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诗人翁卷,因酷爱写诗而放弃科考,一首《野望》传诵千年

 qiangk4kzk8us4 2021-10-23

南宋时期的永嘉四灵,包括赵师秀、翁卷、徐玑、徐照四个人,他们都是浙江永嘉籍的诗人,他们的作品都有着很明显的个人风格,在诗坛有着极高的地位。而其中最有名的是翁卷。

翁卷,字续古,字灵舒,南宋诗人,出生在乐清一个普通的小官家庭。翁卷的父亲在南宋当一个地方上的小官,俸禄不高,仅能勉强维持生计。翁卷虽然自幼接受儒家教育,但是一生却只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

对于古时候读书人,一心专考科举的常态而言,翁卷此行已经算是比较特殊的了。翁卷为什么不继续参加科举考试?有人说是因为家里实在困难,拿不出那么多钱供他一次次上京参加考试。也有人说,是因为翁卷个人太喜爱作诗,将全部心里都放在了写诗上,所以不想再参加科举考试了。或者也是因为这样,在永嘉四灵中,他是成就最高的。

翁卷擅长写山水田园诗,虽然篇幅不长,但是清新优美,富有感情,很是传神。后人称赞其山水诗,可以画成山水画,可见其山水诗的灵动之气。比如他的《野望》就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

《野望》

〔宋代〕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野望”者,眺望四野也。翁卷这首七绝,抒写了他秋日登高眺望家乡永嘉所见之景及其内心之感受。诗人用白描手法,以简单的意象,寻常的词语构成了一幅清新秀美的山水画卷,显示了翁卷诗含灵秀之气于闲淡之中的特色。

首句“一天秋色冷晴湾”,并非奇语,然诗意却颇可寻味。秋色是无处不在的,而以“一天”形容之,更可见其无边无际。然而秋色本是虚无的,着一“冷”字,即令无形的秋色变得实在:晴日中的水湾已带上了寒意,那岂不是秋色溶入了水中?杜牧有“银烛秋光冷画屏”的句子,秋日的寒光自然可以令人生寒;而“秋色冷晴湾”,则是靠着诗人的想象,将无形的秋色与实在的晴湾结合起来,将诉诸视觉的秋色与冷暖的感觉沟通起来,便造成了这句貌似平易却耐人咀嚼的诗句。

第二句“无数峰峦远近间。”切题写放眼瞭望。首句是浑写秋色,这句是具体写山,但又将远近高低重叠的山一笔囊括进诗,又带有浑写的性质。在满天秋色中,放眼看山,大有晋人拄笏看山,叹风景佳丽的意味,表现了作者陶情山水的旨趣。上两句,一句带写了水,一句概括了山。青山林立,看得很清楚,很尽兴;绿水平铺,难以尽收眼底,稍嫌不足。

第三四句“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若从字面看去,似乎并不出色,但细细玩味,却如咀嚼橄榄,颇有回味。特别是结句,不但形象地刻画出浙南永嘉一带山靠水,水连山那种山水相依的秀美景色,而且通过水底峰峦的倒影,益发衬托出水之清澈,山之青翠。诗人别出心裁地改变了观赏视角,从水底看山,使得审美对象别具一番曲折朦胧的美;绿水中的倒影与高朗的晴空,突兀的群山交相辉映,和谐地融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于同一画面,大大丰富了诗歌的情致和画面的美感。

翁卷是一个寄情于自然山水的人,他在一首《行乐作》中曾经道出他的志向是:“有口不须谈世事,无机唯合卧山林。”他最终的归宿倒也的确是隐居于田园山川,所以才会把山山水水写得如此美妙。这首《野望》也正是如此,它的长处在于它不事雕琢,倒见不出“永嘉四灵”常有的苦吟炼句之痕迹。全篇读来清新自然,毫不做作,遣句用词也都浅近明白,易于上口。要说诗人的格局境界尚嫌狭小,缺少宏大的气魄,这或许是事实;但是诗的天地是广阔的,在几乎是浩渺无涯的艺术空间中,又何妨有这样玲珑纤巧的角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