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住秸秆就是留住黑土地

 昵称37581541 2021-10-22

中国有机肥协会

提供最前沿的行业信息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来年无兽。”这句出自《吕氏春秋》的名言,是说不能采用只顾眼前利益,丝毫不为以后打算的发展方式。东北黑土地上的玉米秸秆来自土壤,本应以覆盖等方式大部分还田,回归土壤,为下一轮玉米或大豆的生长供给养料。然而目前仍有部分地区焚烧秸秆或者秸秆过度离田,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对保护黑土地无益。
图片

不焚烧的秸秆,大有用处

有人心里疑惑:不烧秸秆、不离田,怎么种地?能种上地吗?
如果在秋季出现玉米倒伏,造成秋收困难,相当一部分秸秆还整杆留在田里。再加上去秋今春土壤含水量大,整地时间延后,给秋、春整地、播种带来了不少难度。有些人由于惯性思维,遇到这种情况,怕整不完地,影响农民播种,认为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烧秸秆。
其实,除了个别低洼地和积水较多的地块,机械一时半会儿进不去,其秸秆可以进行特殊方式处理外,大部分地块秸秆不用焚烧或离田也能种上地、种好地。
早有一批先行者在努力着。笔者了解到,东北有一批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坚持推广应用黑土玉米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秸秆不离田,照样种好了地,同时培肥了地力,改善了土壤。吉林省双辽市学文农机合作社、榆树市晨辉机械种植合作社、农安县亚宾农机合作社、梨树县优良美家农场、长春市九台区风财农机合作社和德强家庭农场,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图片
图为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梨树百万亩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基地核心区。
双辽市学文合作社十多年坚定不移推广应用玉米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不在田里焚烧秸秆,不仅锁住了风沙,还改造了盐碱地,让低产田变成了稳产田,每公顷打粮从平均不到0.75万公斤,逐年提高到1万多公斤。该市农民表示,“保护性耕作是农业技术中最管用、最有长效的招。留住田里的秸秆已经是我们村民自觉的行动,我们这里从秋到春,没有一块地过火。”
要想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关键是要减轻风水蚀,恢复提升黑土地土壤有机质,稳定增加黑土层厚度,保护土壤结构,而玉米等作物的秸秆,正是黑土地有机质的重要来源之一。秸秆覆盖是减轻黑土地风蚀、水蚀的有效措施,秸秆覆盖还田率不高,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效果就大打折扣,难以显现出作用。可以说,秸秆是“大熊猫”不可或缺的“粮食”与“营养”,因此得千方百计留在田里,不能断“大熊猫”的粮。

如何留住“大熊猫”的粮食?

除了限烧区的秸秆集中焚烧,禁烧区强调大部分秸秆离田的做法也值得商榷,并不是最佳、唯一的办法。
图片
一些地方在禁烧区的管控上,只知道秸秆离田一条道,缺乏对秸秆不离田、在秸秆覆盖还田下采用保护性耕作照样能够种好地的认知和了解。倡导靠秸秆大规模离田来控制田间直接禁烧的做法,是否经济、科学、具有可持续性,尚待实践检验。秋季秸秆打捆,机械多次下地,在今秋耕地土壤水分普遍比较高的情况下,不仅会加重对土壤的碾压破坏,也会加大来年播种特别是高质量免耕播种的难度。
部分地区秸秆离田,实行饲料化,过腹还田,这也是一个秸秆处理、保护黑土地的路径。但应注意不能在秸秆没有具体出路的情况下,为离田而离田,离田后的秸秆包在村屯随意堆放,弃之不顾。
要把黑土地上的秸秆留下,做到少烧甚至不烧,部分离田甚至全部不离田,基层政府应加大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地块的秸秆管控,明确禁烧秸秆,减少离田数量。笔者欣喜地看到,近期吉林省出台《秸秆全域禁烧行动方案》,召开全省秸秆全域禁烧大会,明确提出了秸秆禁烧工作责任要落实到人,秸秆综合利用要落到地块等要求,这对于更好地留住秸秆保护黑土地意义重大,也希望有更多的地方政府有同样举措,行动起来。
留住秸秆,首先要认识到位。各地应严格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东北地区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多覆盖、少动土”的基本要求。其次建议用好作业补贴这一经济手段。有的县市已在实行大幅度差异化作业补贴,鼓励发展高质量、高标准玉米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对秸秆全覆盖的要高补;对秸秆高留茬或地表覆盖的正常补;对全面过火焚烧的不给补,赏罚分明,值得推广实行。第三,还应组织人员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相关部门之间对管控秸秆之间的沟通,达成秸秆覆盖还田的共识,切实拿出在实施保护性耕作地块制止秸秆禁烧和在田间留存的有效办法,并广泛宣传,让农民提前知悉,早做打算。最后,焚烧秸秆、离田秸秆的重点在黑土地中部主要产粮区,而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重点、推广攻坚的难点也在这里。这些区域玉米产量高、农民追求的产量目标高,秸秆量大、搞秸秆全覆盖保护性耕作难度大。要想大量留住秸秆,同时保证产量不受影响、不出现波动,必须要有适宜、且农民愿意接受的保护性耕作模式。

前进的道路上总有难题

目前来看,在东北中部这一玉米秸秆产量大的区域,在秸秆全覆盖的情况下,如果不对播种带秸秆进行分离,现阶段不少免耕播种机还很难达到理想的免耕播种效果,普通农户接受意愿比较低。因此,未来几年在秸秆量大的区域采取全覆盖下直接免耕播种的作业方式,还难以大面积推广。
图片
从保护黑土地效果切入点来看,提升秸秆覆盖程度对于黑土地保护的作用尤为明显。因此在东北黑土地中部粮食主产区,由于秸秆量过大,对于符合动土率控制在50%以下、秸秆覆盖率超过30%、动土耕深小于10厘米这一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模式,可以实现持续稳产丰产和耕地保护双赢,应该旗帜鲜明地引导支持。而对于不符合这三条要求的不能规范的条耕要严加管控,防止泛滥。只有这样,才能循序渐进提高秸秆覆盖率,达到“多覆盖、少动土”的要求,逐步走向全覆盖才有可能。
“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虽然存在一些困难,但我们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拿出更科学、合理、实用的方案,让秸秆多留在田里、多覆盖还田,真正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作者为李社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