的提纲、再着手撰写文章。很多学生之所以写作没有效率,写出来的东西像是N个小文章拼贴在一起,就是因为采用了错误的写作习惯,经常是准备写作了,打开一个WORD文档,一边想、一边写,写写再删删,写文章就像挤牙膏,这习惯很糟糕。

正确的做法是,先进行构思,思维导图可以、做PPT可以、在纸上写写画画也可以,总之把文章的主要脉络先梳理出来,列出详细版的提纲(请注意,不是大块儿的提纲,一现状二问题三对策这种),将会用到的写作素材整理好,再一气呵成地撰写。譬如笔者在撰写博士论文期间,每个月会制订月度写作计划,一般是完成一个章节,不管这个章节是3万字还是4万字,我通常真正的写作时间也就是两整天,其余20多天都是构思、找资料、再构思、再找资料,等逻辑都理通顺了,就安排连续两个整天,从早到晚写完。

第二,认真打磨主标题、节标题和开头结尾。很少人阅读学术文章,会逐字逐句地观看,更多时候人们首先会阅读标题、开头和结尾,对文章有总体上的把握。这些核心的部分尤其要花心思撰写,并能够体现文章的问题意识、主要脉络和核心发现。一般而言,这些部分都可以在学术性文章撰写完成之后,再进行“精雕”;特别是对千字数较长的学位论文而言,各级标题以及目录是否逻辑清晰,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评阅人对文章的判断。

三、共情思维:激发读者与作者的共鸣
古人有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亚里士多德不仅强调逻辑,也强调修辞中情感(pathos)的传达。很多人认为,学术性文章,重在严谨、理性、求实,似乎不需要考虑情感的表达。但事实上,情感的要素也是文章不可或缺的;或者更准确地说,学术性文章需要考虑到如何让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这就需要第二种思 维能力,即共情的思维能力。

能在学术界引起反响的优质作品,往往是共情的。譬如,苏珊·桑塔格的《疾病的隐喻》,作者旁征博引,不仅通过大量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结核病、癌症、梅毒、艾滋病等疾病隐喻的真实存在,也令读者深深感到,这些萦绕在疾病上的隐喻,不仅极大地加重了对患者的折磨,甚至于社会而言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的枷锁,从而想要加入破除疾病污名化的行动中。

再如,清华大学曾经发给本科新生的入校礼物《万古江河》,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许倬云深厚扎实的历史功底和文化底蕴,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

那么,如何增强共情思维能力、促进与读者的共鸣呢?亦有两个建议:
首先,在选题时,要深度挖掘文章的研究意义,不盲目追热点、蹭爆款我经常碰到一些初学者,当问他们为什么做某个选题时,答案是这个话题最近很热,学术发表很多。这种回答是令人沮丧的。在笔者看来,学术性写作的目的往大了说应当是为了解决真问题、往小了说也是为了回答自己感兴趣且困惑的疑问,单纯为了发表的学术文章,就算是写得像模像样、文质彬彬,也往往内核空洞,尤法引起读者的共鸣。笔者教授写作课两年,截至目前最让我动容的一篇文章,是一位同学撰写的有关乡村医生困境和出路的文章。该同学之所以做这个选题,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就是一名乡村医生,他目睹了父亲职业生涯的起起落落,心疼且困惑于父亲如今不被社会认可的边缘化角色,想要搞清楚原因。那篇文章尽管用词朴素,也绝不是什么学术热点,但就是有一股力量,带动读者去思考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

其次,早一点明晰自己的学术志向,不做走马观花、“处处留情”的学者。我经常鼓励自己的学生,如果通过写作,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就尽量坚持下去,在一个领域深耕发展。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可以更聚焦地积累研究资料、阅读经典和前沿文章,也可以让自己在某个领域的思考逐步加深,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为一体。

以笔者为例,我大约是在2005年前后就明确了做健康传播的研究志向,当时健康传播还是非常新鲜且生僻的学术概念,很多学者分不清健康传播、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科普之间的差别,我之所以义无反顾地投身这个领域,是因为我的导师李希光教授带领我参与了一场艾滋病感染者同伴教育的活动,那些感染者尽管遭受着巨大的社会歧视和道德压力,但仍然用最大的善意和坚强的笑容去帮扶身边感染艾滋病的同伴或者高危人群,让我第一次感受到生命最朴素的力量——如泰戈尔所说,生如夏花之灿烂。至此我投入健康传播研究16年,绝大多数的作品都是健康传播相关,且每一篇写作时都保有巨大的热情。

四、批判性思维:做独立自主的学术人
清华大学写作课以16人的小班为单位,全校开课老师超过30人。尽管每位老师讲授的主题有所不同,每个主题也有自己特色的参考书单,但唯有一本书是所有开课主题共通的,那就是朱迪丝·博斯的《独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独立 自主的批判性思维意识,是所有授课老师达成共识的目标。

英语批判的(critical)的词源是希腊词“kritikos”,意思是分辨力、决断力和决策能力;所谓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强调的是学会如何思考、而不仅仅是思考什么(2)。有些学生对批判性思维有错误的理解,以为就是特立独行、处处质疑。事实上,批判性思维并不是鼓励怀疑主义,而是鼓励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说,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学生并不会将所有找到的文献奉为圭杲,理所应当地采纳已发表文献的观点;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同辈和晚辈的学术成果嗤之以鼻,不以为然。相反地,他/她会形成一种鉴赏和分辨的能力,有所选择地汲取已有文献的养分,并恰当与学术界开展对话。

批判性思维对学术性写作至关重要,其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选题方面,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不会盲目跟风、照猫画虎,他/她会建立自己的问题意识,且专心在某一个领域深挖下去,作品能够体现价值导向和人文关怀;

其次,在应用理论和方法方面,不会花里胡哨、炫耀卖弄,而是能够结合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选择最恰当且自洽的研究设计,获得丰富的一手资料;

第三,在文献对话方面,不堆砌资料,既兼顾经典、又考虑前沿,不卑不亢,有理有据;

第四,在论证方面,可以层层深入,透过现象触达本质,得出的研究发现和文章结论,不是看到题目就能想到的答案,而是让读者有种酣畅淋漓、恍然大悟的阅读体验;最后,在遣词造句方面,不追求故弄玄虚的“ 翻译腔 ",简洁、直白、有力、流畅,让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专家都看得明白,并留下深刻印象。

如何能够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呢?有一条简单易行的建议,那就是在写作中建立元思维(meta—thought) 的意识。所谓元(meta— ),原意是在……之上,在物理现象(physics)之上去思考,就上升到了哲学,即所谓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具体到元思维,就是在思维之上的思维,简单来说就是知觉自己思维的过程,并对这个过程进行再思考。就好像一个人灵魂出窍,飘到自己的头顶上,去观看审视自己创作文章的过程。

在笔者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文章面批的时候,会经常通过这样一些提问,启发学生的元思维:
请你回忆一下,为什么你要做这个选题?
为什么你会起这样一个标题?
为什么你要选择这几篇文献?
为什么这篇文献在你文中出现的频率最高?
为什么你先论述这个部分,而不是那个部分?
你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为什么不是第一、第三和第二的顺序?
为什么你会这样表述你的结论,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你的结论,还可以怎么说,这两种说法你觉得哪个更好?
……等等。

很多同学会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是因为初学者十之八九把稿子 憋 完就交差了,甚至不会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当 他们重新回忆自己写作的过程时,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思维的混乱和随机,比如列出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之间就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再比如反复引用的文献 也不是什么精挑细选的材料,只是因为它是检索关键词后排在第一的文章而已。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同学,当重新梳理一遍自己构思和写作的过程——即开展元思维之后,文章中百分之七十的问题都可以自己识别出来。这一点至关重要,毕竟,真正的顶尖研究者其实是孤独的,他们必须自己指引自己。

思维是写作的翅膀。没有逻辑思维、共情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加持,写作就无法驰骋天地,激昂文字,纵情翱翔。“天下文章一大抄,看谁会抄不会抄” 这种流行的说法是误 人子弟的,会扼杀研究者的思维能力,让写出来的文章失去灵魂。知识阶层的生产停滞,社会也就裹足不前。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某种意义上,人类之所以写作与沟通,就是因为这是让思维与思维交汇的唯一通路。思维是自由的,写作才有价值。

注释:
(1)注:本文中的举例,若没有说明读者,或标注出处,均是本人教授写作课上的同学习作。再次对所有选修本人写作课的同学,尤其是本人文中举例涉及到的同学,表示敬意和感谢。
(2)朱迪丝·博斯:《独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第2版),岳盈盈、翟继 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6页。
来源丨《新闻与写作》2021年第8期
作者丨苏婧,作者系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中心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