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晚明到清末的那些宫廷悬案

 金色年华554 2021-10-23

当然,这一时期,有很多民间传言,比如顺治出家,再比如雍正无头,还有就是雍正依靠在康熙遗诏上作假,将十改为于。这些基本上可以定性为民间臆测,顺治死于天花,而雍正必然是名正言顺的继承,而且也不会被什么吕四娘之类的刺杀。而有些真实存在的悬案,才是真的扑朔迷离。

文章图片1

梃击案

1、梃击案

明朝末年,也就是万历末年开始,总共发生了三件令人匪夷所思的案件,后世一般将他们统称为明末三大案,除了移宫案比较明朗之外,另外两个案件都显得有些匪夷所思。

而梃击案则是明末比较著名的大案,事关万历朝国本。万历末年,虽然争国本事件早已尘埃落定数十年,但是郑贵妃极其外戚对此并不完全死心,毕竟立朱常洛为太子,只是万历对明末强大文官集团的一个妥协。

到了万历末年,随着万历身体越来越差,夺嫡之事,更是被提上日程。而就在这个特别敏感的时间段,发生一件极其特别的案件,而这件事最终结果是朱常洛受益,从此稳坐储君之位。

事情是这样的,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黄昏,一男子手持木棍,闯入了朱常洛的府邸,由于朱常洛并不受宠,府内也没有什么护卫,只有几个老太监,男子一路前行,打伤了众多太监,最终被几个老太监合力制服。

文章图片2

张差

此事无疑打破了看似平和的万历朝局,根据刑部审问,基本供出情况,他可能是装疯,该男子表示,自己本是兵士,到京之后,得到一个老太监指点,表示去朱常洛府上,见一个打一个,杀了穿黄衣服的,就可以领赏了。

这次案件扑朔迷离,首先连凶手身份都不能完全确认,只有个名字张差,谁指使的更是说不清楚,而根据招供说的老太监,无疑给了文官和言官把柄,张差供出了郑贵妃身边人,满世界都在怀疑是郑贵妃的阴谋。郑贵妃有苦说不出,万历也怀疑郑贵妃,而经此一事之后,朱常洛算是坐稳了储君,郑贵妃不敢再有造次,万历放弃了立福王的想法。

这件事经后世推敲,很多人都认为是受益者朱常洛的一场苦肉计。真相到底如何,就不得而知了,首先肯定张差不是疯子,至于剩下的,就只能靠猜了,两种可能五五开吧。

文章图片3

朱常洛关系网

2、红丸案

红丸案,更是一件扑朔迷离的案件,话说朱常洛好不容易熬死长寿的万历帝,可是即位不久,因为放纵激情了一把,然后患上了重病,圣容顿减,卧床不起。

然后,泰昌帝莫名其妙地痛斥了来看病的御医,而是让半吊子选手宦官崔文升看病,结果这个选手开了泻药,这本来没啥,可重点是药量开得太重。泰昌帝没过两天就被折磨得不行了,很快就奄奄一息了,太医对此束手无策。

文章图片4

红丸案

这时候,泰昌帝很明显不再信任太医院和寻常医术,而是寻求偏方,所以,这时候就有人献上了仙丹,名曰红丸。此人乃是鸿胪寺丞李可灼。他表示这仙丹乃是峨眉仙人所赠。泰昌帝不顾劝说,一定要吃药,在吃了第一颗之后,出现了回光返照,感觉甚好。然而,第三天泰昌帝就不行了,再度催药,当泰昌帝再度服药之后,然后当夜就猝死了。

此案亦是非常扑朔迷离,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事乃是有人对泰昌帝的阴谋。刑部主事王之采更直指光宗之死与郑氏、光宗宠妃李氏等阴谋夺权有关。此案对晚明影响很大,天启朝党争,乃至南明党争,很多都是重翻此旧案。而关于此案真实情况,后世很难知晓全貌。

文章图片5

懿安皇后

3、懿安皇后下落之谜

明熹宗朱由校的皇后张氏,其乃是打破后宫不得干政的明代一位皇后,其乃是天启帝选秀时的第一美女,被选入后宫,尊为皇后。其博览群书,经常规劝天启帝亲贤臣远小人,正言匡谏。但是其被魏忠贤和客氏戕害,其落得无法生育的下场。不过,在天启帝病重之时,其力主立朱由检为继任,也算是有功。朱由检对其相当尊敬,尊为懿安皇后。

而关于张氏的去向,更是留下了一个千古谜团。相传,其在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自尽而亡。也有传言,其失身于贼,被李自成大军所掳,而这之后,有的说被杀了,有的说被送回了老家。还有说法是其在李自成进宫前,化成平民,逃离到了民间。

文章图片6

假朱三太子

4、真假朱三太子案

朱三太子,一个环绕清初三代帝王长达百年的名字,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千古谜案。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几乎一路畅通无阻便攻入北京城,崇祯帝在城破之前,几乎将自己的女儿啊,宫女什么的都杀了,然后自己自缢于煤山。

可是在这期间,相传还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崇祯在城破之前,还召集了三个皇子,表示让他们逃出去,如果能够成功,将来一定要复国。由此展开了“朱三太子”和清廷长达数十年的对峙。

首先,南明弘光元年,一个自称太子的人出现在南京,被人否认了。而同一时期,另一位太子则出现在了北京,其出现在了周奎府地,周奎不认,将他交给了清廷,而当时召集前明锦衣卫和前朝太监进行确认,一致认为是假的,然后不顾当时北京百姓的求情,被杀了。

而朱三太子,主要活动在康熙时期,这一时期,因为时间跨度大,已经没人能认定真假,反正在此期间,清廷抓了好多次朱三太子,最终都被认定是假的,然后想办法除掉了。

关于朱家三个皇子的真假,无人能断,极有可能是,大清朝廷以假乱真,将真的说成假的,然后趁机除掉,以绝后患。

文章图片7

同治皇帝与慈禧

5、同治皇帝死因之谜

同治皇帝,清朝第十位皇帝,咸丰帝长子。同治皇帝时期,清朝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剿灭了西、东捻的作乱,并且先后平定陕西、甘肃的回变,然后清朝也锐意改革,洋务运动取得了初步成果。同治皇帝即位时不过6岁,大权都把持在两宫太后和几位摄政大臣手中。

同治十一年,皇帝亲政,不过亲政不到两年,同治皇帝就突然病逝,时年19岁,成为清朝最短寿命的皇帝。而关于同治之死,历史上有很多说法,官方的说法是,同治皇帝因为天花而死。

而非官方的说法是,同治皇帝贪色,不幸感染了花柳,而慈禧太后为了避免同治患花柳之事传到民间,引起非议,于是就假说其是天花,并吩咐御医按照天花去治疗,结果将同治给医死了。

鉴于同治皇帝和慈禧太后的矛盾,此事更加扑朔迷离,至于真相,后世考证其大概率死于天花,但是这等宫廷秘史,谁又能说好呢?

文章图片8

东西宫太后

6、东太后慈安死因之谜

慈安太后,咸丰帝的第二任皇后。咸丰帝驾崩之后,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被尊为两宫太后,共同辅政。慈安太后对统治的影响力甚至大于慈禧太后,连同治选后,也是遵照了慈安太后的意见。同治时期,慈安太后下令诛杀权宦安德海,朝野称快。

只是到了光绪时期,慈安太后的影响力很快被慈禧压过,而到了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就暴卒于宫中,当时年仅四十五岁。

关于慈安太后的死因,有多种说法,首先自然是官方的病死。然后就是民间的说法,有人说是被慈禧太后逼死的,比如什么吞鼻烟壶自尽的传说;也有人说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

慈安太后之死,慈禧太后得益最多,自此一手遮天,而受损最多的则是慈禧政敌奕欣。所以,慈禧在此事中少不了干系。

文章图片9

慈禧太后

7、光绪帝死因之谜

光绪帝,清朝倒数第二位帝王,这位在位长达三十四年的皇帝,有着悲哀的一生,一生几乎没有掌握过实权,而之后,光绪帝被囚禁于瀛台长达十年,到最后,还落得个死因不明。

关于光绪的死,虽然官方记载自然是病死。而由于死的时间点过于蹊跷,他刚好死在了慈禧前面几个时辰,很有可能是慈禧太后在弥留之际,让人毒杀了光绪,毕竟,如果慈禧先驾崩,光绪帝一定会将慈禧太后的所作所为翻过来,所以被毒杀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