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画”,书法入门敲门砖

 凤凰山居士 2021-10-23

  汉字,是由偏旁部首及笔画组成。但在书论中,“笔画”却被叫做“点画”。如东汉蔡邕《九势》说:“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唐代孙过庭《书谱》说:“'执’,谓深浅长短之类是也;'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转’,谓钩环盘纡之类是也;'用’,谓点画向背之类是也。”

  那么,为什么书论中,笔画要叫做“点画”呢?

  这样做,可不是为了复古显摆,而是其中含有书法创作的重要规律!下面以计算机输入法为例来说明这个规律。

        为便于汉字的拼音智能输入,输入法中往往把分数“三分之一”中的“分之”规定为一个“词”,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电脑智能联想,从而快捷输入这一类的分数。但很显然,在词典中是找不到“分之”这个词的!这就是输入法的独立性所导致的电脑词组与词典词组之间的差别。

  同理,为了便于行笔,在书法中,对汉字结构及称谓,也产生了与文字学的许多差别,“点画”的称谓只是其中之一。

  举例来说,为了识字写字的方便,汉字被拆分为一定的偏旁部首。但是,书法中的“拆字”,与识字中的“拆字”是不同的。在书法中,不是将字拆为常见的偏旁部首,而是另有自己的诀窍。比如,孙过庭把“使”是直线、“转”是曲线这个人们在草书实践中应用的“字的结构拆解”规律浓缩归纳为“使、转”二字,使人们最终体认到,原来:真行草三体汉字都是运用“使转”笔法来组字的。

        书法家黄简说:“使转概念来之于草书,后成为组字的规则。真行草三体,都用使转来组字。”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以“于”字为例,上面两横是“使”(直线),下面弧形的钩是“转”。

        黄简说:“一使一转,这就是书法家的思维。至于'于’字属于什么部首,那是文字学的思维。书法只看它是一使一转。”

  当然,“使”“转”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所谓“使中有转”、“转中有使”,书法才能方圆兼施,动静相宜,尽得其妙。

        通常认为,楷书直线多,草书曲线多,二者差别最大,但孙过庭却认为,楷书和草书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他说:“真(楷书)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怀素《自叙帖》局部

  所以,同样是汉字,文字学中的汉字,与书法中的汉字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的外在体现,就是对汉字结构的认识及称谓差异。

  为什么书论中的笔画要叫做“点画”呢?

  这涉及另一个重要规律——“点是一字之规”。也就是说,书法中的所有笔画,都可以看作是由“点”来演变成的!如“竖点”重似盘钉,形若短竖,它的延伸就能形成“竖画”;“撇点”变头曲抱,形若短撇,它的延伸就能形成“撇画”;“斜点”向右下斜,形若瓜子,它的延伸就能形成“反捺”,等等。

  米芾书法之所以“风樯阵马,沉着痛快”,收放自如,就在于他懂得用“点”去控制笔锋,调节锋面,如“月”字的横折,其实就是一个“点”画的写法。

        “点”画是笔画的起笔,也是一个笔画转向另一个笔画的节点,它可以延伸出很多的可能。“点”势完备,笔画才能迅捷饱满有力。

  今天许多书法教材,大多仍从偏旁部首教起,似乎将偏旁部首写好后,再将这些“分解动作”合为一体,就能写出漂亮的书法。殊不知,这仍是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从书法规律的角度考虑问题,结果事倍功半,未能入书法之阃奥。

        要得书法三昧,还是要从书法本身去琢磨它固有的规律为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