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月亮与六便士》:孤独有时也是伟大的孪生兄弟

 写乎 2021-10-24

作者:安静

(毛姆)

四十岁是他人生的拐点。

四十岁前,他有安逸的家庭:一个活跃的妻子,一双可爱的儿女,一份稳定的工作。四十岁后,他毅然决然地抛弃了这一切,离开伦敦,只身前往巴黎追寻绘画梦想。他,就是《月亮与六便士》里的主人公史崔兰。

1971年之前,英国货币采用12进制。一英镑等于20先令,一先令等于12便士,六便士是当时硬币的一种,即半先令。不难看出,六便士代表着卑微的但可触及的现实,而月亮高悬,代表着可望而不可即的崇高理想。“月亮与六便士”组合,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象征体。史崔兰行走于矛盾之中,最终做出抉择,追求月亮,鄙弃六便士,成为曲高和寡的异类。

因为不顾一切地抛弃家庭的举动,他被贴上了一个道德标签——粗野冷酷、没有家庭责任感。也许,自成书以来,史崔兰就不曾被和小说的叙述人“我”一样的善良读者认可接纳过。

但是,跟随毛姆的笔触,走过史崔兰凄凉的一生,感知他的冷酷和悲痛,又不难读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一个超越普通人认知和追求的灵魂;不能不惊叹他为艺术奉献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的悲壮;不得不承认“今天却很少有人否定他的伟大了”这个事实。伟大和崇高应该是绝配,但有时,孤独也是伟大的孪生兄弟。

现实生活中的史崔兰,正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孤独者。

1、文明世界里的孤独

小时候,史崔兰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画家,父亲囿于世俗之见,有嫌搞艺术难以赚钱,意欲儿子走从商之路。于是,史崔兰后来做了证券交易所一名普通的经纪人,成了一个十足的小市民。他的梦想之种破土之际,缺少至亲的理解与支持,便孤独地休眠于冻土之下。

作为芸芸众生的一个,史崔兰结婚生子。在外人眼里,他家庭美满,夫妻恩爱,但真正的婚姻生活里,史崔兰依然是最孤独的那一个。

他拙于言辞,妻子恰恰善于应酬,喜欢无聊的社交,且乐此不疲,活在虚荣与自我的世界里。妻子声称很爱丈夫,给客人介绍丈夫时却冠以最无趣之人,这正是她潜意识的真实反应。

他们除了婚姻表象和谐之外,似乎没有精神的吸引与沟通,思想壁垒坚厚,无法同频共振。妻子天天开怀,自然无需情感释放,而史崔兰也许正是在这种死水一样无交流的生活中,小时候的梦想之种再次被催发而复苏。

于是,史崔兰离家出走前的一年多时间里一直上夜校,妻子竟毫不知情就在情理之中。他们思想上互不关心与过问,生活中亦不见争吵,名义为和美夫妻,实则已婚姻丧偶,只是自顾自生活。这,绝然不是幸福婚姻的模样。

这些助力了史崔兰的梦想之种破土。理想萌芽后,犹如溺水之人,无论如何也要想方设法游上岸一样,史崔兰选择了决绝地离开。这也许是一个孤独之人17年没有精神交流的婚姻的必然选择。他把一切留给了妻子,几乎空手前往巴黎。在巴黎,史崔兰努力追寻理想,但缺乏“六便士”的物质基础,贫穷、饥饿如影随形,疾病也不曾绕道。但这些,并不能阻止史崔兰追寻的脚步。

史崔兰患病的最艰难时期,史特洛夫救助了他。最初,史特洛夫的妻子布兰奇极力反对史崔兰入住自己的家,史崔兰入住后,布兰奇又极尽照料之举——喂食物,擦身体。

布兰奇原是罗马某位王子的家庭教师,被王子玷辱后曾幻想被娶,结果却被驱逐。快生产时布兰奇想到了自杀,遇到了史特洛夫。

史特洛夫全心全意爱着布兰奇,没有丝毫嫌弃,于是两个人结了婚。不难想象,在这段感情里,布兰奇内心有被同情与被热爱的双压,她最初的忠诚,很可能仅出于感激而非感情。

史崔兰的出现,让布兰奇从单方面被爱的境地觉醒,她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史崔兰。只可惜,即使布兰奇执意离开丈夫和史崔兰同居,史崔兰内心丝毫没有泛起情感的涟漪,他的真实想法是“我没工夫搞那种事情,生命太短促,没时间既谈恋爱又搞艺术”。

不难理解,史崔兰先前对布兰奇的侵犯,只是情欲而非情感。史崔兰孤独的心门,布兰奇是无法撬开的。布兰奇看不到这一点,一厢情愿想要对等的爱,企望拥有史崔兰的心,飞蛾扑火般做出无谓的牺牲。一次激烈的争吵后,布兰奇喝了草酸自杀,被史特洛夫送医全力救治,最终无果。史特洛夫家破人亡,离开了伤心地。

也许在史崔兰看来,他确实冒犯在先,但这场闹剧里后来的主动者是布兰奇,他根本无意情感纠缠,正所谓无欲则刚,他毫无愧疚与不安之情,继续走那条孤独的寻梦之旅。

2、塔希提岛的孤独

在巴黎,史崔兰没有寻到自己的理想,辗转到了马赛,在得罪流氓比尔后,他以锅炉工的身份登上了一艘驶往澳大利亚的船,前往僻远的塔希提岛。

在塔希提岛,史崔兰缺少颜料、烟叶或者钱的时候,就会去帕皮提一趟,得到了热情的提亚蕾的同情。提亚蕾撮合史崔兰娶自己的一个亲戚爱塔。史崔兰直言相告,自己在英国有妻室。提亚蕾不以为意,认为异国另娶再正常不过。于是,落魄的史崔兰与土著女子爱塔结婚了。

此后,史崔兰似乎找到了灵魂的栖息地。

首先,塔希提岛风光美丽。这里有原始森林,有湛蓝的海水,实乃远离繁尘的世外桃源。爱塔的房子距环岛八英里远,史崔兰靠着土地里的收成、小溪里的鱼虾、山上的水果生活。

房子远离村子,他们常常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他画画,读书,夜里坐在阳台上欣赏夜色。在塔希提岛,史崔兰找到了与他生命气质匹配的宁静氛围,他可以全心全意地画画。

其次,爱塔不离不弃地守护他。史崔兰患麻风病后,曾驱赶爱塔,爱塔誓死也不离开。史崔兰病中,库特拉斯医生有一次前去探视,老妇人和她的孙女已经离开,爱塔的一个孩子也已经死去,整个农场也被村子里的人歧视,库特拉斯医生不由感慨:“你过得可真惨,我可怜的孩子”。

爱塔“终于笑了,她的目光中有一种超乎常人的爱”。是的,这种纯粹之爱,爱塔之外,无人可以给予史崔兰。

也许有人说,爱塔充其量只是一个迂腐的女人,愚忠于丈夫。细细读来,爱塔应该有她单纯的聪明。岛上的姑娘,大多都是风流水性,跟船长或大副有染,而爱塔很自重,认定了史崔兰,全力支持其艺术癖好,至少证明她眼光不俗。如果史崔兰是一个酒鬼、赌徒、色魔,爱塔仍然从不过问,那绝对是愚眛。而爱塔,唯命是从和保护的恰恰是一个伟大的天才画家。

有了爱塔打理生活,史崔兰完全活在艺术创作的世界里。只是他创作的作品在他有生之年也未能摆脱孤独的命运,没能得到人们的认可。

犹太商人科恩,曾出借给史崔兰200法郎,一年后,史崔兰给科恩送去一幅农场画,科恩妻子怕被人笑话,不允许将画挂起来,随手堆在阁楼上各种垃圾中(此画在史崔兰去世后被卖了三万法郎);库特拉斯医生因不收史崔兰的100法郎诊疗费,且再三探视,史崔兰送他一幅水果画,医生妻子嫌弃它不让挂在客厅里,医生只好将其挂在自己的诊疗室里;在史崔兰财务拍卖会上,提亚蕾宁肯花27法郎买一个美国造的炉子,也不愿花几个法郎买史崔兰的哪怕一幅画作。

这一点,史崔兰能清醒认识到。疾病一天天摧残侵蚀史崔兰的生命,但他依然创作不息,在失明之前,用生命完成了那一幅环绕四壁,又从地上延伸到房顶的以伊甸园为主题的旷世彩绘。史崔兰逝世前交代爱塔,在他死后烧毁承载这幅画作的房子后再离开。

决绝地要烧掉画作,一如他当初决绝地离开家庭。他得到了他要找寻的艺术,满足于那种艺术灵魂宣泄的感觉,然后“心怀骄傲和鄙视,把它毁了”。“他从未抱怨过他的命运,他也从未失去勇气”。这就是那个独特、骄傲、伟大的史崔兰。库特拉斯医生曾试图劝阻爱塔,但爱塔不为所动,将天才之作付之一炬,帮助史崔兰获得孤独生命的完整。

3、史崔兰的孤独溯源

不可否认,史崔兰是孤独的,正如其原型高更——自称“我是野蛮人,也是小孩”的巴黎艺术界的孤独者,也正如创造史崔兰形象的毛姆。

毛姆在小说中写到了史崔兰与三个女人的故事,有人说这正映射着毛姆孤独的婚恋生活。毛姆唯一深爱过的一个女人是演员苏·琼斯,但其在毛姆奉献全部真情求婚时拒绝了毛姆。毛姆大有挫败之感,从此放荡不羁。

后来毛姆遇上了已婚妇女西里尔。西里尔当时与丈夫的婚姻已名存实亡且分居两地。西里尔垂涎毛姆的名气和财富,套路了毛姆,暗中使用手段怀上了毛姆的孩子,生下了女儿丽莎。毛姆被西里尔的丈夫告上法庭,付出了巨额赔偿后,无奈地娶了西里尔,这让毛姆深感痛苦。毛姆结交了同性挚爱吉拉德·哈尔斯顿。可惜,吉拉德早死,毛姆又被同性情人艾伦绿茶了,和女儿的关系被挑拨,将财产继承权给了绿茶男艾伦。(艾伦是毛姆在创作 《月亮与六便士》 之后出现的)。可以说,毛姆名利双收,情人也似乎不曾缺失过,但不断被套路,唯一的男性真爱却不能被世俗接纳,在婚姻爱情里始终是一个孤独者。

这种孤独,毛姆通过在小说中塑造绝对另类的史崔兰形象来宣泄,让史崔兰至始至终不因女性而沦陷,鄙弃世俗,仰望月亮。貌似一颗冷静的头脑和一颗受伤的心在实现对女性的报复,表达出对爱情的不屑一顾,实则寄予着毛姆对纯真爱情的渴望和无奈。

小说中,史崔兰的妻子可以对应毛姆的世俗妻子——史崔兰像丢草芥一样将其抛弃,毫无怜惜。布兰奇可以对应演员苏·琼斯——最初布兰奇百般瞧不起史崔兰,后来却被史崔兰征服,即使最终为了史崔兰殉情,也丝毫没有唤起史崔兰的半点愧疚之情。而爱塔,可以对应毛姆的同性挚爱吉拉德——但即便拥有了世俗的婚姻,爱塔也难以融进一心创作的史崔兰的心。

爱塔誓死不离开史崔兰时,“史崔兰的刚毅一时间动摇了,泪水溢满他的眼眶,顺着双颊慢慢往下流;然后,他的脸上露出那种惯常的讥讽的笑容”。

这时,冷如坚冰的史崔兰被感动了,但他不为情感左右的性情依然清晰可见。这一点爱塔也许清楚,也许并不理解,只是她丝毫也不计较。

史崔兰是孤独的,也许因为毛姆本是孤独的。而事实上,每个人原本都是一个孤独体,这应该是生命的本质。只是一般人害怕这种孤独,于是向不孤独的外界拓荒,成为芸芸众生的一份子,世界也因此看起来丰富多彩。

试想一下,一旦没有了外界的丰富多彩,有多少人能够不感到无聊与孤独。而伟大的人物,往往守得住这种孤独,享受这种孤独,给芸芸众生调制精神佳酿。

当然,史崔兰是孤独的,更是纯粹的。都说爱情和死亡是文学永恒的话题,史崔兰不期爱情,不惧死亡,只为创造美而活。为了艺术,史崔兰并不贪图物质享乐,相反受尽生活的磨难,遭逢世俗的不解。于是,一个心无旁骛而不通人情世故的纯粹画家淬火成金,铸就了崇高的艺术。

史崔兰死后,远在伦敦的史崔兰太太,似乎并不怎么伤感,忙于应酬要给史崔兰写文字的评论家和出版史崔兰画作的出版商。后来,史崔兰声名鹊起,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史崔兰,其画作身价暴涨。尽管身后的辉煌于生前孤独的史崔兰而言已经无涉,但不可否认,正是生前的孤独,成就了他的伟大。

至此,不由想提一下弘一法师李叔同。李叔同“满足了'物质欲’'精神欲’还不够,还必须要去探求人生灵魂的究竟”,于是退隐艺坛出家成为一代大师。这是平常人难以理解的。史崔兰亦如此,他脱离物质,追求艺术,又将天才之作毁之一炬,这个孤独者最终获得了孤独的圆满。

向那些伟大的孤独者,那些忘我地创造人类精神文明的孤独者致敬!祈愿艺术更纯粹,祈愿伟大的艺术家不孤独!

(《月亮与六便士》译者:田伟华)

【作者简介】安静,陕西礼泉人,中学语文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