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时怎么用好引导线和引导物,让作品更有“味道”?

 太行森林 2021-10-23

引导线和引导物,利用它们串联画面主体与背景元素它们可用于引导观察者通过镜头,将注意力吸引到主体,不仅能有效地引导观众视线,增强画面的吸引力,还能创造出特定的情绪和氛围,让你的作品更“有味道”。但是,到底如何用呢?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公路巧妙地分割画面,其实它还是视觉引导线,从近端引导读者的视线到拍摄主题雪山上。

长城这条线由近及远,有粗变细,我们的眼睛会随着视觉的引导性而移动,从而更好的体现空间的延展性。

1、多角度尝试

有的引导线,并不是特别明显,需用多角度尝试去表现场景中的引导线和汇聚点。

比如下图的地铁站台,在拍摄的时候我们应该让镜头尽量的低角度。这样,前景的引导线距离镜头较近,引导得更清晰。

低角度构图,引导线距离镜头更近,也更清晰明了。

下图车轨,在拍摄的时候,选择制高点俯拍,完美蜿蜒向前的曲线引导线。把观者的视线引导到远方,照片整体的纵深感就会更好。

俯拍,把观者的视线引导至远方,照片整体的纵深感更好。

而在树林中情况又不一样,汇聚线则是常用的引导性线条,则多采用仰拍的方式,同时利用广角或超广角镜头来强化这种透视效果。

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仰拍树木,形成汇聚线。

2、添加趣味点

视觉引导线的作用是吸引观众的视线,但其本身往往并不具有太多的观赏性,需要在画面中添加趣味点。如果引导线尽头本身就存在值得一看的有趣景物,引导线会起到带人入景的效果,再好不过。

画面中的太阳以及光芒万丈的现象,为画面增加了趣味点,引导线起到带人入景的效果。

如果引导线的尽头没有什么特别的景物,可以通过抓拍或合理安排,添加兴趣点,寻人入景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寻人入景,画面马上有了兴趣点。

当然,也可以尝试用特殊的拍摄手法,把引导线本身拍成有趣的景物。如在夜间的公路上进行长曝光,把车流拍成光轨,光轨构成的引导线本身就是画面的兴趣点。

车流光轨所构成的引导线本身,就是画面的兴趣点。

3、别忽视隐藏的引导线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有些场景中的引导线不需要我们努力寻找,就会很明显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些线条大都是一些真实存在的线条,比如前面介绍的建筑线条、河流、道路等等,而有些引导线是隐藏起来的,不易被我们发现,比如光影、眼神的延伸形成的线条等。

这条突出的光线同样可以起到引导视觉的作用。

人的视线无形中形成了一道引导线,这条引导线引导着你看向日出。

4、强化吸睛效果

引导线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吸引观者的注意力,所以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强化这种“吸睛”效果。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使用广角镜头近大远小的畸变,会让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当你低角度拍摄贴近引导线或引导物时,它会显得比周边物体大很多,十分突出。

近处的花朵变得很大,吸睛效果更明显。

而换一个角度来说,当你在拍摄取景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在前景处出现不必要的干扰景物,它们会变得很大很扎眼。

最后,提醒大家一点的是: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注意整个引导线上的遮挡物,不要太多,毕竟“画面简洁作品有,画面杂乱毁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