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夜随感

 鹤青白裔 2021-10-22
大理的太阳,比北方的要大一些,毒一些,农民黝黑的皮肤是最好的写照。

见一个人,聊一会儿天,喝一杯茶,收到一份精致的礼物,交一个朋友……以上种种,都源自于十多年前以及现在的一位老师——山虫。


敬佩一个人,始于才华,而忠于人品。初识山虫,是在上小学的时候,那时我大概十来岁。当然,那时他还不叫山虫,我也不叫小杨。大抵是因为我还小,当时我们并未有过多的交集,一直维持着一种关系:他是老师,我是学生。

后来,聊天中得知,他作为老师的身份与我一同进的中学,至今在母校授业已九年有余。或是缘分使然,教文科的他,独有一套教学方法,我自然也能在他的引领下顺藤摸瓜,找到一把把钥匙,自己常常编一些顺口溜之类的来记忆历史,无疑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方法。由此,我开始接触到了诗词,并经常自己写一些不成文的东西,他偶尔也会指点一二,奈何至今,我仍未习得精髓所在,惭愧!

当时,在学校里,学生间都以能得到山虫的字或签名为荣,包括我在内,因为我也是“一班的”(一般人)。一支一块钱的毛笔,一张旧报纸,他在黑板上写,我在下面“模仿”,书法启蒙之门就此打开。此后,再离不开笔,课间休息拿出本子也要写上几笔,吃完饭等同学的时候,看碗底还剩一点儿油,又拿筷子写几笔,外出旅游也要带一本稿纸,在坐车途中也免不了画几笔……


或许,热爱书法的人,都有那么一段沉迷于笔墨之间的时光,漫无目的,只是写。

在写字方面,我不喜临帖。这也是我习书八年以来,一直深受诟病之处。后来写的稍好看一点儿,便到处为同学题字,留下不少“墨迹”,现在回头看来,不禁羞愧。之后,逐渐意识到不足,开始临习颜、柳二家之字,从此,便再不轻易为人题字,自娱自乐,足矣。

其间,接触过各种:篆刻、格律、梵文、藏语、维语……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以上种种,你我大抵相同。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连拍照也开始有了束缚。

早晨起床,翻看手机,发现“对方开启了朋友验证,您还不是他(她)朋友”

。我追求自由就如我爱民谣一样,独立的个体,应该有独立的思想。我不知道,书读多了身体是不是会分泌出“迂腐”的气息,所以古代才有“穷酸”一词。不在体制内的我,不想处处被生活缚住手脚。


从小,并不喜欢所谓的“官匪之气”,到如今,愈发讨厌人们所带的“奴性”,在学校抑或在外边,本人是极其厌恶“官僚主义”的,因此,以上发生的事,便也习以为常。

记得一句话:“我们的职业已被社会捆绑得很紧,我不想连精神都贱卖”。

骨子里流淌的血和信仰,告诉我,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道不同,则自然不相为谋。


当年,在北大的讲台上,辜鸿铭先生讲过:“我的辫子长在脑后,诸公的辫子长在心头。我的辫子是有形的,诸公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正如,虫一直未下笔的小说《一条不愿吃屎的狗》中,众狗都以吃屎为生计、为荣,而那条不愿吃屎的“黑狗”最终被活活饿死。“黑狗”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自己,宁可饿死,也不愿随波逐流!

虚伪,在某些时候,或许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勇于说自己虚伪的人,恰恰是最真实,最有温度的人。而往往虚伪的,是那些高谈阔论的皮囊。


弱小的人,
才习惯嘲讽与否定;
内心强大的人,
从不吝啬赞美与鼓励。
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顺带,聊一下我们的乡村教育。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对此,最有发言权。教育资源虽然不断在日益优化,但也面临种种问题,城乡之间仍然存在着差距。一方面,是教师的“良莠不齐”,另一方面,教师人才引进只能满足日常课程要求,学生无法在其他方面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教师,拼命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去城里接受教育的原因,他们,早已在先前洞悉一切。


升学率并不高的中学,只能培养出三成不到的孩子,去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当然,并不是说剩下的七成孩子将一事无成,也不是在说老师的教学方法有问题,但是,不得不承认,七成孩子中有四成已经结束了此生的学习生涯。固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之前我也已说过,多让孩子读一点儿书,始终是好的,哪怕他今后一事无成,他也可以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与身正之间并不能划等号,我接触过上百个不同的老师,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专职教授,有的是代课老师,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徒以学高而自傲者,并不少见,更甚者,学不高而仍好为人师亦比比皆是;真正难得的是后者——身正为范,我不清楚,一个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我只知道“师范”自古应该是一组相互依存的词。

为人师者,以上诸如此类,皆不可取!


熬夜,已然成为一种常态。只有守规矩的身体和独立的思想,才能写出一些独特的文字,年轻人的思维应该是发散式的,我读过的书不多,但九年义务教育,对我来说,勉强还算成功。

鲁迅先生说:
纵令不过一洼浅水,
也可以学学大海,
横竖都是水,
可以相通。
几粒石子,
任他们暗地里掷来,
几滴秽水,

任他们从背后泼来就是了。


十余年来,发生了很多事,无法触及到的灵魂,只能奠念。

《独坐菩萨岩》:“有些事,是记不起了。有些事,记不清了。有些事,记错了。有些事,本来记得,但还不敢写出来,等内心再强大一些吧”。


文字:小杨

摄影:山虫、次仁琼达、雷思雨、小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