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主要内容
一、HTTP是什么 1、概述HTTP 全称是 2、特点
二、URL详解 1、简介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是统一资源定位符的简称,有时候也被俗称为网页地址(网址),如同是网络上的门牌,是因特网上标准的资源的地址 2、基本组成通用的格式:schema://host[:port#]/path/…/[?query-string][#anchor]
举个例子:
再来张比较直观的图 三、HTTP 之请求篇 HTTP 的请求报文分为三个部分:请求行、请求头、请求体 1、请求行请求行(Request line)分为三个部分:请求方法、请求地址和协议版本 请求方法HTTP/1.1 协议中共定义了八种方法(也叫“动作”)来以不同的方式操作指定的资源
其中,最常见的是 GET 和 POST 方法,如果是 RESful 接口的话一般会用到 PUT、DELETE、GET、POST(分别对应增删查改),这里附上一篇有关 REST 的文章 什么是 REST 2、请求头请求头可用于传递一些附加信息,格式为: 请求和响应常见通用的 Header
常见的请求 Header
请求体请求体(又叫请求正文)是 post 请求方式中的请求参数,以 key = value 形式进行存储,多个请求参数之间用&连接,如果请求当中请求体,那么在请求头当中的 Content-Length 属性记录的就是该请求体的长度 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HTTP 请求的请求体有三种不同的形式 第一种:移动开发者常见的,请求体是任意类型的,服务器不会解析请求体,请求体的处理需要自己解析,如 POST JSON 的时候就是这类 第二种:第二种和第三种都有固定的格式,是服务器端开发人员最先了解的两种。这里的格式要求就是 URL 中 Query String 的格式要求:多个键值对之间用 第三种:第三种请求体被分成多个部分,文件上传 时会被使用,这种格式最先是被用于邮件传输中,每个字段/文件都被 boundary(Content-Type中指定的)分成单独的段,每段以 区分是否被当成文件的关键是 四、HTTP 之响应篇 HTTP 响应的格式上除状态行(第一行)与请求报文的请求行不一样之外,其他的就格式而言是一样的,但排除状态行和请求行的区别,从 Header 上还是可以区分出 HTTP 请求和 HTTP 响应的区别的,怎么区别就要看前面的 Header 啦 1、响应状态行状态码状态码(就是上图中的响应码),如果想查看各种状态码具体的含义,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HTTP状态码对照表,当然这么多状态码要想全部都记住的话,还是比较困难的。 在平时我们只要记住这些就差不多了
2、响应头响应头同样可用于传递一些附加信息 常见的响应 Header
3、响应体响应体也就是网页的正文内容,一般在响应头中会用 Content-Length 来明确响应体的长度,便于浏览器接收,对于大数据量的正文信息,也会使用 chunked 的编码方式 参考的文章你应该知道的 HTTP 基础知识 与之相关 日 更 精 彩 微信号:code-xiaosheng 公众号 「code小生」 |
|
来自: codingSmart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