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陵随葬坑再现“玄甲铁军”,千余件“石质铠甲”用途成谜!

 zjshzq 2021-10-22

01、惊现石铠甲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考古人员在秦始皇陵外城东南部发掘了一处陪葬坑。让所有人“欣喜若狂”的一幕出现了!

上千件秦帝国士兵的“铠甲”和“头盔”静静躺在坑内, 距今已经两千多年!

这个陪葬坑被标号为了“K9801”号。它的面积大约在13689平方米(连同四个斜坡门道),是秦始皇陵城垣内所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陪葬坑。

陪葬坑口距现地表0.3——4米,坑口至坑底深约3.5——4.5米。

考古人员发现,坑内堆积着大量的石质铠甲和头盔,你没有看错:是石头片做成的盔甲!

图片

在我们对古代盔甲的印象里,似乎从来没有看到过有哪位力大无穷的“猛人”会身穿石铠甲上阵杀敌的!

石头本就笨重无比,且有棱有角并不适合冷兵器时代的近身肉搏战!那这些出自秦始皇陵陪葬坑的“石盔甲”岂不是“古怪至极”?


图片

02、复杂的工序

根据考古专家的测量研究,陪葬坑中的石盔甲的“甲片”都是由青灰色石片组成,甲片质地为青灰色略质地细密的石灰石,呈层理状。

甲片主要有长方形、近方形、舌形、等腰梯形、圆形几种,另外还有一些异形甲片,可能涉及到特殊部位的专门设计。

甲片上钻有一些圆形或方形的小孔,用扁铜条连缀在一起。甲片未被叠压的边上还有一道瓦棱,起美观作用。

图片

为了让笨重的石甲片更好地与人的身体部位贴合,专家还在甲片上发现了轻微被打磨过的弧度……

根据专家的测算,一件完整的“石甲胄”平均需要600片甲衣片,按照每人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计算,需要工时344—444天,也就是说,制作一件甲衣,需要一年的时间!

这些出土的甲衣也分有等级,大概为士兵甲、军官甲和将帅甲三类。等级越高的甲衣,其需要的甲片和其他制作工艺越精良。

这一次的试掘方面积仅仅145平方米,就发现了石质铠甲约87领,石胄约43顶。按照这样的密度推测,这座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陪葬坑内,“石盔甲”的数量可能有几千套、甲片也有几百万片……

秦始皇陵建造时期规模的史无前例,再一次从“石盔甲”陪葬坑完美地体现出来!

03、玄甲铁军

根据史料记载,在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均已经拥有数量庞大的重装部队——“甲士”。这些身穿着“刀枪不入”铠甲的士兵们,成为开拓国土发展军事实力的最佳“武器”!

1995年,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墓之中,便发掘出土了一批罕见的西汉早期'玄甲',因被盗扰而残散成近万块铁甲片。

图片

随后,经过近五年的时间,考古专家们不仅首次成功修复了我国汉代第一顶铁胄实物原件,而且还复原出4件不同形制的铁盔甲和2件铁胄,实现了我国古甲胄文物研究领域中的新突破!

据此,专家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甲胄主要以皮革制作,但也出现了铁甲胄,到西汉中期,铁甲胄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

图片

而这一次从秦始皇陵随葬坑发现的“石甲胄”,正好处于皮质甲胄向铁甲胄转换过渡的中间时期,其研究价值巨大……

那么,这些石铠甲到底仅仅是秦始皇的随葬品,还是真正的战场武器呢?见仁见智!

有一种说法是“存在即是合理”。秦始皇确实依靠这些具备超强战斗力的军队,势如破竹统一了中国,创下了天下无双的霸业……

老祖宗们的智慧,我们还是不得不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