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吉鸿《花的勇气》教学实录

 7ez45efr 2021-10-22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花的勇气

2.学习词语

二、整体感知

师:学习一篇课文,我们先要知道它写了什么。谁来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事,有点难度的。

板书:写什么

师提醒:花的气魄令他——生:怦然一震。

师:当我们知道课文写了什么时,我们还要更进一步,看我继续写四个字,可以猜一猜我会写什么呢?

生:什么启示

生:有什么道理

师:作者写这篇文章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谁已经知道了?

    板书:为什么写

生:他告诉我们无论是多么渺小的事物,只要有勇气就可以让我们敬佩。

师:这个问题也解决了,你们都不用老师教了。但是真正最重要的还有四个字,看我写。

板书:怎么写的

学生默读课文

师一边巡视一边说:写作上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是怎么写的呢?

生:本文都是先写一段自己看见的花,再写自己的心情,最后归结为一个道理。

师:他说了一个重要信息“心情”,这是一条线索。这是一个写作方法,心情为线索。

生:有两个时间段的对比,一个是花还没有从草地里冒出来的时候,一个是还藏在下面的时候。

……

三、抓住写法,深入学习

师:我们现在就来研究词语,四年级就要关注关键词语的。我建议大家更多去关注有些词语用得很特别。粗看,甚至觉得他在乱用,但细细品味,却觉得他写得非常精妙。比如这么一个句子,哪一个词语很独特?

出示句子: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

生:“寂寞”

师:那我们就把“寂寞”圈出来。先把这个句子用波浪形画出来,然后再圈出来。像这样的句子很多,待会儿你如果没有发现三处的,不必急着举手,然后标上序号,看谁发现得又多又快又对。

学生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圈出这些词语。

等学生找到句子后,教师补充没找到的,一起出示,集体朗读。

生上台板书:拟人  夸张

师:当我们找到关键的词语后,第二步要干什么呢,副班长已经开始行动了。第二步要细细地品味。

出示语句: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

学生再次读课文,做批注。

学生交流(先读句子,再说词语,最后说自己的批注)

生齐读“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出示原句,生齐读句子:

师:作者用了独特的词语,用了拟人、夸张,实际上是要表达对小花的赞美、热爱。

采用对比手法,学生齐读,让学生体会一下。

出示相关语句。

让学生说说有没有发现作者用词的规律——独特。

四、迁移运用,语言实践

1.学生写小练笔:昨天,我的一颗牙齿掉了。

2.交流点评

生:昨天,我的一颗牙齿下岗了。

生:昨天,我的一颗牙齿牺牲了。

生:昨天,我的一颗牙齿跑了。

生:昨天,我的一颗牙齿准备更新了。

3.总结写法

根据课标,结合学情,立足课文,黄老师确定了教学重点:抓住《花的勇气》一课中的关键词句来深入体会、感悟冯骥才先生语言表达的独特魅力。其用词之“奇特”“超常规”,让人读来颇觉意趣无穷、妙不可言。如“寂寞、泛滥、纯洁、娇小、鲜亮、辽阔”,如“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课文语言表达形式上的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学生对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还是相当敏感的。这与这篇课文作者在语词运用上较为“奇特”的写作风格是分不开的。

学习如冯骥才这些名家作品时,更要细细赏析其语言魅力,体会作者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传递自己的情感。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恰恰是学生自学的“盲点”。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第3条是这样说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此句中的“体会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应当成为第二学段培养学生语言感知能力,提升他们言语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