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随笔:阅读,是一种生活

 7ez45efr 2021-10-22

阅读,能让我安心。

它就像一位朋友,给我力量,给我思考,给我启迪。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书带给我别样的思考,它们都是我成长之路上的导师。正如张晓风女士说的:“最精致、最恣纵的聊天应该是读书了。”

我不敢轻易地称自己为爱书之人,也不能称自己是嗜书之人,我只是静静地,去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

学生时代的阅读

记得高二的那个暑假,我无意间在书店里发现了《周国平人文讲演录》,从此对哲学及思辨类书籍的爱便一发不可收拾。那个暑假里,我一口气读了周国平及叔本华的七本书籍,它们让我初次感受到“哲学”、“思考”的魅力,也让我第一次有了明确的方向去阅读,知道了读书、生活不该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辨别力。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谨慎地选择书籍,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优先阅读,因为我深知时间的宝贵,以及经典作品的力量。余华、林语堂、沈从文、萧红、朱自清、老舍、三毛……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家,我都曾去图书馆借阅过他们的作品。我很庆幸十几二十岁的我,能够接受这些大家的文学熏陶,以此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上大学后,我又对俄国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知道,俄罗斯的文学独树一帜,不但影响了世界文学,而且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及作品,比如普希金,他的诗歌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现代诗,也让我明白了一个诗人的内心是多么的纯洁。还有果戈里的《钦差大臣》,相信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那都是最为讽刺的作品,这部作品,让人们看到一个俄罗斯完全不一样的作家。

再如列夫·托尔斯泰,我曾经连续花七个小时一口气读完《复活》,后续又读了他的《战争与和平》及一些中短篇小说,“读托尔斯泰,像泛舟明月之下的江流,在乳色的光芒中,你漂浮着,你看见汹涌的社会的潮流,也看见小女儿的私情的小浪。”

如果说托尔斯泰所代表的是俄罗斯的高度的话,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么就是代表了俄罗斯的深度,他的那些作品,描写的非常深刻,例如他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就是那种能够让人窥视自己内心的作品。

这些经典,这些中外名著,都像一束束白月光,流进我心里。

工作之后的阅读

我的随心所欲的阅读史,在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后,发生了转折——我开始尝试着阅读专业书籍。

王崧舟、窦桂梅、薛法根、吴勇、管建刚、闫学……这些名师们的著作都成为了我案头书,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才能让行动更有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得2015年十月,那时是我刚开始工作的第二个月,我读到了薛法根老师《组块教学:为言语智能而教》,这本书让我至今受益匪浅。板块式教学由于目标集中,设计多少板块可以根据每个板块目标达成,所需要的教学时间灵活调整,可控性比较强。这对我今后的教学设计有着莫大的帮助。

2017年,这是我从教的第二年,我有幸又遇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是我教师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遇见,我第一次看到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教育,这样的教师,我也第一次发现教育是如何作为一种信仰融入一个人的生命,做教师原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是懂得儿童的心的,他能用自己的满腔热情灌溉儿童的心灵,他的事迹,只要是教师,看了就无不为之感动。我也想做一个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的老师!

之后,我又陆陆续续接触了许多好书,它们给我指点迷津,它们给予我前行的力量,阅读,让我不再孤单。

当然,除了阅读这些专业类书籍,我还在课余时间里读了许多散文随笔、小说故事,把阅读进行到底,而且我在阅读的同时还喜欢做阅读手帐,读读书,写写字,可以加深对这本书的理解和记忆。

我认为“阅读需要仪式感”,在本子上盖个章,画点画,读完之后写点随笔,都让读书变得更加有意思。

不单我这么做,我还让学生们也做好读书记录,这一个小小的阅读印章,就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去阅读去记录的积极性。我学校是位于大荆仙溪的一所山老区学校,班里只有20位学生,而且大多是留守儿童,基础薄弱,我总是告诉他们,“阅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之一”,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我们的阅读大军中来。在这本本子上面,学生们可以摘抄自己喜欢的内容,更多的是让他们写写自己的思考。有积累,有思考,才能更好地内化书中的内容,为后续的学习助力。

而我有这个习惯是源自于我初中的语文老师,当时她让我们每个星期都至少写一页读书笔记,她也是用这种方法去鼓励我们读书,去训练我们的思维及表达能力。十多年年过去了,这种阅读的习惯我至今保留着。这就像是一颗种子,那时候郑老师悄悄地把它种在了我的心里,后来不断地发芽、长叶、开花,直到我也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我又将这颗种子播撒给我的学生们。我想,这也是一种传承。

附学生阅读手帐:

写作,遇见更好的自己

另外,我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喜欢写作的人。我是2015年9月入职的,但是到了2017年,我就获得了“乐清市最美教师”的荣誉称号。这可能使我成为了乐清最年轻的“最美教师”。而我当初被推荐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我写了大量的教学反思。

在2015年10月,我和同事三个人成立了学习小组,规定一周内至少三篇教学反思,五张钢笔字,如果未完成就在群里发红包。于是在那时起,我正式开始写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第一年里,我写了四五十篇,将近十万字的教学反思,第二年开始,便尝试着去写教学随笔。我还特地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名字就叫做“五年1班”,在上面记录我的教学感想。这五年多来,不知不觉中竟也写了百篇随笔。有关于绘本解读,关于教学思考的,更多的是记录自己和学生们相处过程中的小事情,每个月也都会写一两篇小结等等。

我的前两届学生都是六年级,我就和他们进行写作上的互动,我写他们,他们写我,或者写自己的同学。这种文字上的师生互动,让我更加了解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而且,这种人物书写,对我,对他们,都是一种锻炼。

而且,每当我听到一节好课,我都会回去写听课感想,以自己浅薄的学识去分析名师的课堂,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这近五年里,我写了十几万字的教学反思,加十几万字的阅读随笔,我认为,反思,就是把自己置入旁观者的一边,让时间和距离去验证自己拔节的高度。虽然我的教学水平不好,但是每一次的思考都能让我有所启发,让我更加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对我来说,阅读、写作都是我应该要去做的事情,我喜欢阅读和写作,我的工作也离不开它们,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件乐事。

我认为我们教学生读书,不仅要培养学生眼睛的观察力,还要培养学生心灵的审美修养,更为的是唤醒一颗颗柔软诗意的心灵。就像陈传敏老师说的,教学应该唤醒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阅读,寻找自己

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越来越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局限性在哪里,也在努力地克服,寻找自己的出路,有些人甘心绕着圈子重复自己,有些人情缘循着一条轻松的路去走,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其实读者和写作者之间,总归是有默契的,读上一段,就如同闻香水,很快就能分辨,是不是对胃口。

我有个小习惯,总会在借到一本书后翻翻书的扉页,看看这本书是什么时候出版的,想象着这本书曾经在多少人手中停驻过,这又是一段美妙的体验。这些盖着蓝色印章的书籍,像一扇窗口,我喜欢透过它来打探别处的生活,想到不同的人在不同是时期里曾读过同一本书,也总会给我带来这样的慰藉:阅读是孤独的,但又不尽是孤独的。

读书是另一种形式的逃亡,世事兵荒马乱,逃亡反而有了安顿与宁静之感。

读书也是按图索骥,书会赐予你一个更大的世界,像博尔赫斯的迷宫和巴别图书馆。

“借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永远是爱书人的通病,又因为这通病,常常用“毕竟,书总是读不完的”来宽慰自己。

欠自己一屁股书债,只好用一辈子来偿还。

我不是作家,我只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阅读、书写,也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个角落既是面子也是里子,可以出世也可以入世,算是人生中非常特别的一个地方。

    


语文老师一枚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