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常记事│一位中学生物老师的口罩故事

 新用户9793ddzn 2021-10-24

这几天,网络世界仍旧风云多变,留下许多五味杂陈又难以忘却的印迹。也许,若干年后,人们回味起来,仍是五味杂陈。

│壹│一位中学生物老师的口罩故事

疫情严峻,口罩紧缺,普通民众已经无法正常买到口罩了,人们都尽量省着用!多方信息显示,专家呼吁民众节约并合理使用口罩,并建议,在没有感染病患的室内或者空旷的区域,可以不戴口罩。

江西省某县城中学的A老师,教生物,从教多年,担任过高三把关老师。作为生物老师,对病毒,应该有职业的敏感,只可惜,疫情严峻的时候,他没来得及准备好充足的口罩,而且现在,他已经买不到口罩了。

A老师喜欢跑步,因为所居住的小区并没有感染病例,也进行了封闭管理,所以,在居家隔离期间,A老师还是照例跑步锻炼。

2月10日,A老师换上运动装备,照常下楼锻炼,他大概想:“口罩这么紧缺,小区这个时候也没什么人,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能省一个是一个。”于是,A老师没有戴口罩就下楼了。

跑了几圈,有些气喘,这时,他发现前面有人拿着手机在拍他。

于是,他们就开始对话了。

(备注:以下对话,根据上传网络的防控疫情志愿者拍摄的视频整理。对话为当地方言,笔者翻译成普通话,可能有细微出入。)


志愿者:“兄弟,现在正式跟你说,你没有戴口罩,要赶快回去!”

A老师喘着气:“朋友,你在做什么?”

志愿者:“我在记录档案,现在劝你回去,马上回去!第一,现在这个时候不能出来,而且出来都要戴着口罩。现在,我作为防卫组,我警告你!”

A老师还喘着气:“好,你先把手机放下来,你是在录像是么?”

志愿者:“对!取证!”

A老师:“第一,你想没想到,即使我是犯罪嫌疑人,也有保护隐私的权利,是吧?”

志愿者:“你这个隐私保护的很好!”

A老师:“第二,我不是犯罪嫌疑人!”

志愿者:“你不是犯罪嫌疑人,但现在是特殊时期!”

A老师:“特殊时期,你说不能到外面,这没有错……”

志愿者打断:“不能到外面,你如果不愿帮忙……”

A老师忙说:“你不要这样说……”

志愿者插话:“到外头做(听不清楚),不愿帮忙是你的事!”

A老师忙说:“你不要这样说——口罩口罩,你拿口罩来呀,没有口罩卖呀!”

志愿者插话:“口罩是你自己的事……”

A老师:“第二,钟南山还说,在外面空旷的地方,不需要戴口罩,你不要搞得全民皆兵!”

志愿者:“哎,你的意思是你不戴口罩到这里害人也是可以哦……”

A老师插话:“哎不不,再说,第三个,你是以什么身份跟我说这些?”

志愿者:“我现在以市里抽调的防疫事务部……”

A老师接话:“志愿者撒……是么?”

志愿者:“工作人员,对!”

A老师:“是么,就志愿者么,是么?是这个意思不?”

志愿者:“嗯,对!”

A老师:“好,你要我回去,回去,你说要我戴一个口罩,回去的原因是什么?”

志愿者:“回去一个,你不去感染别人家;第二,别人家也不去感染你,对么?”

A老师:“到外面会感染么,你说。”

志愿者:“切除任何的传播途径!”

A老师:“我跟你说,在外面没有人的时候,会传染么?”

志愿者:“你现在跟我讲话,站这么近,我都不愿跟你讲话。”

A老师:“你就不要跟我说话,你站远一点撒,刚才又没有人在这里。你在这里绳扛石舞(谐音,并非正规写法;方言,当地人经常这样评价他人,大概是气势汹汹神气十足强势蛮横的意思)的,做什么嘛?”

志愿者:“这不是任何的绳扛石舞!”

A老师:“不是绳扛石舞吗?你看了电视么?钟南山说的……”

志愿者插话:“钟南山什么时候跟你说的?现在市政府都说了,要所有人尽量不要出来!”

A老师:“是尽量不要出来撒,我犯了罪么,把我关在屋里?”

志愿者:“这跟犯罪没有关系,为了国家大局,都要到屋里!”

A老师:“为了国家大局,你好好说嘛,好好说嘛,不要拿手机拍呀拍,你拍呀拍……”

视频中断,后续不详,据说,也没有发生更大的冲突。

A老师的确很生气,在安全区域不戴口罩,被人拿着手机拍摄,侵犯自己隐私;志愿者也很生气,非常时期,劝告不听,防控形势如此严峻,影响不可谓不大。

很快,事情上报到防控管理部门!

过了不多久,A老师被有关部门带走,送至远离居住地的隔离区域强制隔离14天(另一说法是被派出所拘留),并罚款1万元(也有人说没有罚款),学校也给予他相应处分。

A老师与志愿者争执的视频在微信上广泛传播,上传者不得而知。他也被当成典型,在每个区域的防控管理群中示众,也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说什么的都有。

事情传来传去,早已偏离了事实本身,此时的A老师,已不仅仅是没有戴口罩跑步锻炼的那个普通的中学老师了!

再后来,一张照片印证了很多人的猜想。照片并非抓拍,A老师和一名穿着制服的警察以及一名脖子上戴着盖了章的工作牌的人员,三个人戴着口罩,整齐地站在隔离区的铁门口。

A老师双手使劲拽着一床新棉被,还没有套上被套,估计是来不及吧!棉被上放着他的黑色公文包,估计是他上课时经常带着的吧!虽然戴了口罩,仍不难感觉,他神情有些沮丧,但很配合着拍了这张照片。

不知道是谁拍了这张照片,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拍这张照片,A老师估计应该不愿意拍这样的照片吧。只是,后来,很多当地人都看到了,这张照片又传遍了微信群朋友圈,和以前的传遍微信群朋友圈的视频一样。

A老师的家人,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堪其扰。

一位热心市民实在看不下去,公开发表了一段长长的文字:

2月10日,某中学A老师在小区不戴口罩跑步锻练,不听从小区防疫工作人员劝告并发生争执,被强制隔离2周,并罚款1万元。(以上待查证)有关视频没有打码即被上传到互联网上,引发市民热议,并出现了很多批评辱骂该老师的言论。作为一位普通的市民,希望表达一下对此事的三点意见:

一、该老师做的事情符合科学,不该被拘留、不该被罚款。钟南山院士就表示过,在空旷场所打球、锻炼用不着戴口罩。这位老师在与工作人员争论时也在讲道理,没有动粗,并没有什么违法违规的举动。但由于在非常时期,他可能会给别人造成不良的示范效应,我认为可以被诫勉谈话,可以被校领导教育,但被强制隔离是非常不合适,甚至是违法的。

二、有关工作人员把现场拍摄的视频上传网络是不合法的,是严重侵犯该老师的隐私权和名誉权的。该老师与工作人员争论的视频以及他被送去隔离的照片都在没有任何处理情况下被有关人员上传至微信平台,在朋友圈被广泛传播,引发民众对其本人及其家人的谩骂、指责,对该老师及家人的名誉和隐私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我认为,泄露视频和照片的有关人员应该被追责,并向该老师及其家人道歉。

三、政府在执法过程中应更加谨慎,避免粗暴执法。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不能因为事出紧急,就便宜行事,粗暴执法。在非常时期,更应该注重保障市民们的合法权利。

最后,向战斗在我市防控疫情一线的各级政府官员和志愿者表达我最崇高的敬意。

不知道A老师是否可以看到那些谩骂他以及他家人的文字,不知道A老师是否能够看到为他申诉辩解的文字,但是,不管怎样,每一个认识或者不认识他的人,都知道,因为他不戴口罩跑步锻炼,因为他与防控疫情的工作人员争执,他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典型人物,有人甚至笑谈:终于成了网红!

也许,两周以后,隔离或者拘留回来的A老师,还要面对他的学生,他的同事,或许,还要面对更多难以预知的未来。

而此时,A老师的单位——某学校,正全面贯彻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他的同事,正奋战在网络教学第一线。

他的学生,大概正对着屏幕努力学习,也许,也正面对着屏幕里的网络世界的A老师,拿他和现实世界的A老师比对吧!

这样的故事,或许每天都在发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