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报告文学】王俊章 · 爱心,绽放青春的风采‖总第1139期

 作家新视野杂志 2021-10-23

 

爱心,绽放青春的风采

——记王集公路服务区许恒保主任

文/王俊章(江苏)

无偿献血:一位普通战士永葆的初心

2021年7月3日星期六  天气:小雨  地点:县献血车

我来到位于睢宁县人民医院大门西侧的献血车上。许恒保已在忙碌之中。他一会引导献血者填写表格,一会给面露难色的献血者讲解献血常识,一会倒杯水递到献血者手中。

“每天,献血的人多吗?”我问工作人员周莉。

“不一定,有时二三十人,有时四五十人。”

“只有你们两位医务工作人员,忙得过来吗?”

“怎么办?我们工作人员太少,上级也不给增加。你一提,领导就说医院那面缺人更多。”周莉说,“多亏许恒保和他的爱心服务队的同志,他们一有空就过来帮忙!”

“许恒保经常来?”

“十几年如一日,他来得最多!他是最热心、最体贴的志愿者,所以连续多年我们都选他为'优秀志愿者’。”

我敬佩地转脸望了望许恒保。四十出头的汉子,黑红的脸膛,一米八几的个子,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的淳朴可爱。

两点半,许恒保终于有空坐下来休息一会。我赶紧走过去,问:“中午休息时间,你不回家陪老婆、孩子,后悔过吗?”

许恒保嘿嘿一笑:“我既然选择做一名志愿者,就要尽心尽责做好这个工作。与献血者相比,我牺牲点休息时间算什么呢!你看那位老伯——”

顺着许恒保手指的方向,我看到那是一位朴实的农民,左手拿着棉球正压在右臂抽血的针眼处。

“他五十六岁了,利用午休时间从沙集工地上赶来的。刚才走的那个女的,她是瞒着家人偷偷跑来献血的。你看她走得匆忙,她出来时给婆婆说到超市买东西的,回去晚了怕婆婆起疑心……”

许恒保说话有些激动了。他顿了顿说:“做志愿者,你每天都会被献血者的行为感动着,你会觉得为他们做点事情是值得的!”

“你献血吗?”

“这个还要问吗?”周莉大声地说,“他呀,没间断过,每次都是400ml。献血证都一大摞喽!”

许恒保腼腆地笑着。

“你爱人反对吗?”

周莉哈哈地笑了起来:“他爱人早就被同化了,和他一样,经常来献血!”

许恒保说:“其实,不仅是我的爱人,我的许多战友、同事都成了献血者。平时,我见到熟人,总会聊献血的事情,给他们讲献血的常识,讲献血的故事。你不宣传,不讲解,许多人对献血不了解呀!没有人献血,出现血荒,医院出现需要输血的患者怎么办?……”

听着叙说,我越发敬佩许恒保这位朴实的汉子了。

“你还记得第一次献血吗?”

“记得。我是1996年参军的。有一年,我们班有位战士回家探亲。在路边等车时遭遇了车祸被送到医院抢救。当时,生命危在旦夕,急需输血。我们班的战士们都去了,最后是我的血型符合要求。战友输血后转危为安。这次献血对我触动很大,我才知道血对于生命的重要。自此,我就成了一名献血者。无论在部队,还是转业到地方,我都坚持献血,而且经常抽时间做义工。”

周莉走过来说:“到目前为止,许恒保献血89次,折合全血总量35000毫升。献全血扎针一次算一次,(200毫升算一治疗量 ,400ml算两个治疗量),献血小板(一个单位折算200ml,两个单位算400ml ),我每次献基本上是400ml,或者是两个单位,总治疗量175个,相当于一个治疗量救1个患者。他无偿献血的血龄已经21年,先后组织50人以上团体献血九次。带动身边亲属、战友、同学、同事献血达到700余人次。”

许恒保,一位普通的战士,多年来一直不忘初心,不仅献出自己鲜红的血,还献出自己无私的爱。无论是做为一位献血者,还是一位志愿者,都无愧于战士这一光荣的称号,真是一位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捐献骨髓:一位优秀共产党员树起的高标

2021年7月10日星期六  天气:大雨  地点:县红十字会办公室

来到县红十字会办公室,王靖平秘书长接待了我。当我说明来意后,王秘书长有些激动了:“早该写了!许恒保,最值得颂扬的是捐献骨髓这件事。他是我们县第8位骨髓捐献者,也是徐州第51例,省第464例,全国第5277。在他的带动下,方倩茹等人自愿加入并成功捐献。目前,我县捐献骨髓已达21人,比整个宿迁市还多!”

“您能讲讲许恒保捐献骨髓的事情经过吗?”

“这个事情,我太熟悉了,前前后后都是我跑的。”王秘书长喝了一口茶,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2012年3月的一天,许恒保在参加红十字会义工活动之后,突然问我捐献骨髓的事情。当时,我就给他简单地说一说,也没放在心上。谁知道第二天,他就跑到我办公室要签订捐献骨髓的协议书。

“那可不是头脑发热的事情!我郑重地说:'你要想好了,一旦捐献能拯救一位患者的生命,但中途反悔,也将危及一位患者的生命。事关重大!’”

他听了,拍着胸脯说:“王秘书长,我1999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转业至睢宁县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站工作,一直跟您做义工,您还不相信我?我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党性担保,还行?”

我笑了笑说:“我相信你!你献血那么多次,平时一有空就来做义工,你还是义工队的副队长,我怎么不相信?但你的爱人、孩子、父母,他们同意吗?捐献骨髓,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家人的大事。你必须经他们同意才行!”

许恒保挠了挠头说:“还要他们同意?爱人和孩子肯定没问题,父母就不好说了。”

“你回家商量好再来吧。”

没想到,许恒保第二天中午又跑来了。他说做好了爱人和孩子的思想工作了,她们都支持。父母在乡下,暂时就不给他们说了,怕他们知道了反而担心。当时,我不同意签协议,但他软磨硬泡,说了一大堆理由,最后我只好给他签了协议。

许恒保为什么会坚决加入中华骨髓库呢?原来,2012年,许恒保在献血时听说有献血经历的志愿者可以加入中华骨髓库,一旦有患有白血病的病人与之配型成功,就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就这样,许恒保留下了5ml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

王秘书长说着,拿出一沓资料。在徐州市红十字会系统优秀志愿者的材料里,许恒保记述了自己捐献骨髓的详细过程:

2015年5月3日,我接到江苏省红十字会骨髓分库的通知,一名西安10岁白血病患者与我HLA初次配型相符,问我是否同意。我想:“只要伸出援助之手,就可以使其生命延续。”我毫不犹豫回答:“同意。”我把这一想法告诉了我的妻子,她非常支持我。她是个善良的女人,她也经常献血。12岁的女儿,虽然不知道捐骨髓是干吗的。但他知道爸爸要做的事,是救人,很开心,称我为英雄,视我为榜样。看着女儿崇拜的眼神,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当我得知,捐献前的体检标准要求很高,我找到年初的健康体检报告查看,发现我的肝功能指标偏高,还有脂肪肝。为了能够达到捐献前的健康标准,我一直高强度锻炼一个多月,即使刮风下雨,也没有停止锻炼过,在饮食上也注意清淡饮食。体重从原来的180多斤瘦到了近160斤。在后来的捐献前健康体检时,一次通过。

王秘书长说:“那一个多月里,不管刮风下雨,他每天早晚都坚持跑步约15公里。在饮食上只吃清淡的东西,决不吃荤菜。他还戒烟戒酒。就这样,奇迹出现了。第二次检查时,各项指标完全符合!”

我再次翻阅着资料:

7月进行高分辨再次确认百之百相合。11月6日住进徐州二院血液科,每天接受两次的动员剂注射。忍受着动员剂的强烈反应,腰痛,四肢无力,还有点像感冒状,想着远方的孩子在无菌仓等待着我的拯救,辛苦也要克服和坚持。11月11日,在徐州二院血液科细胞采集分离室,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根据受者年龄体重测算,我需要一动不动躺上四个多小时,才能提取足够的造血干细胞,当日上午12点左右提取结束。

当天,在徐医附院住院楼21楼,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聚集着好多人。他们都是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为我加油助力!我两只胳膊都插着管子躺在病床上。患者医院的志愿者带来的感谢信红会工作人员读给我听,却控制不住不停流泪。患者的哥哥和姐姐造血干细胞配型没有成功,虽然我们互不相识十几万分之一的机率却与我百分之百吻合,这是缘分,我这是生命的种子。但大家坚定的眼神和微笑也给了彼此力量。爱心路上大家一起同行,都是好样的。

王秘书长兴奋地说:采集骨髓整整四个小时。双臂都插上管子,从一只胳膊里抽外抽血,提取其中的骨髓后,再将剩余的血从另一只胳膊返回血管里。我和她的爱人一直守护在那儿。



我忍不住再次翻阅着资料:

其实我的心里是不害怕的,但是陪伴身边的妻子还是很担心的。虽然她已有心理准备,但是还是不放心,眼睛都哭肿了,我就给她做思想工作,详细介绍捐献情况,她的心情宽慰了很多。在医院的那几天时间里,最怕的是接女儿的电话。那时女儿在家正忙着期中考试。每天晚上和我通电话时都要问问“怎么样了?疼吗?吃的好吗?”有时说着说着就哭了。最受不了她哭,我也落泪了,毕竟她还小,害怕恐惧是有的。我就告诉她,救治白血病患者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进行骨髓移植,爸爸这样做另外一个人就可以活着了,也是为了救别人,这是好事。每次都不情愿地挂电话,我知道孩子心里不能理解的东西还很多,担心我的身体。

王秘书长说:“按照国际惯例,捐献者与被救助者实行双盲政策。他是不能知道对方的情况。他成功捐献,拯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不仅是他个人的光荣,也是我们睢宁人的骄傲!记得捐献时,正值他爱人的生日,我去买了一个大蛋糕。一方面庆祝他爱人的生日,也是向他表示祝贺!”

我还是忍不住再次翻阅着资料:

捐献成功后,红十字会的同志告诉我会有媒体采访我,我一笑否决。我曾是一名军人,现在只是一名普通平凡的交通人,不愿做名人,帮助别人一下也不是为了成就功名。他耐心地解释说,这不是为了让个人成名,而是为了扩大宣传无偿献血捐献事业,呼吁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捐献的队伍中来。我深感责任重大,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因为,去医院的那几天我看到了那么多得了白血病的病人,我的内心极其酸楚,每一位病人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崩溃的故事,不忍直视。因此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行列。我发给了朋友同事们这样一段话:“如果不去参观一下地狱,你就不知道你生活的地方是天堂。我们能健康地活着,衣食无忧,工作着生活着,每天有蓝天白云相伴,绿树红花环绕,我们真的很幸福!曾经以为人活着是靠金钱,后来觉得是爱情,如今才明白:人活着是靠健康!”这是我情不自禁的肺腑之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能够去帮助一下别人要感谢父母遗传给我一个健康的身体。父母年事已高,不想让他们过多的担忧,所以捐献时也没有告诉二老这事。

读着资料,你会感受到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在跳动;你会觉得许恒保的形象越来越高大,需仰视才能看见;你会为睢宁有这样一位大爱之人而骄傲!

王秘书长还告诉我:“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这期间,许恒保没有停止志愿服务工作。当时,甘肃省30吨清杀剂,在武汉卸货后就直奔睢宁。那时,我们谈'疫’色变,何况又是从武汉来的!但许恒保他们勇敢地穿上防护服将货卸完,没有叫苦叫累,连我都感动得流泪了!后来,县许多单位的消毒工作都是许恒保和服务队的同志完成的,我们真得为他们的无私奉献点赞。有句歌词写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许恒保这样的无私奉献者,让我们在危难时刻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国家的力量!”

王秘书长带我到“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说:“许恒保现在是县骨髓捐献服务队队长。每次培训,他不仅要讲解救护技能,还要讲捐献骨髓的常识,传播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

临别时,王秘书长拉着我的手说:“我还要告诉你一件事,许恒保已经签了捐献遗体的协议书!”我能听出王秘书长话语里的颤音,更能感受到王秘书长双手的颤抖,那是激动,是自豪,是骄傲!

许恒保,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不仅无私地献出了自己的骨髓,还能影响和带动他人。这,不仅是县红十字会的骄傲,也是全县人民的骄傲呀!

坚守岗位:一位最美交通人展现的风范

2021年7月12日星期一    天气:晴    地点:县公路管理站

2018年8月被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授予2017度“最美交通人”称号。颁奖词是这样写的:

八年的军旅生涯,锤炼了你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工作上勤勤恳恳,公益上永葆初心。从无偿献血到加入中华骨髓库,你把人间大爱献给了素不相识的芸芸众人。平凡中的非凡,盛世里的仁心。

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最美交通人”呢?我带着疑问来到了县公路管理站。走进网络中心,大屏幕上各个公路段都有公路管理站巡查人员穿梭的身影。

睢宁县公路路网中心主任康永主任指着大屏幕说:“越是酷暑或严寒时候,越是我们公路人忙碌的时候。去年夏天,王集公路段有个过路司机随手丢个烟头引发了公路边草木着火。当时,许恒保巡查经过,一边扑火,一边汇报。要不是他及时发现,如果引发公路中间隔离地段着火就不堪设想了。”

睢宁县公路超限治理检测站治超科宋崇忠科长说:“有一次,许恒保巡查到古邳公路段发现一辆拉树枝的小货车侧翻在公路边。他赶紧下车救出司机,并及时送到古邳医院救治。当时,他先垫付了医药费;之后,又联系站里将小货车从沟里弄上来放到安全地段。他回家吃饭时,才发现司机的钱包落在车里。他怕司机担心,又打电话给司机说明情况。吃完饭后,许恒保又急忙赶过去将钱包送到司机手里。”宋科长顿了顿说,“许恒保在做巡查员的时候,这样的好事举不胜举,真是太多了!”

站在一旁的许恒保却说:“其实,这算不了什么。职责所在,谁遇到都会这么做的!”

睢宁县公路路网中心副主任蒋莉一边盯着大屏幕,一边说:“我要给你说件事。上次,我婆婆刚到门外,一股风将门带上了。屋里公公生病卧床不起,婆婆打电话来急得哭了。我这面没有人替换,一刻也不能离开岗位。碰巧许恒保听说了,二话不说,开车就将钥匙送去。真的,我一想到这事就特别感激!”

睢宁县公路党组书记许辉说:“许恒保在八小时之外为站里做了许多好事。我们站成立了'雎宁县公路志愿者协会’,他任副会长。他坚持与县红十字联系,为站里进行技能培训。开始,大家不以为然,但在公路上遇到突发事件时就派上用场了。在一次巡查时,我们一位职工及时救护了一名晕倒在路边的行人。事后,病人家属送来了锦旗,给我们站赢得了荣誉!”

县公路治超站站长邵斌说:“工作中许恒保始终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路政是一个整体,讲究的是工作人员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个人取得的一点成绩是与大家分不开的。作为一名交通路政执法人员,他的心中有着这样一种信念:一名路政执法人员,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仅体现个人的道德情操,也直接影响着公路部门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在执法过程中,他始终坚持文明执法、热情服务。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帮助当事人解决困难,不论遇到什么情况,始终能够坚持做到微笑多一点,声调缓一点,态度好一点,业务熟一点,效率高一点,得到了领导同事以及执法相对人的一致好评。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恒保同志为民服务、尽职尽责做好疫情防控值守工作,始终冲锋一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在工作之余,不忘做红十字会志愿者,接收捐献救援物资,疫情期间本人与孩子共捐款500元;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管控人员、宣传疫情防控,在疫情防控最关键时刻的二、三月份,我县医院血库告急,他争做最美'逆行者’,3次到血液中心捐血,个人共无偿献血1200毫升;同时还参加团体献血服务志愿者,与红会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到居民家中开展义务献血、扶贫济困等各类宣传活动4次。

“现在,许恒保是王集服务区的主任。他一到任就成立了'睢宁县王集服务区志愿服务队’,自掏腰包给王集镇敬老院送去了大米、油和衣物等,还组织人员去看望留守儿童,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夸赞。他还建立了我们徐州地区第一家'汉韵驿站’,给过往司机免费提供茶水、住宿等。”

下午,我赶到王集服务区。走进“睢宁县王集服务区志愿服务队”的办公室,地上摆放着救助的器材,墙上张贴着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救助常识。来到“汉韵驿站”,我看到了开水房,看到了整洁的宿舍以及设备齐全的厨房。我想,司机在这儿休息,一定会有到家的感觉。

“你做这么多,没有一点私心吗?”我笑着问许恒保。

他想了想说:“社会需要爱心,需要一种温暖和向上的力量,有很多人在做这样的事情,在睢宁耳熟能详的好人有张广之、宋炜、夏爱民、赵明刚等一大批身边的典型,睢宁好人层出不穷。在这些先进典型的带动下,学好人、做好人,在睢宁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全县向善向上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如果说有点小私心的话,我也希望有一天,有人提起许恒保的时候,大家也都竖起大拇指。”

许恒保,立足平凡的岗位,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热心帮助他人,让普通群众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真是无愧于“最美交通人”的光荣称号!



【作者简介】王俊章,笔名雪峰,男,江苏睢宁县人,中学高级教师,徐州市作协会员,《作家·新视野》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湖北诗刊》《散文选刊》《意林》等报刊及媒体平台,入选多种诗歌选本,出版诗集《雨,落在窗外》;散文集《雨中观荷》。


组织架构

首席顾问:谭五昌

顾      问:祁人  大  卫  唐成茂

            夏敏  毕福堂  灵岩放歌

            霍莹  张火炎  曾春根



主   办:作家 · 新视野杂志社

协   办:山西创奇艺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长:吴光德

副社长:吴  莉  孟宪梅

新媒体网络运营部:孟新龙

新加坡发行组稿站站长:舒然(新加坡)

市场部部长:

傑森(美国) 盧俊(香港)

广告发行部部长:翟換靈(香港)

宣传部部长:

(国际)鐘佩敏(美国)

(国内)马玉涛



编辑出版:作家新视野编辑部

    辑:吴光德

        编:张利杰 

执行主编:陈勇  

编       辑:孟宪梅 吴莉 孟新龙 杨俊

海外编辑部:

主编:韩舸友(美国洛杉矶)

连续性出版期刊号:ISSN 2709-8087

准印许可证号:京新印外准(2021)第0199号

作家·新视野官方网址:http://www.

投稿邮箱:zjxsysg@163.com



品牌战略联盟单位

中国唯美诗歌原创联盟

中国唯美诗歌网

百度360

华人头条

都市头条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

  


作家新视野

 与你分享文字的乐趣

第1139期微刊制作

孟新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