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镜钮之谜

 liangdatushu 2021-10-24

镜钮之谜

镜子是人们用来照面饰容的生活用具,我们今日所用的镜子主要是用玻璃制成的,而在玻璃镜普遍使用之前,铜镜担任了人们日常“对镜梳妆”的主要职责。说起铜镜,就不得不提起铜镜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部位——镜钮。

想必大家这时候会疑惑,什么是镜钮?它的重要性又体现在哪呢?要想知道答案,那就跟着我一起往下探索吧。

一、何为镜钮

镜钮是铜镜镜背上的一个重要部位。不知道大家在逛展览看铜镜的时候,是否注意到镜背中心一个凸起的部位,它一般作圆形,有穿孔。没错,它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秘的主角——镜钮。

铜镜镜背示意图

(汉内清连弧纹镜,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古人为什么要在镜背上设置镜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东晋《女史箴图》(部分)以及清代《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裘装对镜轴》。这两幅图不仅向我们直观展现了古人用镜的场景,也让我们明确了镜钮的功用,即镜钮是古人用于穿系绳子的部位,目的是方便人们手持、固定、或悬挂铜镜。

东晋女史箴图(部分),大英博物馆藏

清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裘装对镜轴,故宫博物院藏

二、镜钮的重要性

1、镜钮是我国乃至东方铜镜上的特征部位。

从世界范围来看,铜镜大体可以分为东西两大系统:一个是以我国为代表的圆板具钮镜系统,另一个是在西亚和埃及、希腊、罗马等西方流行的圆板具柄镜系统。简单说,东方铜镜的镜背多有可系挂绳带的“钮”;西方铜镜则多具有可手持的“柄”。这么看来,镜钮不仅是东方铜镜的特征部位,也是区别于西方铜镜的一个要素。

汉代铜镜,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古埃及铜镜,大英博物馆藏

2、镜钮是铜镜实现价值的重要渠道

镜钮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古人更好的使用铜镜。我国有柄镜流行之前,人们携带、悬挂或固定铜镜主要是借以绳带穿系于镜钮来实现的。

3、镜钮可作为铜镜断代的辅助依据

铜镜的年代判定,要依据纹饰、铭文、形态等多方要素。由于镜钮的发展基本贯穿于整个铜镜的发展史,且一些镜钮也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如弦纹钮主要出现在战国至西汉早期,因此镜钮可作为判定铜镜年代的辅助依据。

现在大家都知道镜钮的重要性了吧?但是光知道以上这些还不够呢,由于镜钮形态多样,且流行时间长,还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各类镜钮,以此才能辅助其他标准对铜镜进行断代。那接下来,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铜镜上常见的镜钮类型吧。

三、镜钮的种类

1、桥形钮

镜钮呈条状,中部拱起,似桥形。早期铜镜(战国以前)的钮式多为桥形钮,另外宋镜中也比较常见。

商代平行线纹镜——桥形钮;图源于《中国铜镜图典(修订本)》

2、橄榄形钮

橄榄形钮目前主要见于西周时期。

西周素面镜——橄榄形钮;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3、弦钮

钮上有凸棱(弦纹),一般是三弦钮,少见四弦钮。弦钮主要出现在战国时期至西汉早期。

汉双龙镜——三弦钮;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4、博山钮

博山钮也叫连峰式钮,主要出现在汉代。博山钮的造型应是源于汉代最为流行的博山炉。

西汉错金博山炉;河北博物院藏

汉四乳四龙镜——博山钮;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5、圆钮

圆钮是所有镜钮里最为常见的一类,且在各个时代的铜镜上都有它的“踪迹”。根据形态间的差异,还可将圆钮细分为小圆钮、大圆钮和平顶圆钮。从年代来看,小圆钮、大圆钮出现时间较早,汉以前及唐以后的圆钮以小圆钮占多数,而大圆钮主要出现在汉至唐时期。平顶圆钮主要出现在宋明时期,有的平顶圆钮上还装饰有纹饰或铸有铭文。

汉铜华连弧纹镜——大圆钮;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明百寿团圆镜——小圆钮;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明马小山铭素面镜——平顶圆钮,钮上铸有“马小山造”;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6、兽纽

兽钮是以龟钮、龙形钮、伏兽钮等多种兽形为镜钮形态的统称,以伏兽钮最为常见。兽钮最早见于战国时期,汉代开始大量出现伏兽钮,到了唐代,伏兽钮与瑞兽葡萄镜中的纹饰相映成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唐十二生肖飞仙镜——龟钮;图源于《洛阳铜镜的发现与研究》

唐瑞兽葡萄镜——伏兽钮;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7、银锭钮

钮呈银锭状,主要出现在宋明时期。

明仙阁人物多宝镜——银锭钮;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8、多钮

多钮是指铜镜上的镜钮不少于两个,早期多钮镜主要见于春秋时期。

春秋多钮镜;图源于《中国早期铜镜的类型、流布和功能》

9、特殊钮式

还有一些因镜背主题纹饰而设置的特殊钮式,这类镜钮与整体纹样成一体系,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且数量少,具有多变性,这里仅列举一二。

唐五岳真形方镜——云纹钮,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唐月宫镜——树干钮;图源于《中国铜镜图典(修订本)》

以上便是我国古代铜镜上常见的镜钮类型,还有一些数量少且不多见的钮式如方钮、花形钮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看完以上这些镜钮,您是否记住常见镜钮的形态和流行年代呢?如果关于镜钮的秘密您觉得还意犹未尽,那就快来宝博去铜镜专题展《对镜贴花黄——古代铜镜与时尚生活展》一探究竟吧,或许您还会有其他意外之喜哦!

参考文献:

1.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文物出版社,1984年。

2.潘静,井中伟:《中国早期铜镜的类型,流布和功能》,西域研究,2020年第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