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威弧获鹿图》

 zqbxi 2021-10-22

《乾隆帝及妃威弧获鹿图》卷

故宫博物馆院藏

这幅画描绘的是乾隆皇帝骑马在秋季的木兰围场狩猎时的景象。画中的乾隆皇帝身跨骏马、拉弓放矢,远处的奔鹿应声而倒,皇帝身旁的皇妃骑马紧随侍奉,在关键时刻奉上一只只羽箭。

此画应为清代宫廷画师所绘。画中的乾隆皇帝正值壮年,皇妃年轻貌美,通过发式与衣服花纹及面部特征推断,这位皇妃很有可能就是来自西域的容妃,即传说中的香妃。

观复猫版《乾隆帝及妃威弧获鹿图》卷

大家对香妃认知,恐怕都是来自那个“你是风儿我是沙”的故事。没错,香妃即容妃(1734—1788年),维吾尔族,和卓氏回部台吉和札贲之女。清高宗时为和贵人、容嫔、容妃。

美丽聪明的容妃在朝廷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进入宫廷,一生深得皇上宠爱。在宫中,她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受到了皇帝的尊重和特殊关照,专门为她在宫中设了回族厨师。容妃在圆明园居住时,曾在园中的方外观做礼拜,乾隆帝特意为她在方外观大理石墙上镌刻了《古兰经》文。 

《乾隆帝及妃威弧获鹿图》中香妃

云朵朵饰演香妃

富贵平安马鞍毯  清代

观复博物馆藏

鞍毯中图案为我国古代传统吉祥图案杂宝。以珠、钱、磬、祥云、方胜、犀角杯、书、画、蕉叶、鼎、灵芝、元宝、锭等为杂宝,寓意吉祥。

花荣荣饰演乾隆

画中的乾隆皇帝,一箭射中小鹿,我们称赞箭法的同时,更心疼小鹿。画面中,乾隆皇帝右手上带着一枚扳指,古称韘(shè)。本为拉弓射箭时套于拇指上勾弦的工具,后成为套于手指上的装饰品。清宫旧藏的扳指多以质地硬滑的玉、翠为料,既可减少射箭时的摩擦力,又使拇指不易被弓弦划伤。

观复博物馆所藏的这枚白玉扳指上刻有诗文:“登璧门而归实,掩芝庭而献辔。”出自南朝(宋)谢庄的《舞马赋应诏》。

这幅画中表现的仅是木兰秋狝中的一个小画面,历史上清代皇帝的围猎,场面非常宏大。康熙二十二年(1683)规定,每年围“派兵一万二千名,分为三班,一次猎拨兵四千”,并令宗室及各部院官员随行。分班随围的还有蒙古各部的王公贵族。

木兰秋狝一般于每年农历八月举行,行围过程分为布围、观围、行围、罢围四个步骤。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即八旗士兵头戴鹿角,身披鹿皮,口吹木哨,模仿雄鹿求偶的声音,引诱出雌鹿进行猎杀。

整个木兰围场北控蒙古(指今内蒙古与蒙古国),南拱京师(今北京),东通盛京(今沈阳),西临察哈尔(今张家口),地处漠南蒙古诸部之中,它是北京通往内蒙古、喀尔喀蒙古、东北黑龙江的重要通道。皇帝在这里可以就近接见、宴请、赏赐少数民族王公贵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