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壮哉三将军 (上)

 愤怒的石头999 2021-10-22

Image

连载

《血铸山河 ——桂林抗战实录》

Image

阚维雍,原名庆福,字伯涵,1900年8月29日出生于广西柳州的一个书香之家。他自幼聪颖勤奋,性情忠厚,深得父亲阚宗骃的喜爱。他未满4岁,母亲钟氏便不幸病故。父亲无奈,只得将他与尚待哺乳的妹妹托付给二叔母冯氏抚养。

阚维雍7岁那年被父亲送入私塾开蒙,希望他将来能以书礼传家,忠义继世。次年,他进入马平县两等小学就读。

阚维雍恪守家训,勤奋读书,并深受文天祥、岳飞等民族英雄的激励和鼓舞。1914年毕业于两等小学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南宁模范学堂。1917年毕业赴广州考入医科学校,希望做一个治痛救人的医生。

无奈时值军阀混战,局势动荡,不久他只能辍学回柳州,在家自学三年。这其间他博览群书,为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学识基础。


Image

△1935年 摄于南宁西乡塘

“五四运动”爆发后,大大激发了阚维雍的爱国热情。他决心“改习武事,欲挥虏阳之戈”。当年,年轻的阚维雍考入南宁广西陆军讲武堂工兵科。他学习勤奋,第二年便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1924年,孙中山委任李宗仁为广西绥靖督办兼第一军军长,阚维雍因是南宁讲武堂毕业的高才生被李宗仁录用,被委任为军部机要参谋,并先后参加了消灭旧桂系陆荣廷、沈鸿英,以及抗击滇军进犯广西的历次战役战斗。

1926年春,阚维雍调到国民党南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简称南宁军校)工作,先后担任队副、区队长、教官、工兵队队长等职。南宁军校创立之时,革命空气比较浓厚,阚维雍积极宣传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土豪劣绅的革命纲领。他对学生总是和颜悦色,循循善诱,很受大家的尊敬。他为人正直,作风廉洁,他还经常给学生讲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的故事,勉励大家为国家民族效忠。

1929年,阚维雍调任国民党桂系第7军第15师参谋处上校处长。次年7月,他又升任第7军司令部参谋处少将处长,8月任第7军第19师少将参谋长。

1932年11月,阚维雍被选送到南京陆军工兵专科学校第一期深造。1933年毕业后,他奉命担任第15军工兵营营长。1934年,阚维雍被委任为军校工兵队兼交通队上校队长。第二年10月,他又被委任为第四集团军司令部通讯兵团上校团长。1936年升任第四集团军交通兵团少将团长,1937年改任第五路军司令部交通处少将处长兼通讯兵团团长。1939年,阚维雍考入贵州遵义国民党中央陆军大学乙级将官班深造。他具有丰富的军事知识,对工兵专业造诣颇深,且博学多才,不仅琴棋书法、吹拉弹唱都有一手,而且文笔流利,在军中享有“儒将”的美称。他曾撰写《天下危注意将论》一文,引经据典,阐述精辟,受到白崇禧的赏识并传令嘉奖。

1940年4月,阚维雍率部参加了桂南昆仑关之战。1942年,调任第31军131师少将师长,担负桂西南防务。他根据战争的需要,经常组织实兵对抗演习,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并利用点滴时间自学了日语、英语和越语,达到了能会话、会翻译的水平。因而,他曾多次破译日军的密电码,制止了日军的偷袭和进攻,并将计就计取得了辉煌的战果;编写了《越语入门》小册子,辅导部属学习越语,以备以后作战之用。

1944年秋,日寇在太平洋战场上接连失利,遂调集大军沿湘桂线南犯广西,妄图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以继续负隅顽抗。在此严重时刻,阚维雍奉命率部从驻地钦州、防城徒步开赴桂林。途经柳州,他顺路回家看望,这时他的双脚已经红肿,并开始溃烂,亲属劝其休息一两日再走,但他求战心切,仅停留不到一小时便挥师继续北上。

1944年9月中旬,阚维雍率第131师抵达桂林,负责桂林城东、城北两面的防守,第46军的第170师则担负城西、城南两面的防务。当时敌人正面兵力多达6个师团约10余万人,而守城部队只有两个多师不到3万人。当时,不少将领认为以如此微弱的兵力去抵抗装备精良的日寇重兵集团,无异于以卵击石,根本不可能完成“死守三个月”的任务。有的人甚至于桂林保卫战还没打响,私底下便做好了逃跑的准备。

Image

△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教官阚维雍全家福

面对敌我双方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阚维雍并非视而不见。然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曾对一些好友说道:“作为一个军人,只有服从命令,与桂林共存亡。”既然如此,阚维雍当然不会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他日以继夜地督导部属抢修工事,并深入各部队,勉励士兵奋勇杀敌,誓死保卫桂林。10月4日,他在给五叔宗骅的信中说:“不独不怕敌人来攻,正恐其不来攻。”因为“桂林天险,加以工事完成,真所谓金城汤池……官兵战斗意志旺盛,此战确有把握。”同日,他在给其妻的信中说:“此次保卫桂林,大会战不日即可开幕,此战关系重大,我得率部参加,正感幸运!不成功便成仁,总要与日寇大厮杀一场也。”他勉励妻子:“家无积余,用度极力节省,如何寒苦,亦当忍受,抗战胜利在望,生活总有解决办法也。”其忠诚报国之壮志和廉洁奉公之衷情,溢于言表。

10月下旬,日寇完成了对桂林城的合围,在外围“机动作战”的第175师和第188师仅晃了几枪,便不见了踪影,桂林城防守部队孤军奋战。日寇于10月31日上午开始发动进攻,攻击的重点是便是阚维雍131师防守的东、北两面阵地。次日,日寇又出动大批飞机、重炮和坦克与大量步兵,猛烈攻击北门至甲山及漓江东岸第131师391、392、393团前沿阵地。阚维雍不畏枪林弹雨,亲临前线,指挥第392团顽强抗击,多次打退敌人的疯狂进攻,敌人在我方阵地前弃尸无数,落荒而逃,但在敌优势兵力的猛攻下,我131师部队伤亡也十分惨重,阵地逐步被敌蚕食。东面的敌40师团攻占屏风山后,即对普陀山、七星岩、月牙山阵地实施猛攻。防守漓江东岸的391团官兵顽强抵抗,重创敌军,最后不得不撤入七星岩内,继续抵抗。敌人在久攻不下,劝降无效后,竟惨无人道向该团团部所在地七星岩内施放毒气并喷射火焰,第391团八百多名官兵壮烈殉国,不屈的枪声戛然而止。

1944年11月8日,日寇集中优势火力,摧毁了中正桥以北至伏波山的沿江我131师阵地,第393团伤亡巨大,余部被迫退入城内,继续与敌浴血奋战。1944年11月9日,大批日寇渡过漓江,向桂林城内发动全面进攻,阚维雍指挥退入王城内的官兵继续顽强抵抗。下午4时,桂林城防司令韦云淞在铁佛寺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当晚午夜弃城突围。阚维雍认为国人对桂林保卫战寄予厚望,部队虽然损失很大,但仍有一定实力,尤其170师,部队还比较完整,因而慷慨陈词,主张调整部署,改变战法,继续抵抗,恪尽军人卫国保土之责。韦云淞急于逃命,顽固加以拒绝。阚维雍义愤填膺,慨然离开会场。晚饭时,城防司令部参谋长陈济桓、副参谋长覃戈鸣等与阚维雍举杯预祝突围成功,阚将军斟满一大杯酒,一饮而尽,坦然地说:“来生再见!”众人不禁愕然。

当晚7时许,阚维雍返回师部,心情极为沉重,自己不能违抗上司的命令和忘记军人守土抗战的职责,弃城逃跑何以对得起牺牲的将士和全国人民?他决心自戕殉职,以践报国誓言。于是,他当即召集师直各处室主任、各直属连长和有关人员布置突围。阚维雍师说:“我坚决与桂林共存亡,假如我死之后,由副师长,参谋长指挥……”他还说:“我去拿茶杯喝茶再说。”他又到电话机房去拿茶杯,不到一刻,忽然闻枪声一响,他的副官李耀文和大家奔入房内,见他倒在地下已不能说话了,他是用手枪朝太阳穴打了一枪而死的。

阚维雍自戕殉国,时年44岁,履行了自己与桂林城共存亡的誓言,表现出了一个抗日志士的伟大民族气节。

桂林广播电视报·漓江周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