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孩子被欺负却不敢告诉父母?背后真相让人心酸

 KaDa故事 2021-10-22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挺扎心的报告。

报告针对20870个中小学生,调查孩子和父母沟通交流的情况。

结果显示:只有26.73%的中小学生表示有了心里话最想告诉的人是父母,并且这一比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

为什么孩子越长大,越不爱跟父母沟通?

是孩子没需求吗?

不是的。孩子越长大、面对的事情越多,越需要有一个出口,能交流、能探讨、能宣泄情感、能得到建议。

只是父母,不是他们心中所认可的那个“沟通对象”。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

“未成年人的问题都是滞后的,当你发现孩子很难管的时候,其实问题早就已经出现了。”

同样,孩子对父母心门紧闭,是不良沟通经年累月的结果。

亲子沟通常见误区

有一档节目叫《少年说》,邀请孩子站在校园的天台上,像楼下的师生和家人喊出自己的心声。

不夸张地说,里面几乎展示了所有“不良沟通”的范本。

归根结底分为两类:一类是父母的陪伴缺位。

➤孩子想开口时,我们捂住了耳朵。

高三的贺振宇,从小就被外出打工的父母寄放在姨妈家,经常被姨妈家的两个哥哥欺负。因为寄人篱下,只能默默承受。

但父母后来知道了还是无动于衷,让他彻底寒了心,从此不愿再多和父母联系。

另一类更为常见:父母时刻陪伴在孩子的身边,为了孩子殚精竭虑。但因为种种不当的教育方式,堵死了孩子想沟通的路。

➤总是打击、指责孩子。

初一的小姑娘袁璟颐向妈妈呐喊:别再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了!

她说妈妈总拿自己跟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全联盟第一的学霸女同学比较。每次成绩出来,都拿她最差的说事,却从来看不到她的优秀和努力。

然而,面对女儿好不容易说出口的委屈和痛苦,妈妈却完美地避开了重点:

“我认为我是比较客观的……你没有领悟到重点……

不打击你就有可能有点飘……有些东西你一定要改……”

一句句“我认为”“我觉得”,让小姑娘最终还是哑口无言,掩面下台。

➤一点小事就上价值,总想借机教育孩子。

这位妈妈的聊天方式,估计很多人也有共鸣,那就是:联想特别丰富。

有次,小姑娘衣服没有叠好,妈妈就开始说个不停:

“衣服都叠不好,那学习怎么能好?学习不好,以后怎么考好大学?考不上大学,以后能干什么?”

所以,每次和妈妈聊天,都以女孩不想说话告终。

这位妈妈一定能言善道,但她却一点也不会和孩子聊天。

➤家长永远是对的。

另一个小姑娘叫唐瑞琪。她的问题是:因为妈妈有个未竟的音乐梦,所以从小培养她学小提琴,未来走艺术道路。

但唐瑞琪自己却坚持以学业为主。

小姑娘想必已经在心中打了无数次草稿,说得有理有据:

女儿的本意,是妈妈对自己的控制太多。

但听到女儿这句“妈妈,难道你比我还要了解我自己吗?”台下的妈妈点了点头,搬出了“莫扎特效应”。

说完还目光炬炬地反问孩子:“你说说学小提琴好不好?”

妈妈的强势态度,让女儿不敢反驳。

如此种种,难怪孩子的沟通欲望会不断减弱。

当孩子一次次地失望,最终拒绝与父母沟通,或许只是因为:他真正的感受,从未被父母看见。

如何跟孩子好好说话

所以,想要解决亲子沟通的问题,最关键的不是学习一些所谓的“话术”,而是放下我们的“改造欲”,看见孩子真实的诉求。

怎么做呢?最重要的一点:

别急着发表看法和建议,先听孩子说。

心理学有个词叫“积极倾听”

意思是:父母不对孩子的话发表任何意见和判断,既不要批评也不需要赞美,既不去分析也不尝试给出解决方案。

整个过程中,我们只需要认真倾听,跟着孩子的节奏附和几句:“真的呀?”“继续说,我听着呢”……鼓励孩子分享地更多一些。

这样可以始终让孩子保有话语权,敞开心扉地倾诉自己,也传达了对孩子的接纳和尊重。

而且大家试一试会发现:

当我们专注倾听而不是急着给意见时,可以看到孩子如何思考、如何分析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这个过程,会让孩子更加独立自主,有责任感。

而且,当我们专注倾听孩子,孩子反而愿意来问问我们的看法——当某个人乐意倾听你的观点时,你才会更愿意倾听他的观点,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除了倾听,亲子沟通还有一个关键点:立场。

不是我想要解决你什么问题,而是我们一起去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和孩子,应该是站在一边的。

另外,在沟通的时候,多描述,少评判

举个例子:孩子上学时说好了放学就回家,但是回家晚了一小时,并且没有打电话。在我们沟通这件事的时候:

“你离开学校之后没有按时回家,也没打电话说你要晚回来……”这是描述。

“你不打电话说一声,一点都不考虑我们的感受。”这就是评判了。

亲子沟通有一个最佳公式:描述行为——表达感受——告知影响,然后和孩子一起商量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个被称为亲子关系专家戈登博士“我一信息”,不仅不容易激起孩子的抵抗,也能让孩子理解行为后果,使亲子关系更加健康。

这4册绘本,堪称亲子沟通教科书

重视和孩子的交流

作者:[美] 约翰·罗科

适读年龄:3-6

我们每天都和孩子呆在一起,但真的好好陪孩子了吗?

《停电之后》这部绘本,描画了纽约一个的夏夜,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每个人都很忙……

忽然,停电了!所有人“被迫”放下了手中的事。

真正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家人聚在了一起,玩起了影子游戏;

走到屋顶,发现了很美的星空;

大家在天台聚会,在街上玩闹……

绘本里让我们看到:

原来「停电以后」有这么多事情可以做,彼此之间的交流可以这样简单,但又那样让孩子感到快乐。

不给孩子贴标签

作者:[英] 约翰·伯宁罕

适读年龄:3-6

爱德华是个普通的男孩。他是怎么一步步,变成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的呢?

有时候,爱德华会踢东西;

“爱德华,你老是乱踢东西,你是这世界上最粗鲁的男孩。”

从那天开始,爱德华就变得越来越粗鲁了。

有时,爱德华会欺负小朋友☟

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些“小毛病”。

但当我们只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断地责备他,孩子才成了我们最不愿意看到但却一手造就的:坏孩子。

变好的转机,也许从一次鼓励就可以开始:

敞开怀抱,让孩子敢于倾诉

作者:[荷兰] 皮姆·范·赫斯特

适读年龄:3-6

KaDa故事APP可读

莫伊拉从早上开始就在闯祸:弄破了裤袜、扔掉了不想吃的梨、还弄脏了婚纱……

她羞愧地把秘密藏在肚子里,憋得快要爆炸了!

直到晚餐后,爸爸妈妈来到了莫伊拉的房间,一句话就让莫伊拉好了起来……

这个风趣幽默的故事希望告诉孩子:

与其把秘密藏在肚子里,不如诚实地告诉爸爸妈妈,这种感觉简直太好了!

同时也对爸爸妈妈提了一个问题:到底应该如何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

尊重和倾听,是良好亲子关系的法宝

作者:[美] 凯伦·考芙曼·欧洛夫

适读年龄:3-6

这是一个儿子和老妈斗智斗勇,想要养一只大蜥蜴的故事。

阿力在信里不断陈述养蜥蜴的理由,而妈妈也平和幽默地提出反驳和质疑,并且提前约定好养蜥蜴的条件。

如何提需求、如何谈条件、如何达成共识这本书都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