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逸周书》释意】……武称解第六

 克谐达功 2021-10-22

武称解第六/为何兴师动武


【原文】大国不失其威,小国不失其卑敌国不失其权。岠险伐夷,并小夺乱,O强攻弱而袭不正,武之经也。伐乱伐疾伐疫,武之顺也。贤者辅之,乱者取之,作者劝之,怠者沮之,恐者惧之,欲者趣之,武之用也。美男破老,美女破舌少淫图破O,淫巧破时,淫乐破正,淫言破义,武之毁也。

【释意】处于“难以夺取大国的威望,而小国固守其谦卑,所有对立国家又势均力敌”的局面下,利用有利地势,铲除游弋势力,吞并其土地民众,消灭弱小混乱区域,充实自我实力。敢于以强胜弱,突袭行为不端,这是动用武力的天经地义。征讨扰乱不宁的地方,征讨憎恶积怨的地方,征讨疫情泛滥的地方,这样动用武力是顺天应时。贤德良善的地方去帮助他们,祸乱不断的地方去吞并他们,犯上作乱的地方去阻止他们,懈怠没落的地方去督促他们,惊恐不安的地方去恐吓他们,主动示好的地方去愉悦他们,这可以作为动武的起因。男人崇尚虚伪奢华,国家将失去依靠;女人热衷虚荣艳丽,必定招致讥讽唾骂。欲望繁多必定难以专心致志,贪图乖巧极致必定错失良机,纵情取乐难以品尝中正愉悦,口无遮拦容易招灾引祸,这一些都是动用武力容易导致失败的因素。

【原文】赦其众,遂其咎,抚其O,助其囊,武之闲也。饵敌以分,而照其储,以伐辅德,追时之权,武之尚也。春违其农,秋伐其穑,夏取其麦,冬寒其衣服,春秋欲舒,冬夏欲亟,武之时也。长胜短,轻胜重,直胜曲,众胜寡,强胜弱,饱胜觊,肃胜怒,先胜后,疾胜迟,武之胜也。

【释意】厚待敌对方的大多数,怂恿他们犯错误,笼络他们人心,对他们问寒问暖,这是动用武力的离间计。设法分化敌人内部势力,特别关照他们的皇亲国戚,征讨铲除他们的辅助帮手,不失时机地消灭他们,这就是动用武力的权谋之计。春季让敌人错过农耕时机,秋季抢夺他们的粮食收成,夏季收割他们的麦子,冬季夺取他们的棉衣;春秋季节采取行动,要沉稳迟缓、相时而动,冬夏季要不失时机迅速行动,这是动用武力在不同季节的时势需要。长兵器胜过短小,轻车简从胜过辎重繁多,理直气壮胜过理屈亏心,人数众多胜过人手不足,强壮胜过弱小,饱食者胜过饥饿难耐,沉着理智胜过暴怒烦躁,这一些都是动用武力获取胜利的常识。

【原文】追戎无恪,穷寇不格,力倦气竭,乃易克,武之追也。既胜人,举旗以号令,命吏禁掠,无取侵暴,爵位不谦,田宅不亏,各宁其亲,民服如合,武之抚也。百姓咸骨,偃兵兴德,夷厥险阻,以毁其服,四方畏服,奄有天下,武之定也。

【释意】追逐溃逃的乌合之众,不必多虑拘束;追逐穷途末路的败军,必须谨小慎微,但精疲力竭者总是缺乏战斗力,这是动用武力追逃歼敌的法宝。战胜敌人后,要旗帜鲜明地公告天下,禁止抢掠和残害生命,敌方的爵位官吏不要触动,家居田产不要侵占,让敌方民众安宁生活,他们就会顺服合作,这是动用武力的安抚策略。百姓大众是国家的骨干基石,偃旗息鼓,立德安邦,清理路障险途,毁掉兵刃战具,四方民众心悦诚服,才是真正拥有了天下,这才是动用武力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和目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